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基本含义

文档属性

名称 区域的基本含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8-12-05 17: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 活动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 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国家、行政区 自然区域: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 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牧业区
结论: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自主探究 1)区域的含义 概念:一定范围的 ,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区域都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 B、同一级别的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的分布位置都是非常明确的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下列区域中有明显界线的是( ) A、行政区域 B、文化区域 C、植被区域 D、气候区域 课堂巩固3、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 )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相似性 C、基本的不连续性 D、完全的相同性 4、长城是中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哪些现象的分布以此为界( ) A、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 B、大陆性气候与季风气候 C、小麦与水稻 D、内流区与外流区 5、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 ①干湿地区;②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③文化区;④温度带 A、①② B、①③ C、 C、 ①④ D、②④ 6、区域划分主观性的体现是( ) A、地理差异 B、面积大小 C、 C、 目的、指标和方法 D、人口的多少2)主要特点 ·自主探究特点 具有一定的 、形状、 和界线,有一定的
_____特征。
内部某些特征 ,并与其他区域有所 。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 。
区域之间是 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 相关的相关的地区
地区。● 设计一条经过上述地区的旅行路线,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课堂巩固7、我国实行的开放政策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8、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东部沿海,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因河湖众多,多为水田,且集中连片分布
C、作物多一年三熟
D、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
9、决定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植被和气候 B、气候和地貌
C、地貌和水文 D、土壤和植被高考冲刺
11、(2005·上海)阅读分析祖国宝岛——台湾岛有关信息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归纳该岛相关的区域地理特征。
2003年台湾岛内产业部门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1、地理位置: 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 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按热量带划分,大部分位于 带,南部位于 带。 2、自然环境特征: 1)台湾岛地形类型大部分为 ,平原主要分布在 部沿海。 2)气候类型I为 气候,II为 气候。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向南弯曲,主要是 的缘故。与同纬度大陆相比,台湾岛的气候具有较显著的海洋性特征,气温年较差 ,降水丰沛。 3)岛内自然资源种类多样,除了森林、鱼类、海盐、石油和硫磺外,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还蕴藏着 资源。 4)由于该岛邻近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____等地质灾害。此处,每年夏秋受 影响,经常酿成气象灾害。3、人文、经济特征: 1)岛内产业比重最大的是第 产业,其次是第 产业。2003年外贸总额占岛内生产总值 %以上,说明岛内经济对外依赖程度 。 2)热带水果种植业在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 部。 3)产品种类多、技术含量高、在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 ____ (单项选择) A、纺织 B、钢铁 C、汽车 D、信息电子 4)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岛内的主要优势是 (多项选择) A、资金 B、技术 C、市场 D、劳动力二、区域空间结构
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结论: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区域发展中期,交通运输线路更加密集;区域发展晚期,交通运输线路形成网络并深入到区域的各个部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为乡村地域;区域发展中期,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变少;区域发展晚期,城市地域不断扩大,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自主探究 概念: 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 关系和
形式。
空间分布形式:农业呈现___状,交通运输线路呈现___状和 状,城市和工业呈现____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呈现____状。  下图是我国某海滨小城的城区布局图,运用区位原理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⑦中哪个区域适宜发展成中心商业区,为什么?
2)除中心商业区外,①—⑦中哪个区域的房价最低和最高,为什么?
3)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政府计划将X区发展成新工业区。假若你是政府工作人员,如何运用区位原理说服厂家从工业区迁往X区?
三、区域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指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及其他产业。自主探究 区域的产业结构
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 --- 。
区域产业结构指标差异:三次产业分别占 ---- 、 --- 的比重、 --- 等。
空间差异:----区域 、---区域和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农业地区、工业地区、城市地区发展差异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①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②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③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④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⑤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分析下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说明了:( )
A、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B、工业化加速推进
C、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D、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48个最不发达国家(2000年)
阿富汗、安哥拉、孟加拉国、贝宁、不丹、布基纳法索、布隆迪、柬埔寨、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科摩罗、刚果民主共和国、吉布提、赤道内内亚、厄立特里亚、埃
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海地、基里巴斯、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尔代夫、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缅甸、尼泊尔、卢旺达、萨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拉利昂、所罗门群岛、索马里、苏丹、多哥、图瓦卢、乌
 干达、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瓦努阿图、也门、赞比亚。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户籍人口数
人均国民收入=国民收入额(1年)/户籍人口数
三次产业比重
另外,主要综合性指标还有人文发展指数(HDI),包括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