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描述和表示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想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方向,以及两地的距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想对位置 。
教学难点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的途中有没有遇到迷路的事情呢?
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我们的好朋友乐乐去大鸣山游玩时迷失了方向,他想找到大本营的位置,你能帮帮她吗?
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二)。(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二))
二、新课学习
1、出示课本第67页上方内容:想一想,画一画,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位置。
师:想一想,从大鸣山怎么回到大本营?为了便于同学们观察,我们以大鸣山为原点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连接大鸣山和大本营,现在你能看出以大鸣山为观测点,大本营在它的什么方向的上吗?
生:以大鸣山为观测点,大本营在它的北偏东45°的方向上。
师:确定位置很正确。那么要走多远呢?示意图中1厘米表示100米是什么意思?
生: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
师:回答很正确。我们测量出大鸣山到大本营的图上距离是5.6厘米,你们能计算出实际距离吗?
生:5.6×100=560(米)。
师:你们现在能准确地告诉乐乐该怎么回到大本营了吗?
生:从大鸣山向北偏东45°方向走560米就可以回到大本营了。
小结。
师: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具备几个要素?
小组交流,总结发言。
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确定观测点→确定方向→确定距离→找到位置。
回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师:下面是数学迷画的,你能看懂吗?
观察数学迷画的图,说一说与自己所画的有什么异同,说一说大本营的位置。
从多角度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异同点,并说出大本营的具体位置。
三、 结论总结
教师小结:要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我们不仅可以从观测点、方向、角度以及距离四方面来阐述,还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数对的方法来阐述。
四、课堂练习
出示课本第68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题目,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完成练一练第2题。
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做练一练第3题。?
组织学生集体测量、填写、角度测量中应允许一定的误差。
在书上的图中进行测量,填写,然后汇报交流。
五、作业布置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以后我们出去游玩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学生自由说一说)
2、作业布置:教材97页第10题。
六、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二)
确定观测点→确定方向→确定距离→找到位置
确定位置
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