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1 19:1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要点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 。红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 ,强渡 ,攻克贵州北部重镇 ,并在此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 。
2.红军第五次反“围期”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将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
B.蒋介石有帝国主义全力支持
C.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
D.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军事指挥错误
3.红军被迫进行战路转移的原因是 ( )
A.毛泽东的错误领导 B.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
C.周恩来的错误领导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4.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C.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D.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5.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
①中共一大正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②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③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④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①
知识要点二:过雪山草地
6.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 ,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短暂休整后继续北上,强渡 ,飞夺 ,翻过了大雪山,走过了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7.红军长征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
A.四渡赤水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等长征途中红军克服了哪些困难?


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知识要点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 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 ,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 和 到达甘肃
地区,与前来接应的 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10.中央红军长征路线是 ( )
A.瑞金---遵义---赤水---金沙江---大渡河---会宁
B.瑞金---费州---大渡河---金沙江---吴起镇
C.乌江---金沙江---赤水---大渡河---雪山草地---吴起镇
D.井冈山---遵义---大渡河---腊子口---会宁
11.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再现历史场景时不该出现的是 (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陕北会师 D.并冈山会师
12.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正确评价是 ( )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④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萧华《长征组歌》
中国红军长征是何时开始和结束的?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有一位伟人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请你说说,长征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长征 湘江 乌江 遵义 遵义会议
2.D 3.D 4.D 5.C 6.赤水 金沙江 大渡河 泸定桥 7.A
8.(1)一是军事上要应付敌人的围追堵截;二是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除此之外,党和军队内还存在着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严重影响红军的战斗力。
(2)我们青少年应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百折不烧、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9.1935 中央 吴起镇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会宁红一方面军
10. A 11. D 12 .D
13.(1)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红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