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5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3.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1.课前带领学生去取新鲜的土壤。
2.教师将学生取的新鲜土壤进行干燥。
3.两张白纸、一个放大镜、一把格尺、装有半杯水的烧杯、一根搅拌棒、新鲜土壤和干燥土壤、牙签、观察记录单,以上材料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科学探究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对土壤熟悉吗?土壤中有些什么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土壤中有什么
2 师:谁来说说,你都知道土壤中有哪些东西?
根据发言,随机板书。(动、植物 、 石块、 沙子、 空气、水 、杂物 、……)
二、小组合作,制订观察活动计划
1师: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物质在土壤中都存在吗?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际的观察和实验来验证一下。那给你一份土壤样本,你该如何进行观察呢?大家小组里讨论一下,如果有困难,可以参考课本。
2学生小组合作制订观察计划,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实验计划
主要分三步进行观察:
(1) 用肉眼观察 (2) 用放大镜观察
(3) 倒入水中观察
(4) 给土壤加热观察(可与第3步静置时进行)
4、注意事项:
(1)土壤要轻放入杯中,搅拌的次数不要太多。静置和观察的过程中不能碰到装土壤的杯子。
(2) 点燃酒精灯加热土壤时,注意不要在石棉网正上方观察,更不要直接去触摸和嗅觉土壤,观察完毕后及时用盖子熄灭酒精灯。
(3)观察要仔细,并且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把观察活动的过程以及注意点再完整地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交流完善观察活动计划。
三、小组实验,验证土壤中的物质
1、师:同学们的观察活动计划制订得很不错,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计划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物质和现象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同时提醒做好观察记录。
3、观察实验结束,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实验获取的信息,以验证自己先前提出的假设。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本组观察到的与大家分享一下?你获取的实验证据能够验证自己的假设吗?
四、总结实验,建立土壤的科学概念
师:经过细致的观察,想必同学们都知道了土壤中有哪些物质,谁愿意完整地说一说,土壤中有哪些物质呢?
土壤就是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板书:混合物
五、研读课本,自学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师:土壤中有动物和植物,说明土壤是动物和植物的家,它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土壤和生命”。
师:通过研读课本,你知道了什么?
师:阅读了这一部分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想跟大家说说的?
六、为什么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土壤为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必须的养料;生物使土壤更丰富;生物的活动使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更利于生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土壤和生物有密切关系,土壤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七、说一说我们人类应该怎样保护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呢?
1、少用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2、不随意取土,同时提倡植树种草,护路护坡,美化我们的生存空间。3、不乱抛弃电池。4、不滥用化肥:过多使用化肥,除了会污染水资源,还会使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对水和养分还有氧气的吸收。 5、……
八、结束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真诚善待这精心哺育我们的土地,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携手同心、善待资源。保护地球,珍爱生命,绿色行动!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 土壤里有什么
动、植物
水、空气
腐殖质 混合成土壤
矿物质
小石块
……
观察方法
看到的现象
肉 眼
新鲜的土壤颜色深,干燥的土壤颜色浅。有许多小石子和沙,草根和小虫。
放大镜
有小石子、大小不同的沙粒、粉末状的微粒(沙砾、沙、粉沙、黏土。)
倒入 水中
直接观察
有气泡冒上来,杂质飘浮上来。
搅拌后(静置)观察
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有明显的分层。
加热时观察
有难闻气味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