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 第2节 海陆的变迁(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 第2节 海陆的变迁(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01 15: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
2.认识并理解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3.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
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文实例来说明海陆变迁的自然规律
2.运用板块的轮廓形状及火山、地震的地理分布论证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客观真实性
3.通过非洲与南美洲拼图练习理解海陆的变迁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学习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论证,直到被世人公认的过程,以及维格纳的执着与 创新精神。
我国东部海域海底的
古河道遗迹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的活动
海—陆
陆—海
海—陆
陆—海
【展示平台】
  荷兰是一个地势低凹的国家,“荷兰”一词在荷兰语中就是“低地”的意思。这个国家有27%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1/3的国土海拔高度仅为1米左右。地势低凹,使荷兰经常遭受海潮、风暴的袭击,因此荷兰人民经常加固海堤,以防海水的侵袭。同时荷兰又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仅0.08公顷,因此荷兰人千方百计地向大海索要新的生存空间。从公元13世纪起,荷兰围海造田的总面积达7 000多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全部国土面积的1/5。
【拓 展】
人类活动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小 结】
偶然的发现 伟大的假说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
板块构造学说
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阅读理解】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2.地球表层由哪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自主学习】
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
1.组成地球表层的岩石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2.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各个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小 结】
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岛弧和海沟。
【自主学习】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
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合作探究】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之间不断张裂拉伸。
【展示平台】
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挤压靠近。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
板块构造学说 
张裂
地球表层六大板块
巨大山脉
裂谷、海洋
挤压
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板块不断运动
地壳运动
海面上升
人类活动
世界的面貌
C
1.科学家发现了一些事例,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
地运动和变化中。下列事例中不能作为例证的是( ) A.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
C.日本冲之鸟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D.极地发现煤田
2.台湾岛属地震多发区,是因为它处于下列哪两个板块
的交界地带(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A
A
3.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
A.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B.板块内部的中心地带
C.海洋的岛屿中
D.大陆较高大的山脉中
4.第一个提出大陆漂移说的人是( )
D
5.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____________
D. E. F.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是海洋板块的是 ,格陵兰岛位
于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均填代号)
(3)火山、地震带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 。
D
E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