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过程,提升科学素养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本课把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作为认识这种外力作用引起地形地貌变化的开始。教材主要由“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和“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两部分的探究活动组成。第一部分: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教材中用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了实验的方法。实验分别是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第二部分:认识风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做冷热变化、流水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2、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3、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3、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求证冷热变化、流水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各种环境中的岩石图片、相关录像资料、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等;
学生:酒精灯、镊子、烧杯、带盖塑料瓶、花岗岩(小块)、水、防护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欣赏画面,揭示课题。
2、触发矛盾,提出问题。
(揭示课题: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二、亲历过程,合作探究
(一)、引发猜测,激活实验
1、有什么神秘力量会改变岩石的模样呢?
(学生猜测,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2、怎么证明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二)实验求证
实验(一)冷热实验
1、介绍实验材料
运用酒精灯、水、小石头能模拟哪种神秘力量?
鼓励学生设计、交流实验方案。
运用这些材料你们想怎么做这个实验?实验前需要注意什么?
3、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辅导。
4、学生拿着科学记录单上展台汇报实验结果。
5、师生共同小结:冷热作用能改变岩石的模样。
实验(二)植物根的作用
学生观察模拟动画及实物,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岩石在植物根的作用下会改变模样。
实验(三)水流实验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鼓励学生设计、交流实验方案。
3、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三)实验总结
1、不仅是水,温度,植物能改变岩石的摸样,大气、动物也都能改变岩石的模样。
2、自然界的岩石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就发生改变吗?多久才会看的出变化?
提升科学概念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联系生活,应用新知
1、推测与解释:
⑴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吗?你能说说他们的经历吗?
⑵古洞石如果继续风化会怎么样呢?
⑶风化不仅能改变岩石的模样,还能改变地形地貌。
2、应用与拓展
设计老君岩保护方案。
四、回顾反思,拓展应用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后延伸
生活小探索:找找家乡被风化的岩石或地形地貌
关注过程,提升科学素养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
南安市美林中心小学 傅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