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斜坡的学问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斜坡的学问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2 07: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斜坡的科学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指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认识斜面类的简单机械。先思考教材所设计的三个思考问题后再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对斜面的作用所做的多种假设中,确定一种进行研究。
2.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情况。
3.能够举例说出哪些物体是变形的斜面。
4.能制作不同坡度斜面的螺旋模型,并能找出两种模型的差异。
5.能通过比较发现斜面与螺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和不足。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斜面的组成。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斜面能省力的道理。
3.能说出科学实验的作用。
4.能用斜面的原理解释密螺纹的螺丝钉比疏螺纹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的原因。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够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找出3个以上应用了斜面的地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研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提问:轮子分几种?各有哪些作用?
2.语言过渡引出下文。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种简单机械,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二)新课教学
◆活动1:研究斜面的作用
1.识图思考。
看P14上面插图:工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用了什么工具?
2.假设。
提问:把一个物体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体验利用斜面和不利用斜面有什么不同?
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自己的猜想。
①重物被抬高的高度是否相同?
②重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相同?
③重物被抬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
3.验证假设。
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提示:
①实验因素的控制:物体被抬升的高度始终不能变,被抬升物体的重量不能变,斜面表面的光滑程度不能变。只能改变斜面的坡度,即斜面的长度。
②实验记录表是帮助学生从实验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材料,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填好、用好记录表。
4.记录。
5.分析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研究结论和自己的假设一致吗?
6.结论
在不考虑摩擦阻力的情况下,要把物体匀速推上斜面,则作用在斜面上的动力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这就是斜面原理。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斜坡的科学
1.实验验证的注意点
物体被抬升的高度始终不能变,被抬升物体的重量不能变,斜面表面的光滑程度不能变。只能改变斜面的坡度,即斜面的长度。
2.结论
①斜面的高度一定,斜面越长就越省力。
②在不考虑摩擦阻力的情况下,要把物体匀速推上斜面,则作用在斜面上的动力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这就是斜面原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回忆上节课的所学知识
提问:什么样的斜面最省力?
2.语言过渡引出下文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斜面。
(二)新课教学
◆活动2:把斜面“卷”起来
1.照P16图作实验,看一看斜面卷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左图:蚂蚁沿着斜面长度与高度比为2:1的斜面向上爬。
右图:蚂蚁沿着卷在铅笔上的斜面向上爬,这个是斜面的变形,叫螺旋。
实验条件:保证斜面与螺旋等长。
2.交流
①分析两图中蚂蚁爬行的路线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②卷起来的斜面有什么优点?
③画出两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将它们剪下来,卷在铅笔上,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3.小结
螺旋是斜面的一个变形。
◆活动3:斜面的应用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到了斜面?
2.看书上P17插图,了解斜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劈柴图,图中的斧头是简单机械“尖劈”,斧头刃的两侧分别是两个斜面。
3.总结斜面的省力原理
斜面的高度总是比斜面的长度小得多,所以F的值要比P的值小得多。斜面的高是斜面长的几分之一,所用的推力F就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一,这样就能达到省力的目的,假如斜面的高度一定,斜面越长就越省力,使用螺旋密的螺钉省力的原理也是如此。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斜面的科学
1.螺旋是斜面的一个变形。
2.斜面的省力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