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5-09 14: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要点导学
重难点一: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西向东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母题一:有极夜、极昼现象的带是:( )
A 热带 B 温带 C 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解析:极昼与极夜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在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旋转而造成的。,原来,地球在自转时,地轴与其垂线形成一个约23.5°的倾斜角,因而地球在公转时便出现有6个月时间两极之中总有一极朝着太阳,全是白天;另一个极背向太阳,全是黑夜。由此可知,只由两极才及其附近地区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而这一地区在寒带。
答案:C
重难点二: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
母题二:下列地区,气候的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A、赤道 B、北极 C、南温带 D、北寒带
解析:因为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赤道地区冷暖变化不大,常年比较炎热,而两极地区,友因为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都比较遥远,所以总的来说,变化也不大,都比较寒冷。只有温带地区,四季明显。
答案:C
重难点三:五带的划分。地球五带是对地球上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的总称。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
母题三: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 )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解析:此题后面三项都是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所以,有无太阳直射和斜射才是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
答案:A
同步练兵
一、基础闯关
(一)填空题。
1、除了 ,地球上其他地方一年中都会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2、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 。
3、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 。
4、地球公转一周的周期是 。
5、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二)选择题。
1、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准确说法是( )
A. 顺时针方向 B. 逆时针方向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
2、下列有关地球公转与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向不同 B、周期相同
C、都是围绕太阳转 D、四季变化是公转的结果
3、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北半球的哪个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我们身边很多现象,如果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他们是有规律的,如一天内物影长度的变化。下面是早上→正午→下午物影长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短→长→短 B、长→短→长
C、长→再长→更长 D、短→再短→更短
5、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6、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地球上,一年中中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以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除北极点) D.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8、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
A.23.5°S和66.5°N        B.23.5°S和23.5°N
C.66.5°S和66.5°N       D.23.5°N和66.5°S
9、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二月 B、一月 C、八月 D、七月
10、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二、图文地理
(一)图表综合题
1、读右边的地球上的昼和夜示意图(图6),回答:
(1)图中A、B两地中,处于白天的是 。
(2)由图可知,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象。
(3)此时为北半球的 (夏、冬)季,太阳光直射在 线上,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称
日。
图6
2、.读下图(图7),完成有关要求。
图7
⑴A点的经度是____,纬度是____。
⑵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地,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地。
⑶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____带,②地属于___带。
⑷判断:③地在④地的____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___方向。
(二)材料综合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七律《送瘟神》
材料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8)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8)
问题:
(1)“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   (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     的周长。
(2)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当地球公转到位首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
(3)地球从位置②—③—④的运动过程中.太阳光自射点的移动是从北回归线到   到    ;地球从位置④一①-②的运动过程中,武汉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 ) 
A.正向南移 B.正向北移 C.在南半球 D.在北半球
(5)某日下午5点多钟,在武汉市一中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的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 )
A.①—②  B.②—③   C.⑧—④   D.④—①
三、归纳探究
(一)动手试试看。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方向会有差异。如果你是有机会飞上北极或南极的上空,俯视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会怎样?你不妨随意找个物体当地球,动手试试:在北极上空看是  (顺或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看是   时针方向。
2、做做、想想: 
(1) 你玩过手电筒吗?当如箭头“↓”和“↙”摆放手电筒时,你发觉手电筒的亮光有什么变化?     。想一想:早上和中午的阳光哪时更猛烈?      。同样是中午时的太阳,冬天和夏天哪时更猛烈?     。
图9 图10
(2)上图(图9、图10)是“某地冬季和夏季的日照状况图”,认真观察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图9、图10两图哪一个是夏季?   ,理由是 。
(二)当导游
你知道吗?在广东从化的太平镇有一个北回归线公园,里面有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现在,你们社区小学有个班想请你去当导游,游览这个北回归线公园。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做一回“导游”。
1、好多小朋友不大清楚 “北回归线”是什么,你能告诉他们吗?               
         ;它的纬度是   度。
2、有的小朋友问,如果在这个公园里沿着这条“线”走,会朝哪两个方向走呢?
3、你告诉他们回归线是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有个小朋友把双脚跨过这条“线”,这时,高兴的喊着,我现在脚跨   带和   带。
4、一天很快过去了,有的小朋友还想下次再来,他们问你在一年中哪一天来这最好?
5、有小朋友问你太阳是不是每天都是在同一时间升起?如果不是,你能说说太阳在一年里升起时间的规律吗?
四、中考链接
(广东省中考题)读下面一段话:
儿子骄傲地对他父亲说,他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父亲说,这不稀奇,我已经绕太阳转60圈了,我还准备转几十圈呢!
请你回答:
1、儿子的职业可能是     。
2、父亲的话是真的吗? 。为什么?             。
3、一般来说,我们绕太阳转一圈需要的时间是    。
走南闯北
为什么一分钟会有六十一秒
  众所周知,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每分钟为60秒,所以一天有86400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1985年8月1日上午7点59分有61秒钟,所以这一天也比平时多1秒——有86401秒。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我们的地球并不是一个绝对匀速自转的刚性实体,大气层、海洋和液态内核都有相对于地球整体的“独立运动”,这些运动造成的摩擦力会干扰地球自转;有时对地球有“刹车”作用,使转速变慢,有时也会推动地球加速。所以国际时间局(BIH)规定,每当地球自转变化的累积值接近1秒钟时,就要在这一年国际标准时间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后一分钟末尾增加或减去这1秒,称为“跳秒”。换成北京时间,则是在7月1日或第二年1月1日上午7点钟最后一分跳秒。
  跳秒有两种,需要额外加上1秒的称为“正跳秒”,其计时程序为:58秒,59秒,60秒,61秒(即0秒),1秒,2秒……。另一种情况是减去1秒,称为“负跳秒”,这时1分钟只有59秒,程序是:……58秒,59秒(0秒),1秒,2秒……。由于近期地球自转有变慢趋势,因此这几年基本上都是正跳秒,1980年在1月2日跳,81、82、83年在7月1日跳,但84年没有跳。据国际时间局通知,今年仍定在北京时间7月1日进行正跳秒,所以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日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接收天文台发播的短波时号,听一听有61个滴答”的1分钟。
   摘自:张伟锷等《中国·世界·宇宙——地理文摘精萃》
参考答案:
一、(一)1、南北极 2、热带;南寒带 3、24小时 4、一年 5、昼夜更替
(二)1、D 2、D 3、B 4、B 5、B 6、B 7、C 8、C 9、B 10、A
二、(一)1、(1)A ⑵昼夜更替 ⑶夏;北回归线;6月22日;夏至2、(1)90 E;60 N ⑵①;④ ⑶北寒带;北温带 ⑷正北;西北
(二)(1)自转 赤道 (2)春分日 赤道 夏至日 北回归线 (3)赤道南回归线 (4)昼越长、夜越短 (5)BD (6)C
三、(一)1、顺;逆 2、(1)垂直摆放更亮;中午的;夏天的 (2)图9;太阳光透过窗
户照在地上,图9的更小,说明太阳光更接近直射,就是夏季。
(二)1、这是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这一天这里能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然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23°26′N(23.5°N)2、东或西 3、热带;北温带 4、每年的6月22日;这天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正在北回归线上,一年中这一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5、不是,每年冬至起(12月22日左右),太阳一天比一天升起的早,只到夏至(6月22日)。然后一天又一天比一天短,只到冬至。
四、1、宇航员。2、真的,因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父亲活了60岁,所以说绕地球转了60圈。3、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