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2张PPT。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1课时 糖 类 一、糖类的组成及其分类
1.糖类组成:糖类是由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
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Cn(H2O)m表示,过去曾
称其为___________。
2.糖的分类:糖类可以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
多少不同,划分为_____、_____、_____。C、H、O碳水化合物单糖双糖多糖3.重要糖类:葡萄糖、果糖C6H12O6同分异构体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情境·思考】糖类一定有甜味吗?有甜味的物质一定是糖类吗?提示: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糖精。二、葡萄糖
1.葡萄糖的结构
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其分子式
为______,葡萄糖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在葡
萄糖分子中含有两个决定葡萄糖化学性质的原子团,它
们分别是___________和C6H12O6CH2OH(CHOH)4CHO—OH(羟基)2.主要化学性质
(1)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完成下列实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_______,能被弱氧化剂如_____
_____________氧化,生成砖红色的____沉淀。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还原性新制Cu(OH)2悬浊液Cu2O(2)在试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
管,一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到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得到
银氨溶液,再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放在
水浴中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在试管内壁形成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_____性,能被弱氧化剂如_____
_____氧化,生成光亮的银镜。光亮的银镜还原银氨溶液【微思考】
丧失体内自我调节血糖水平的人会得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怎样通过实验检验一个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提示:把NaOH和CuSO4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若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该人患有糖尿病。三、蔗糖、淀粉、纤维素
1.淀粉的特征反应:将碘酒分别滴到一片土豆和面包上,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 _____。结论: _____________。 变蓝淀粉遇碘变蓝2.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1)蔗糖的水解方程式为(2)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方程式为最终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3)在人体内缓慢氧化,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写出葡
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葡萄糖酿酒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6H12O6+6O26CO2+6H2OC6H12O6 2C2H5OH+2CO2↑【巧判断】
(1)单糖就是碳原子数最少的糖。 ( )
提示:×。单糖是指不能再水解的糖。
(2)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蔗糖和葡萄糖。
( )
提示:√。葡萄糖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蔗糖不能。(3)蔗糖和麦芽糖是同分异构体。 ( )
提示:√。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是C12H22O11,但是二者结构不同,因此属于同分异构体。
(4)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 )
提示:×。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知识点一 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重点释疑】
1.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1)分子结构特点。(2)化学性质。
官能团决定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因此葡萄糖兼有醛基和羟基的性质。【思考·讨论】
(1)在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①试管洁净;②银氨溶液应现用现配;③采用水浴加热;④不能振荡试管。 (2)做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①Cu(OH)2悬浊液要现用现配;②配制时NaOH要过量,将少量CuSO4滴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若CuSO4过多易形成黑色的CuO沉淀;③要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案例示范】
【典例】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
C.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D.1 mol核糖能与过量的钠反应生成1 mol氢气【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 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2)核糖中含有羟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且2—OH~H2。核糖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解析】选B。核糖中含有—OH和—CHO,均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因其分子中有—CHO,故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正确;核糖和葡萄糖分子中羟基数目不同,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1 mol核糖与过量的钠反应生成2 mol氢气,故D错误。 【母题追问】(1)1 mol核糖最多能与________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提示:1 mol核糖中含有4 mol —OH,最多能与4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2)核糖能否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提示:能。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有机物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迁移·应用】
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功能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因此平时饮食应注意减少糖类的摄入量。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含有6个H2O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糖尿病病人尿糖较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解析】选A。A项,葡萄糖分子中不存在H2O分子;B项,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项,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补偿训练】
1.(2019·天津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它是果糖的同系物
B.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C.葡萄糖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解析】选D。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与水不反应,故B错误;醛基能被氧化为羧基,能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故D正确。2.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
(1)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L。?
(2)与醋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_______
___g醋酸。?(3)若使之全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解析】(1)1 mol葡萄糖中含有5 mol羟基,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2.5 mol氢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56 L。
(2)1 mol葡萄糖中含有5 mol羟基,可以与5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所需醋酸的质量为5 mol×
60 g·mol-1=300 g。(3)葡萄糖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 6CO2+
6H2O,1 mol葡萄糖完全燃烧所需氧气为6 mol,标准状
况下体积为134.4 L。
(4)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加热煮沸生成砖红色的
Cu2O沉淀。答案:(1)56 (2)300
(3)134.4 C6H12O6+6O2 6CO2+6H2O
(4)生成砖红色沉淀知识点二 糖类的水解反应
【重点释疑】
1.糖类水解
(1)水解规律(2)水解条件
蔗糖、淀粉的水解均用稀硫酸作催化剂,并且水浴加热。2.检验淀粉水解及水解程度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思考·讨论】
实验时能否在中和液中直接加入碘水检验是否存在淀粉?
提示:不能。因为I2与NaOH发生反应,故无法检验淀粉的存在。【案例示范】
【典例】要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提供了以下实验操作过程: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②加热、③加入碱液,中和并呈碱性、④加入银氨溶液、⑤加入几滴稀硫酸、⑥再加热(水浴)、⑦加入几滴碘水。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了以下三个实验,指出他们的实验目的或现象:
(1)甲:①→⑤→②→③→④→⑥,现象:无银镜产生。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2)乙:①→⑤→②→③→④→⑥,现象:有银镜产生;
①→⑤→②→⑦,现象:溶液变蓝。
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3)丙:①→⑤→②→⑦,现象: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银氨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检验葡萄糖时溶液要呈碱性;
(2)滴加碘水,发现不变蓝色,说明无淀粉。【解析】(1)不存在能发生银镜反应的葡萄糖,故能证明淀粉还没开始水解。(2)有银镜产生,证明淀粉已经水解;溶液变蓝,证明淀粉还有剩余。(3)淀粉已完全水解,加入碘水时溶液不变蓝。答案:(1)证明淀粉还没开始水解
(2)证明淀粉已发生水解,但还有剩余
(3)溶液不变蓝【迁移·应用】
通过实验来验证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的正确排序是 ( )①取一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 ②小火微热,变成亮棕色溶液 ③加入几滴90%浓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团搅成糊状 ④稍冷,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并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氢氧化铜沉淀 ⑤加热煮沸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②③⑤【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纤维素水解实验的理解。纤维素水解要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进行,水解后用氢氧化铜验证葡萄糖的存在,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完成。根据题示四个选项,只有B正确。【补偿训练】
1.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所需的试剂是 ( )
①NaOH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碘水 ⑤BaCl2溶液
A.①⑤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选C。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如果未发生水解,则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如果部分水解,则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使碘水变蓝;如果已完全水解,则遇碘水不变蓝色。因此,选择碘水和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确定有无淀粉存在和有无葡萄糖生成,但检验水解产物前必须加碱中和酸。2.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地方至今仍用传统工艺来制作米酒。家酿米酒的转化过程为 ( )
A.淀粉→蔗糖→葡萄糖→酒
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
C.淀粉→麦芽糖→果糖→酒
D.淀粉→蔗糖→果糖→酒【解析】选B。家酿米酒是以淀粉类物质为原料在酶的
作用下逐步转化而成: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酒(乙醇)。 【素养提升】
葡萄糖很容易被吸收进入血液中,因此医院人员、运动爱好者常常使用它快速补充能量。人体平时不会缺乏葡萄糖,因此,平时不需补充。(1)人生病时一般不能正常饮食,医生会给病人注射葡萄糖溶液,这是为什么?
提示:葡萄糖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注射葡萄糖可迅速补充营养,有利于恢复体能。(2)过渡医疗是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分析长期注射或直接服用葡萄糖溶液对人体有好处吗?
提示:没有好处。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长时间使用葡萄糖会使人体消化系统衰退。并且由于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得不到补充,会导致生长迟缓,严重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等。还会因血糖升高,引起一过性糖尿,而发生口渴、多饮多尿症状。【课堂回眸】课件80张PPT。第2课时
蛋白质 油脂 一、蛋白质
1.组成特点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天
然有机高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碳、氢、氧、氮、硫2.化学性质
(1)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蛋白质 _____ _______多肽氨基酸(2)蛋白质的变性
①按下列实验操作完成实验:②实验现象:加入醋酸铅溶液,试管内蛋白质_________;
加入蒸馏水后沉淀_______。产生沉淀不溶解③结论: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
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
变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
物理因素:_____、加压、搅拌、振荡、___________、
超声波等;
化学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三氯乙酸、乙
醇、丙酮、甲醛等有机物。加热紫外线照射强酸强碱重金属盐④蛋白质的变性是一个_______过程,变性后的蛋白质在
水中_______,同时也会失去_______________。利用蛋
白质的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而疫苗等生物制剂的保存
则要防止变性。不可逆不溶解原有的生理活性【情境·思考】
医院里常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处理医疗器械,采取在伤口处喷洒消毒剂、涂抹医用酒精等方法来消毒、杀菌,防止伤口感染。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提示:细菌、病毒等都含有蛋白质,高温蒸煮、紫外线以及消毒剂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丧失生理活性。(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①颜色反应:向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3~5滴浓
硝酸,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此反应来鉴别蛋白质。溶液遇浓硝酸变黄色浓硝酸可使某些蛋白质显黄色②蘸取少量鸡蛋清或取一根头发,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
烧,可闻到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此反应区分毛
料纤维与合成纤维。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巧判断】
(1)蛋白质溶液遇到盐就会变性。 ( )
提示:×。只有重金属盐才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2)可以用灼烧法来区别棉线和羊毛线。 ( )
提示:√。棉属于糖类,羊毛属于蛋白质,灼烧时羊毛线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线没有。3.蛋白质的用途
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蛋白质在医药、食品、纺织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做一做】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1)蛋白质分子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四种元素。?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下列各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___(填字母)。?(3)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变性,从而失去生理活性。万一误服硫酸铜溶液,此时应立即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蛋白质的主要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除此之外还有硫、磷、铁、锌等元素;(2)蛋白质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动物性蛋白质,如鸡、鸭、鱼、肉、蛋等;另一种是植物性蛋白质,如水果、蔬菜、豆类等,其中以动物性蛋白质含量最为丰富;(3)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误服硫酸铜溶液,应立即喝大量的牛奶或鸡蛋清来缓解毒性,以减轻人体蛋白质中毒的程度。答案:(1)碳、氢、氧、氮 (2)C (3)喝大量牛奶或鸡蛋清二、油脂
1.油脂的分子结构
(1)油脂是由多种___________跟_____生成的酯,其结构
如图所示:高级脂肪酸甘油结构式里,R1、R2、R3为同一种烃基的油脂称为简单甘油酯;R1、R2、R3为不同种烃基的油脂称为混合甘油酯。天然油脂大都是混合甘油酯。(2)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常见的有:
①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结构简式为_________;软脂
酸,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②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结构简式为_________;亚油
酸,结构简式为_________。C17H35COOHC15H31COOHC17H33COOHC17H31COOH(3)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
植物油为含较多 _____________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
一般呈___态;动物油为含较多___________成分的甘油
酯,常温下一般呈___态。不饱和脂肪酸液饱和脂肪酸固2.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反应
①油脂+水 ________________
②油脂+氢氧化钠 __________________高级脂肪酸+甘油高级脂肪酸钠+甘油(2)油脂的氢化反应
植物油分子中存在 ,能与氢气发生_____反应,
将_____油脂转化为_______油脂。加成液态半固态3.油脂在人体内的转化
油脂在人体小肠中通过酶的催化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然后再分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微思考】
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吗?
提示: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虽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比高分子化合物要小得多,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情境·思考】
氢化植物油是一种人工油脂,包括人们熟知的奶精、植脂末、人造奶油、代可可脂等。它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入氢催化而成。经过氢化的植物油硬度增加,保持固体的形状,可塑性、融合性、乳化性都增强,可以使食物更加酥脆。同时,还能够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植物油氢化的反应属于哪一类有机化学反应?为什么氢化植物油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提示:植物油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碳碳双键,催化加氢属于加成反应;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碳碳双键被加成后变成单键,不易被氧化变质。知识点一 蛋白质化学性质的应用
【重点释疑】
1.鉴别蛋白质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颜色反应
鉴别蛋白质可利用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即某些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变黄。方法二:灼烧
蛋白质灼烧时产生特殊的气味,即烧焦羽毛的气味。2.蛋白质盐析与变性的比较【思考·讨论】
(1)为什么生物实验室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
提示:甲醛溶液能使动物标本蛋白质及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2)钡盐也属于重金属盐,医院在做胃透视时要服用“钡餐”BaSO4为何不会中毒?能否改服BaCO3?
提示:BaSO4是一种不溶性的重金属盐, BaCO3在胃酸的作用下会溶解,重金属离子Ba2+会使人体蛋白质变性而中毒,所以不能服用BaCO3。【案例示范】
【典例】(2019·兰州高一检测)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为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乔
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及格雷戈里·温特
(Gregory P. Winter)爵士。上述三位化学奖得主成功
利用基因变化和选择研究出可以解决人类化学问题的蛋白质。关于蛋白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Na2SO4浓溶液,均会使其变性
C.天然蛋白质仅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D.蛋白质、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具有不可逆性。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具有可逆性。
(2)掌握蛋白质变性和盐析的条件。【解析】选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A正确;Na2SO4是轻金属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2SO4浓溶液,会使其发生盐析而不是变性,故B错误;某些蛋白质还含有S、P等元素,故C错误;蛋白质和纤维素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迁移·应用】
(2018·济宁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B.酶是一种蛋白质,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活性越强
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D.浓硝酸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解析】选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酶的催化
活性越强,但超过一定温度,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活性越
低,甚至完全丧失活性,B项是错误的。A项中实际是在
蛋白质和水的混合体系中加入无机盐,使蛋白质的溶解
度降低,形成凝胶,而蛋白质的生理活性没有发生变
化;C项中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天然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无明显的气味;D项叙述是正确的。【补偿训练】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B.所有蛋白质遇浓硝酸都变黄,称为颜色反应C.人工最早合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科学家在1965年合成的
D.可以用灼烧法来鉴别蛋白质【解析】选B。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A正确;蛋白质与浓硝酸的颜色反应,只有含苯环的蛋白质才能显黄色,不含苯环的蛋白质没有这一性质,B错误;C为常识性知识,正确;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这一性质常用来鉴别物质中是否含有蛋白质,D正确。【素养提升】
1.从市场上购得一件白色纺织品,衣服的铭牌上注明衣物的主要成分是蚕丝,怎样通过简单的方法证明此衣物的真假?提示:从衣物上取一线头,放在火上灼烧,若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此衣物为真品,否则为假冒伪劣。2.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可作为造影剂,用于检查消化道有无病变,俗称“钡餐”。但是碳酸钡因为可以溶于胃酸,因此误服后会使人中毒,中毒患者可以通过服用大量蛋清、牛奶或者豆浆来解毒。为什么蛋清、牛奶或者豆浆可以解毒?
提示:牛奶、蛋清、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与重金属盐作用时,能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毒性的作用。知识点二 油脂的化学性质
【重点释疑】
1.油脂的化学性质(2)水解反应
①酸性或酶的作用下水解
油脂在人体中(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被肠壁吸收,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②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油脂在碱性(NaOH)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中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将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注意: 酸或碱均可催化酯的水解反应,但碱能使水解反应趋于完全。2.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思考·讨论】
(1)能否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提示:不能,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溴发生反应。 (2)人们经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其原理是什么?
提示:炊具上的油污一般是油脂,它属于酯类物质,不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纯碱水溶液呈碱性,并且温度越高,碱性越强,因此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效果很好。【案例示范】
【典例】(原创题)下列有关油和脂肪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植物油和矿物油均不能使溴水褪色
B.油脂属于酯类,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D.由反应后反应液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以判断皂化反应基本完成【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油脂属于酯类,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2)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解析】选B。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结构中含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油脂中含有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油脂只有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是皂化反应,故C错误;皂化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不会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故D错误。 【母题追问】(1) 分子中R不同,称为
混甘油酯,该油脂是混合物吗?提示:不是。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均为纯净物。天然油脂是由多种油脂构成的,属于混合物。(2)油脂的硬化反应与哪种官能团有关?
提示:碳碳双键。油脂的硬化又叫油脂的氢化反应,与油脂中的碳碳双键有关。 【易错警示】酯与油脂的区别
(1)酯是无机含氧酸或有机羧酸与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物,而“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形成的酯,故“酯”中包含“脂”,注意两字的书写,“油脂”不能写为“油酯”。(2)“油”和“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一般不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低,室温下为液态;“脂”一般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高,室温下为固态,又称为“脂肪”。油通过氢化可以转化为脂肪。另外,油脂是混合物。【迁移·应用】
1.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非法从下水道和泔水中提取“地沟油”,并作为食用油低价销售给一些小餐馆。“地沟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流入江河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一旦食用,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
B.通过油脂的碱性水解来制肥皂
C.牛油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地沟油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可以转化为生物柴油用作发动机燃料【解析】选C。牛油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故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2.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 )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解析】选B。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有些矿物油含有烯烃,也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A、D项无法区别;植物油属于酯类,在NaOH溶液中煮沸时,水解后的生成物能溶于水,矿物油无此性质,故B项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补偿训练】
(2019威海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油脂在人体内的水解产物是硬脂酸和甘油
B.天然油脂大多是由混合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C.脂肪里的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较大,熔点较高
D.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补偿训练】
(2019威海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油脂在人体内的水解产物是硬脂酸和甘油
B.天然油脂大多是由混合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C.脂肪里的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较大,熔点较高
D.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 【解析】选A。油脂在小肠内的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不一定是硬脂酸,A错;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多数是混合甘油酯,B正确;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正确。【素养提升】
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味的。但一般油脂,尤其是植物油,有的带有香味或特殊的气味,并且有色。这是因为天然油脂中往往溶有维生素和色素。生活中,由于保管不善,久置于空气中的油脂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种变化叫油脂的酸败。(1)为什么油脂容易发生酸败?
(2)试从结构的角度分析预防油脂变质可以采取的措施。提示:(1)油脂酸败的实质是由于油脂中的碳碳双键受到空气中的氧、水或微生物作用氧化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继续分解,产生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低分子醛、酮或羧酸等。
(2)油脂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碳碳双键,碳碳双键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也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可通过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减少油脂中的碳碳双键,从而防止油脂变质。【课堂回眸】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运动员无论是在比赛或者是训练时都是需要大量的体力消耗,需比较快地补充能量,可以饮用葡萄糖水。则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
A.酯化反应 B.氧化反应
C.还原反应 D.水解反应
【解析】选B。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同时释放能量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2.关于糖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糖类均有甜味
B.淀粉和纤维素均不是糖类
C.糖类均不可水解
D.糖类都含有C、H、O元素
【解析】选D。A项,糖类不一定有甜味,错误;B项,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错误;C项,糖类中的双糖、多糖可水解,单糖不能水解,错误;D项,糖类都含有C、H、O元素,正确。
3.(2019·福州高一检测)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
【解析】选D。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故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无羧基,所以不与NaHCO3反应,D错误。
【补偿训练】
(2019·北京昌平区高一检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常人的尿液不含葡萄糖,只有糖尿病人才会出现糖尿
B.糖尿病的基因治疗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切除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C.医疗上判断患者病情时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来测定患者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D.凡是有甜味的食物都含有葡萄糖
【解析】选C。正常人在吃糖过多时也会在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故A错误;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达到治病的目的,而不是切除缺陷基因,故B错误;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该反应可用于测定患者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故C正确;葡萄糖有甜味,但有甜味的食物中不一定都含有葡萄糖,故D错误。
4.将碘水滴到新切开的马铃薯(又称土豆)表面上,马铃薯表面变蓝色,该现象表明马铃薯含有 ( )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纤维素
【解析】选C。淀粉遇到碘变蓝,加碘水变蓝说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补偿训练】
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者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二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D.都可用(C6H10O5)n表示,且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选B。A项正确。二者因通式相同,都是(C6H10O5)n,所以C、H、O含量相同,但由于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项错。二者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C项正确。D项正确。
5.淀粉完全水解后的特征是 ( )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遇碘水不显蓝色
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有甜味
【解析】选B。只要溶液中有葡萄糖存在,就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也有甜味,无论淀粉是否完全水解都会生成葡萄糖,所以有这些现象的存在不足以说明淀粉完全水解。若加碘水不显蓝色,则说明无淀粉剩余,即淀粉完全水解。
6.有A、B、C三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种,甲同学做实验得出:
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②A遇碘水变蓝色;③A、C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分别写出A、C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目可知,能发生银镜反应的为葡萄糖溶液,遇碘水变蓝色的为淀粉溶液。由此可以确定A为淀粉溶液,B为葡萄糖溶液,C为蔗糖溶液。
(2)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蔗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
答案:(1)淀粉溶液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2)(C6H10O5)n+nH2O 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C12H22O11+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2019·邢台高一检测)一般的植物油外观呈淡黄色,在植物油中滴加碘水,结果发现植物油由淡黄色液体变成白色固体。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反应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
【解析】选C。植物油分子中含碳碳不饱和键,可与I2发生加成反应,不饱和程度降低,则由液态变为固态,C正确,A、B错误;油与氢气加成方可制得人造脂肪,D错误。
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
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
C.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得到固态油脂
D.用热的纯碱溶液可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
【解析】选A。植物油中含不饱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温度越高,纯碱溶液的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油污的水解速率越快,去污效果越好;油脂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沸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植物油为油脂,在热碱性溶液中水解,产物均溶于水,而矿物油主要为烃类,不与纯碱反应,液体仍为两层。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羊油是高分子化合物,是纯净物
B.羊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
C.工业上将羊油加氢制造硬化油,有利于保存
D.羊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制肥皂
【解析】选D。本题综合考查了油脂的组成和油脂的化学性质。羊油是动物脂肪,属于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A选项错误;构成羊油的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而不是高级醇酯,B选项错误;羊油是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因此不存在催化加氢的问题,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这种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是工业上制肥皂的方法,所以D选项正确。
4.(2019·太原高一检测)农业上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生石灰制成),它能防治植物病毒的原因是 ( )
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盐析
B.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水解
C.菌体蛋白质溶解于波尔多液
D.铜离子和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解析】选D。波尔多液中含有CuSO4和Ca(OH)2。A项,CuSO4属于重金属盐,使菌体蛋白质变性,错误;B项,石灰乳是碱,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错误;C项,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其黏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少量铜离子(Cu2+),Cu2+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变性,使蛋白质变性是防治植物病毒的原理,错误;D项,CuSO4属于重金属盐,蛋白质在重金属盐或碱性条件下变性,能防治植物病菌,故D正确。
5.绿色荧光蛋白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鲜艳绿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
B.天然蛋白质属于纯净物
C.该蛋白发出荧光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D.蛋白质通常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
【解析】选A。蛋白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是细胞结构里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蛋白质是混合物,某些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苯环)遇浓硝酸变黄属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B、C错误;检验蛋白质通常用颜色反应或灼烧法,D错误。
6.(2018·山东学考真题)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油脂和蔗糖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成乙醇和乙酸
C.蛋白质水解能得到氨基酸
D.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均可得到葡萄糖
【解析】选A。油脂、蔗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醇和乙酸,B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正确;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正确。
7.人造奶油是以氢化的植物油、液体油和动物油为原料,按一定比例与乳化剂、色素、调味剂、强化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调和而成。
(1)脂肪和油都属于酯类物质,它们的主要区别是脂肪常温下为________体,油常温下为________体。?
(2)将植物油进行氢化时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氧化反应 D.水解反应
(3)人造奶油在人体内消化后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消化的实质从化学上看属于________反应。?
【解析】由于植物油的不饱和度高,熔点低,流动性强,不容易保存,所以可以使植物油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以减少不饱和度,使植物油硬化;油脂水解可以生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人造奶油在人体内消化的实质从化学上看属于水解(取代)反应。
答案:(1)固 液 (2)A (3)水解(取代)
8.(新思维·新考向)材料一 含绒量是决定羽绒服质量优劣的最重要的指标,按照我国实施的羽绒服新国标,羽绒服的含绒量必须在50%以上,一些不法厂家填充“飞丝”或“人造羊毛”来假冒羽绒,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飞丝”是由鸭毛、鹅毛甚至鸡毛经粉碎而成,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腈纤维。
材料二 三聚氰胺,分子式为C3H6N6,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低毒。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对生殖、泌尿系统造成损害。食品工业中常常需要检测蛋白质的含量,但是直接测量蛋白质的含量在技术上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所以业界常常使用一种叫“凯氏定氮法”的方法,即通过测定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
(1)如何鉴别人造羊毛和鸭绒?
提示: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鸭绒。
(2)从化学组成上看,三聚氰胺与蛋白质含有哪些共同元素?三聚氰胺是蛋白质吗?
提示:均含有C、H、N元素;三聚氰胺不属于蛋白质,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生成氨基酸,三聚氰胺分子式为C3H6N6。
(3)不法商家在食品、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三聚氰胺中含氮量比蛋白质高,在检测中造成蛋白质含量达标的假象。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十九
蛋白质 油脂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2019·全国卷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解析】选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A、B正确;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高级脂肪酸酯属于油脂,不是高分子聚合物,D错误。
2.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液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解析】选B。根据题意知加酶洗衣粉能使蛋白质水解,所以含有蛋白质的衣服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毛织品和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食品店里出售的冰淇淋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来制取的,制作过程发生的反应是 ( )
A.水解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氧化反应
【解析】选C。植物油是液态油,冰淇淋是硬化油,是固态的,液态的油变成固态的脂肪(硬化油)需要不饱和烃基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烃基。
4.油脂是植物油与动物脂肪的总称。油脂既是重要的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油脂的下列性质和用途中,与其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 )
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B.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变为脂肪
C.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
【解析】选B。A项,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与含有的不饱和键无关,错误;B项,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通过催化加氢可使液态油变成固态脂肪,与碳碳双键有关,正确;C项,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与碳碳双键无关,错误;D项,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利用的是油脂的水解反应,与碳碳双键无关,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5.现有四种物质:A.乙烯、B.葡萄糖、C.油脂、D.蛋白质,试按要求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
(1)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________。?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能与H2O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有甘油的物质有________。?
【解析】(1)乙烯只含C、H两种元素;葡萄糖和油脂只含C、H、O三种元素;蛋白质除含C、H、O三种元素外,还有N、P等元素。
(2)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余三种物质均不能。
(3)乙烯能与H2O加成,油脂和蛋白质均能水解。
(4)乙烯和葡萄糖不能水解;蛋白质能水解,水解产物为氨基酸;油脂能水解,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答案:(1)BC (2)B (3)ACD (4)C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6.(2019青岛高一检测)现有四种试剂: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②浓硝酸;③硝酸银溶液;④碘水。为了鉴别葡萄糖、淀粉、食盐、鸡蛋清四瓶无色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正确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解析】选D。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遇到碘水显蓝色;食盐溶液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鸡蛋清溶液中含有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显黄色,故试剂顺序为①④③②。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
7.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石。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将W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试回答:
(1)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取N2体积时,应注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是________。?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首先明确该实验的原理,氨基酸的燃烧产物为CO2、H2O、N2,通过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测出生成水的质量;通过碱石灰吸收CO2测出CO2的质量;过量的O2被Cu网吸收后剩余N2,用排水法测得N2的体积。根据m(H2O)、m(CO2)、V(N2)和m(氨基酸)可求出氨基酸的实验式,再由其相对分子质量可求出其分子式。
答案:(1)排尽系统中的空气
(2)A、D D
(3)CxHyOzNp+(x+-)O2xCO2+H2O+N2
(4)吸收未反应的O2,保证最后收集的气体是N2
(5)①量筒液面与广口瓶液面持平 ②视线与液面最低点的刻度线相切
(6)ABD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十八
糖 类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 ②甲酸甲酯(HCOOCH3) ③淀粉 ④乙酸,其中符合Cn(H2O)m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 ( )
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纤维素和淀粉的组成可表示为(C6H10O5)n,即[C6(H2O)5]n,符合Cn(H2O)m的组成,且属于多糖;甲酸甲酯和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符合C2(H2O)2,但不是糖类,符合题意。
2.(2019·郑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在一熟苹果切片上分别滴上1滴碘水和银氨溶液,颜色变化如图所示,根据这些实验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熟透的苹果中含有淀粉
B.熟透的苹果中不含淀粉
C.熟透的苹果中含有还原性的淀粉
D.熟透的苹果中不含还原性的糖
【解析】选A。遇碘水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遇银氨溶液变黑色,则有少量单质银的粉末生成,说明含有还原性的糖。
【补偿训练】
广告称某种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
认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B.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
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D.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解析】选A。由于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而该八宝粥虽未加糖,但它含有的桂圆、红豆、糯米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属于糖类,所以糖尿病人应慎用该八宝粥,故A错误,B、C、D均正确。
3.(2019·日照高一检测)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食入人体后的作用是 ( )
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
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解析】选C。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中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4.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晶体,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属于多羟基醛或酮,是一种单糖
B.木糖醇可发生取代反应
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
D.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甜味剂
【解析】选A。从给出的木糖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中没有醛基,也没有羰基,只有羟基这一种官能团,故A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5.某学生做淀粉水解实验,步骤如下: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
(2)单质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填写所加试剂名称及其作用:
A:____________,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作用: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nH2O,淀粉水解条件:稀硫酸作催化剂、加热。为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应先用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
答案:(1)(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2)Ag (3)稀硫酸 作淀粉水解的催化剂 氢氧化钠溶液 中和稀硫酸,提供碱性环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6.(2019·西安高一检测)用来证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的实验方法是
( )
A.放入氧气中燃烧,检验燃烧产物都是CO2和H2O
B.放入银氨溶液中微热,都不发生银镜反应
C.加入浓硫酸后微热,都脱水而变黑
D.分别放入稀酸后煮沸几分钟,用NaOH溶液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都生成砖红色沉淀
【解析】选D。多糖在稀硫酸存在下水解生成单糖(葡萄糖),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时生成Cu2O沉淀。
【补偿训练】
(2019·岳阳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 ( )
A.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
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淀粉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
C.浓硫酸可使蔗糖变黑,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银氨溶液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证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
【解析】选D。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故A正确; 发生银镜反应只能证明含有醛基,检验淀粉应用碘单质,故B正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脱水生成炭黑,故C正确;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应先调节溶液pH使之呈碱性,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
7.A是面粉中的主要成分,C与E反应可生成F,D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下图是A、B、C、D、E、F等几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F在稀硫酸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中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物质除D外还有________(填字母代号)。?
(5)钠与C的反应现象和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有哪些不同?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
【解析】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C6H10O5)n],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H2OH(CHOH)4CHO],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CH3CH2OH),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CH3CHO),乙醛氧化生成乙酸(CH3COOH)。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H2CH3),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催化下可发生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部分盐反应。凡是含醛基(—CHO)的有机物都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
答案:(1)(C6H10O5)n CH2OH(CHOH)4CHO
(2)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3)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4)B
(5)①反应剧烈程度不同,乙醇<水,水中的H比乙醇中—OH中的H活泼;②钠浮在水面上,在乙醇中沉入底部,因密度:水>Na>乙醇。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