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草原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1 15:2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学习目标
1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图片,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3
通过学习,体会草原的美丽,感受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
会写本课生字。理解“一碧千里”“渲染”
“勾勒”等词语的意思。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
会写的字
生字学习
多音字


词语学习
一碧千里:(成语)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造句:夏天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一碧千里。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造句:经过他的勾勒,画中的人物更突出了。

词语理解
翠色欲流:形容颜色翠绿得好像要流动起来。
造句:雨后的草坪翠色欲流,十分美丽。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造句:广场上襟飘带舞,人们快乐地跳着舞。
近义词
清鲜——(清新) 惊叹——(惊讶)
洒脱——(潇洒) 静寂——(安静)
羞涩——(害羞) 拘束——(拘谨)
勾勒——(勾画) 舒服——(舒适)
一碧千里——(一碧万顷)
反义词
明朗——(昏暗 ) 愉快——(悲伤)
热闹——(冷清) 羞涩——(大方)
舒服——(难受)
洒脱——(拘束)
词语辨析
舒服 舒适
相同点:都有“身心轻松愉快”的意思 。
不同点:“舒服”侧重指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既可以用于人,又可以用于环境或事物。“舒适”指舒服安适,多用于令人轻松愉快的环境、气氛和事物。

运用示例:
1.换上干净的床单和被套,昨晚上她睡得很( )。
2.他在这次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感到心情( )。
舒服
舒适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朗读指导:初见草原,应怀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惊叹的语气来读。
朗读指导
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整体感知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写了“我”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课文解读
1.作者通过哪些景物表现草原的美丽?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作者通过天空、空气、小丘、羊群、骏马、大牛等景物。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第1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分析。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绿毯,写出了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的特点,把羊群比作白 色的大花,既生动也形象。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点明牛马似乎也陶醉了,像人一样享受和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3.“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这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了草原的辽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4.“我们”快到时,草原上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说明了什么?
牛羊多起来,看到了马群,听到了鞭子的轻响,看到欢迎远客的蒙古族老乡。描写的景象由静到动,突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5.草原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进了蒙古包,好客厅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主人向“我们”敬酒,鄂温克姑娘们为“我们”唱民歌。
6.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本文的中心句。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情谊深厚,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呢?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是人们仍在这大草原上依依不舍地道别。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 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比喻)
2.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 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反复)
佳句积累
写法借鉴
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指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入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的艺术效果。

如何运用情景交融法呢?
一是要寻找适合抒发感情的某一类景物;二是根据抒发感情的需要,或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三是借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感情渗透于字里行间,融于景物描写中,使一切景物都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拓展延伸
读了老舍先生的《草原》,我们仿佛也作了一次身临其境的草原之旅。草原的景色美,使人愉快惊叹;草原的人情美,使人兴奋动情;蒙汉的深情厚谊,使人依依惜别。
课堂小结
景色美:天空明朗、空气清鲜、草地一
草 原 碧千里、牛羊怡然自得
人情美:热情、团结、感情深厚
结构图示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 。
当堂测试
柔美
渲染
勾勒
翠色欲流
惊叹
舒服
久立四望
低吟
无限乐趣
课后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 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第一句直接写草原景色。第二句写作者感受。置身于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在写景中融入感受,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 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