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1 15:4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抓住诗人所描绘景物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朗读诗歌,预习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2.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国诗歌源远流长,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至今也有2500多年历史了。我国的古诗语言含蓄精炼,情感强烈丰富,因为诗歌有一部分是配乐歌唱的,所以它还有一种节奏和韵律美。今天,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三首古诗的学习,去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 “涯”时可以用猜谜的方法,同时对多音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谜语示例:
水边建工厂,两土堆中央。漫漫无边际,天远道且长。(谜底:涯)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涯”右部“厂”撇舒展,两“土”上小下大。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厓:涯(天涯)—崖(山崖)—睚(睚眦必报)
(4)多音字。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节奏和情感。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一、二句要读出壮阔的气势,语调要激昂舒畅。三、四句要读出憧憬的语气和豪迈的气概。)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二句要读出轻松惬意的感觉,语调要明亮。三、四句语调转为舒缓,要读出淡淡的叹息与讽刺之意。)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二句,通过“净无苔”“花木成畦”感受庭院的洁静优雅,注意读得轻松愉悦。)
2.介绍作家作品。
作者介绍示例: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被称为“诗豪”。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代表作有《乌衣巷》《浪淘沙》《陋室铭》等。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以七言绝句著称,他的诗风格明快豪爽,雄姿英发,特别是抒情写景的绝句,意境清新,尤为后人传诵。主要著作有《泊秦淮》《山行》《清明》《阿房宫赋》等,著有《樊川文集》。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3.分组合作探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注释,理解三首诗的意思。
明确:《浪淘沙》: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飓风掀浪自天涯而来。现在可以迎着黄河直上银河,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江南春》: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丛丛绿树映衬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还有那酒旗在迎风飘扬。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楼台,还有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
《书湖阴先生壁》: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学习《浪淘沙》
(1)“浪淘沙”是什么意思?
明确:浪淘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卖花声”。
(2)读完诗歌,你会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头脑中产生的这幅景象呢?
明确:雄伟、壮丽。
(3)自古以来,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诗歌中那些词语体会到黄河的雄伟壮观呢?
明确:“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4)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万里的壮丽图景,表现了黄河的雄伟壮丽。“九曲”写出黄河蜿蜒曲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与李白《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异曲同工之妙。
(5)诗歌中每一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认为诗中哪个字是经过反复推敲才决定用的?为什么呢?
明确:“上”字。“直上”体现出一种向上飞冲上银河的动态,如果是其他动词,可能就达不到这样好的表达效果。
(6)第三句中,“九曲”“万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夸张的修辞手法。
(7)顺着黄河往上走,真的可以到牛郎织女家吗?
明确:不能。这里是诗人的想象,并非是现实。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牛郎织女的传说。
(8)试着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明确: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美好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魄?
明确: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笔调,奇特的艺术想象,热情地描绘了黄河雄伟、壮观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豪迈气魄。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明确:刘禹锡 唐代 乌衣巷 浪淘沙 陋室铭
(2)搜集一些描写黄河的诗句。
明确: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这首诗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试着简要分析一下。
明确: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想象,描绘了黄河的雄伟。九曲黄河,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奔腾万里,仿佛来自天边。在这雄伟的景象面前,诗人惊叹、赞颂、追求,他展开浪漫幻想的翅膀,他要迎着从天涯来的黄河浪潮,溯流直上,到达银河,到牵牛织女家去做客。想象奇丽,气魄雄伟,胸襟宏阔。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
点拨:合理运用想象进行写作,首先要求想象要从实际生活出发,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不能是毫无根据的空想。其次,想象要有所节制,要围绕写作主题,可以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这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也可以从事物的某一点想到它的过去以及它的将来。第三,想象的内容要具体,想象作文要做到内容具体,切忌说空话。最后,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想象作文是自己对未来的幻想,应饱含着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总结。
《浪淘沙》这首诗借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浪淘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词语听写:簸动 天涯 环绕
2.背诵、默写《浪淘沙》。
3.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浪淘沙》,短短一首诗却带我们领略了滔滔黄河的壮阔,去往了恬静优美的天河。在惊叹诗人绝妙的想象同时体会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江南春》。
(1)明确诗歌的体裁和标题的含义。
明确:七言绝句。“江南春”就是描写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
明确:啼莺、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楼台、烟雨等。
(3)哪两句是写今?哪两句是怀古?
明确:一、二句写今,三、四句怀古。
(4)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明确:千里江南,到处都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草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
(5)“千里”二字写出了什么?
明确:“千里”是对广阔江南的概括,
(6)“映”字用的很妙,原因是什么?
明确:一个“映”字则把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写得声色兼备。
(7)第二句是对江南什么的描写?
明确:写了江南独特的人文风貌,水村山郭,酒旗招展,好一派明丽的江南风光。
(8)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南朝统治者因为迷信,兴建了许多楼台建筑,意图永葆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这些建筑,有多少已经隐没在了苍茫的烟雨之中啊!
(9)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通过对春色的描绘,寓情于景,面对着烟雨中尚存的楼台建筑,想到南朝的统治者都已烟消云散,生发出物是人非的感叹。这里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无情地讽刺了那些愚妄的统治者,意在言外。
(10)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明确:纵观全诗,写今和怀古既有都是写景的外在联系,更有借古讽今的内在联系,在艺术形式上是融为一体的。
2.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1)赏析第一、二句诗。
明确:首句是以“净”写人,第二句则是以“美”写人。这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一畦的,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培的。诗人称赞主人,他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用自己的双手把整个庭院摆弄得干干净净,令人心旷神怡。也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2)从第一、二句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茅檐”代指庭院,可见主人非常爱干净,人又非常勤快,庭院经常打扫,环境洁净清幽,让人感觉舒适。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好静、爱美、生活情趣高雅的人。
(3)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对偶、拟人、借代。
(4)第三、四句诗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明确:这两句是以庭院之外的山水环境写人。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却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的呵护之举,“山”对“人”的友爱之情,这就赋予了原本没有生命和意识的山水以人的情感,特别是“排闼”一词,生动地写出了“两山”“送青”的急切情态。这两句诗在修辞技巧上,也堪称典范,诗人将对偶、拟人、借代等多种手法融合在一起,把山水描写得有情有义,鲜活灵动,妙趣横生。
(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江南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明确:杜牧 唐代 泊秦淮 山行 清明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江南的古诗?
明确:示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3)《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散文家。传世文集有《________》《________》等。
明确:王安石 北宋 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2.总结。
《江南春》通过描写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
《书湖阴先生壁》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环境的洁净清幽,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江南春色彩明丽意味深长




bǒ:颠簸 簸荡
bò: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