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
《可能性》教学设计
九百户镇宜安小学
刘晓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简单的游戏方案。
2、能力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操作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枚硬币)是啊,这是我们都经常用到的硬币。大家观察一下,每个硬币都有几个面?(两个)我们把写有数字的一面叫做正面,另一面叫做反面。
师:(抛硬币)落地时哪一面朝上?(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真了不起,把两种情况都考虑到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可能性。(板书课题)
二、设疑自探
(一)质疑:
师:看过足球赛吗 ?那么大家觉得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这样公平吗?为什么? (课件出示:足球赛前抛硬币的情景图)你们认为抛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
(二) 验证: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分组活动)
师:如果我们实际抛硬币2分钟,会不会也是你们想的这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抛硬币的实验,验证一下大家刚才的想法,好吗?
师: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要弄清楚实验的要求,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抛硬币2分钟,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
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一位同学做记录,其他同学抛;
3)、用画正字的方法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中(如下表):
师:弄清楚实验要求了吗?现在就开始实验吧!
师:大家做完实验了吗?请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课件出示统计表,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填入数据)
2、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师:比较一下每个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多,反面朝上的次数少;有的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少,反面朝上的次数多。)
师:如果我们把全部小组的实验的数据加起来,就会怎样呢?
(教师分别统计所有小组的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的次数求和。) 师: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就比较接近了。它们都接近于总次数的多少呢?(1/2)
3、阅读材料,科学验证。
师:如果我们继续抛下去,又会怎样呢? (学生猜想)
出示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抛掷硬币的实验。(课本188页)学生总结,得出结论: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都是1/2。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原有的学习经验.初步渗透公平的规则意思,使学生产生探究的需要。】
三、解疑合探
1、掷骰子游戏。
学生分组抛掷骰子,每人掷2次,并把结果记录到表格。
朝上点数 1 2 3 4 5 6
次数
师:认真观察,通过表格你发现朝上的点数有几种可能?若用上面的掷骰子的方法进行比赛,你认为公平吗?
生:骰子朝上的点数有6种可能,公平,因为朝上的点数的可能性的大小一样。
师:很对。骰子朝上的点数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掷骰子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正方体每个面朝上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相等的。】
2、摸球游戏。
展示教具。出示1个盒子。
师:教师分别把2个黄球和2个蓝球放在盒子里。猜一猜:从盒子里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生1:黄球.
生2:蓝球。
师:到底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生3:我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因为盒子里既有黄球,又有蓝球。
师:你真了不起!把两种情况都考虑到了,说明你考虑问题很全面,这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到底是不是像你说的那样呢?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3:摸一摸。
师:的确,动手试一试,摸一摸师验证猜想的好办法。你提出了这么好的建议,奖励你第一个来摸,可不要偷看哦!(学生动手摸)
师: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球?
再请几个学生上来摸球。
师:通过亲手验证,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人摸出了黄球,有人摸出了蓝球。
师:这说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在这个盒子里,我们可能摸出黄球,页可能摸出蓝球。(板书:可能)可能摸出白球吗?为什么?
四、质疑自探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下小组比赛,每组上来一个代表,看你们谁能第一个摸出黄球,那你们谁就是冠军!先等一下,我换一个盒子。
生1:猜我摸到了什么球?
师:你们希望他摸出什么球?
生:蓝球。
师:那快来摸吧!
师:就剩你一个了,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怀疑没有黄球!
师:你在玩的时候都在思考,你是最会玩的!那你就摸一摸试试看吧!
师:看看是什么颜色的球?
师:爱?一个黄球都没有摸到,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生:盒子里没有黄球!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大家都没有摸到。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倒出来看看。
师:好,那就看看。(往外拿球)哎呀!老师真是太粗心了,我竟然忘记在盒子里装黄球了,装的全部都是红球,却让你们从中摸出黄球,结果怎么样?
生:我们一个黄球也没摸到。
师;你们可能摸到黄球吗?
生:不可能。
师:在这个盒子里,我们不管摸多少次都不可能摸出黄球(板书不可能),都一定能摸出红球(板书一定)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验证——感悟”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建构“可能性大小”,进一步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
五、拓展运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来表述。谁能试着说一说?
六、互动结束
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快要结束了,你们该跟老师说什么?(再见)听要求和我说再见:跟我招手再见的一定是女生;跟我招手再见的不可能是女生;跟老师招手再见的可能是男生也可能是女生;跟老师招手再见的一定是五一班的同学。好,再见!
【设计意图:通过结束语进一步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