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流水地貌
课程标准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描述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2.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
1.说出流水地貌的主要类型和成因。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描述流水地貌的主要特点。3.运用资料,说明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和危害,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一、流水侵蚀地貌
1.峡谷
(1)形成:流水下切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
(2)特点:河谷横断面大多呈V字形。两壁险峻陡峭,谷底几乎全部被河床占据,谷地狭窄,深度通常大于宽度。
2.河流阶地
(1)形成:河谷两侧不能被洪水淹没的阶梯状地形。
(2)特点: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判断
1.河流上游河谷多呈V字形,下游河谷多呈槽型。( √ )
2.曲流景观多出现在平原地区。( √ )
二、流水堆积地貌
1.冲(洪)积扇
(1)形成: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堆积体,称为洪积扇。
(2)特点:外形似张开折扇,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2.冲积平原
(1)形成: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和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
(2)实例: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三角洲
(1)形成: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常形成三角洲。
(2)实例:黄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
三、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2)危害: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泥石流
(1)概念: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2)危害: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
(3)避灾措施
①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
②不要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大树可能会被冲倒。
③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不要顺沟往下跑。
④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
判断
1.地震可能会诱发滑坡灾害。( √ )
2.我国西北地区松散物质多,是泥石流多发区。( × )
3.滑坡和泥石流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 )
探究点一 流水侵蚀地貌
1.图甲中三段河谷AA′、BB′、CC′,分别对应图乙中的哪个河谷?其形态有何特点?
答案 上游河谷AA′对应Ⅰ,河道较窄,岸壁较陡,呈V字形;中游河谷BB′对应Ⅱ,河谷逐渐开阔;下游河谷CC′对应Ⅲ,河谷更开阔,呈槽形。
2.三段河谷AA′、BB′、CC′分别以哪种侵蚀作用为主?
答案 河谷AA′以向源头侵蚀(溯源侵蚀)、向下侵蚀(下蚀)为主;河谷BB′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侧蚀)为主;河谷CC′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侧蚀)为主。
流水侵蚀地貌
河谷是典型的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发展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特点
初期
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字形
中期
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成熟期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1~2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 D.搬运、堆积、侵蚀
答案 1.D 2.A
解析 在河流上游,由于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河谷较深;在河流中游,水流速度下降,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搬运,河谷变浅变宽;在河流下游,水流速度最慢,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河谷最浅最宽。
探究点二 流水堆积地貌
材料 流水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是三种堆积地貌图。
1.A、B、C三幅图所示分别是哪三种流水堆积地貌?
答案 图A:洪积—冲积平原;图B:河漫滩平原;图C:三角洲。
2.图A所示冲积扇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 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降低,流速变慢,流水搬运能力下降,导致泥沙堆积。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1.流水堆积地貌的发育位置
2.流水堆积地貌
类型
分布
示意图
形成过程
地貌特点
洪积—
冲积平原
山前
水流流出山口时,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洪(冲)积扇。多个洪(冲)积扇彼此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河漫滩
平原
中下游地区
河流中下游下蚀作用减弱,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
三角洲
河口处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地势低平,河网稠密,三角洲以河道分汊处为顶点向海洋形成扇形或三角形
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读图回答3~4题。
3.对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洪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与洪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
①地形平坦,岔流较少 ②波浪作用明显 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洪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或者入湖口附近形成的堆积地貌。它们既可以分布在干旱地区,也可以分布在湿润地区。第4题,洪积扇分布在山前,而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所以三角洲地区波浪作用明显,且多沙洲、沙岛发育。
探究点三 滑坡和泥石流
材料 2018年10月7日,云南墨江县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10月9日,已造成
1人死亡,3人失联。
1.我国哪些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答案 主要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及黄土高原。
2.我国滑坡的分布有何特点?
答案 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少、西部密集;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少。两线之间为滑坡分布密集区。
3.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是泥石流和滑坡多发区?
答案 在第二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原因是这里是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地貌等集中分布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1.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滑坡
泥石流
图示
形成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聚有大量水流
多发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山区沟谷中
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摧毁城镇和村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危害
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危害
3.防灾、减灾措施
(1)基本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防御措施: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恢复植被,加固山体等。
(3)具体措施
读“‘醉林’示意图”,完成5~6题。
5.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原因是( )
A.泥石流 B.滑坡
C.水土流失 D.地震
6.下列地形区,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准噶尔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云贵高原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图中发生“醉林”现象的地点,有大量堆积物,边缘坡度较陡,判断是坡体岩层沿坡面下滑堆积形成。因此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原因是滑坡。第6题,结合选项,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其地形坡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量大易发生滑坡灾害。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U形谷 B.水流湍急
C.为V形谷 D.水深壁陡
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
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河谷是V形谷。V形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水流湍急。第2题,流水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和发育初期,会使河流不断加深和延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并非河流源头,该河段外力作用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
(2019·北京市西城区期末)读“某种灾害类型现场图”,完成3~4题。
3.图中灾害类型是( )
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
4.该灾害类型( )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图中灾害类型是滑坡,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从图中看没有特殊的洪流,故选C。第4题,滑坡的特点:多发生在山地地区,A错;多发生于我国夏、秋季,B错;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人类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易导致滑坡的发生,C错;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D对。
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类型上看图甲是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都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答案 (1)洪(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 (2)B A
(3)C (4)B
解析 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洪(冲)积扇,乙是三角洲,都是由河流堆积而形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图丙)可确定C、B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B位于山口处,可能会形成洪(冲)积扇;A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在图甲中,由A到B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由景观示意图(图甲)可以看出从洪(冲)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甲和图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类型都是河流侵蚀地貌
B.图甲中河谷的横剖面呈槽形
C.图乙凹岸侵蚀较强,凸岸堆积较强
D.图甲河段没有堆积作用,图乙河段没有侵蚀作用
2.形成图甲景观的作用主要是(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名称和展示的景观可以判断,图甲是侵蚀地貌,河谷横剖面呈V形;图乙是堆积地貌。不同河段受到的主要作用不同,但不是说一河段只受一种作用。上游河段主要是受侵蚀作用,但堆积作用在局部地势低洼处也存在;下游河段主要受堆积作用,但在不同的岸边(如凹岸)或者河床较高地段也受侵蚀作用。第2题,长江三峡山高谷深,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壳不断上升,河水强烈下切,导致河谷不断加深,因此主要的作用是河流的下蚀作用。
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3~4题。
3.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地区应是弯曲河道的凹岸,图中②位于曲流凹岸处,①位于曲流凸岸处,③、④处河道平直,故B正确。第4题,曲流处凹岸为侵蚀岸,河岸较陡峻;凸岸为堆积岸,河岸较平缓。
(2019·福建省八市联考)下图为某课堂演示实验: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完成5~7题。
5.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 )
A.堆积作用 B.流水侵蚀
C.风蚀作用 D.泥石流
6.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 )
A.狭长山谷底 B.平原边缘处
C.河流出山口 D.河流入海口
7.堆积体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
A.峡谷 B.河口三角洲
C.沙丘 D.冲(洪)积扇
答案 5.A 6.C 7.D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当沙子从书滑落到桌子上时,由于坡度变小,沙子堆积在桌子上,模拟的作用是堆积作用,A正确。第6、7题,图示实验模拟的是冲(洪)积扇的成因,多分布于河流出山口处。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的关系。读下图,完成8~9题。
8.上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9.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答案 8.B 9.C
解析 第8题,由图可知,降水与滑坡发生次数呈正相关,且滑坡发生最多的季节为夏季,故滑坡多发的诱因是夏季降水多。第9题,修建三峡水库后,由于水库库岸水位比修建水库前涨幅增大,对库岸起到润滑作用,因此发生滑坡的几率增大。
下图是“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箭头为水流方向”。据此完成10~11题。
10.若该河流流经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常常形成的地貌类型是( )
A.冲积扇平原 B.U形谷
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平原
11.河中有河漫滩,河漫滩处可能在( )
A.① B.④ C.③ D.②
答案 10.A 11.D
解析 第10题,当山地河流流出山口进入平原后,由于坡度骤减,流速降低,水流搬运能力减弱,从而把挟带的碎屑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A正确。第11题,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读图分析可知,图示中只有②地位于河流的凸岸,以流水堆积为主,枯水季节会形成河漫滩,故答案选D。
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曲流。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毁曲流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 )
A.云贵高原 B.东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13.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答案 12.B 13.D
解析 第12题,牛轭湖是地势平缓地区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因此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东北平原,选B。第13题,牛轭湖形成后,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选D。
(2019·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月考)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4~15题。
14.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最小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若丙地发生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包括( )
A.冲毁铁路 B.阻塞河道
C.冲毁城镇 D.损坏林木
答案 14.D 15.C
解析 第14题,图中丁地区等高线稀疏,距河流较远,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最小,D正确;图中甲、乙、丙三地都位于河流谷地,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出现泥石流灾害。第15题,图中丙地位于河流谷地,附近有河流和铁路经过,若丙地发生泥石流可能会冲毁铁路、阻塞河道和损坏林木,因丙地为峡谷地形且面积小,坡度较陡,没有城镇分布,不可能冲毁城镇,C正确。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湄公河上游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始称湄公河,并流经老挝、越南等5国。图甲为澜沧江—湄公河三处河段景观图,图乙为河流地貌示意图。
(1)请将图甲中的景观与图乙中的序号连线。
Ⅰ Ⅳ
Ⅱ Ⅴ
Ⅲ Ⅵ
(2)任选图甲中的一幅景观图,对比其他两幅景观图,描述所选景观图中地貌的主要特点,并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Ⅰ
Ⅱ
Ⅲ
所在位置
地势特点
河床特点
答案
(1)
(2)从Ⅰ、Ⅱ、Ⅲ中选填一项即可。
Ⅰ
Ⅱ
Ⅲ
所在位置
河流中下游
河流入海口
河流上游山区
地势特点
地势较平坦
地势较平坦
地势起伏大
河床特点
宽而浅
宽而浅
窄而深
17.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6月29日至7月3日,四川盆地连续出现两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两场区域性暴雨高度重叠,强度大,范围广,暴雨致多地出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1)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自然灾害?
(2)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答案 (1)滑坡、泥石流等。
(2)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流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解析 (1)四川盆地边缘为山地,地势起伏大,该暴雨天气过程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课件42张PPT。【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 流水地貌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描述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
主要特点。
2.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KE CHENG BIAO ZHUN课程标准XUE XI MU BIAO学习目标1.说出流水地貌的主要类型和成因。
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描述流水地貌的主要特点。
3.运用资料,说明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和危害,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01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一、流水侵蚀地貌1.峡谷
(1)形成:流水 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
(2)特点:河谷横断面大多呈 字形。两壁险峻 ,谷底几乎全部被河床占据,谷地狭窄,深度通常 宽度。
2.河流阶地
(1)形成:河谷两侧不能被洪水淹没的阶梯状地形。
(2)特点:地面 ,组成物质颗粒较 ,土质较为 。下切V陡峭大于平坦细肥沃12河流上游河谷多呈V字形,下游河谷多呈槽型。曲流景观多出现在平原地区。PANDUAN判断二、流水堆积地貌1.冲(洪)积扇
(1)形成: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 ,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______
不断堆积而成的 堆积体。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堆积体,称为洪积扇。
(2)特点:外形似张开折扇,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 ,堆积物 。
2.冲积平原
(1)形成:在河流的 ,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和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
(2)实例: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变缓沟谷出口处扇状降低由粗到细中下游3.三角洲
(1)形成: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 大量沉积,常形成三角洲。
(2)实例:黄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河口三、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
(1)概念:大量山体物质,在 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2)危害: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 ,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泥石流
(1)概念: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 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2)危害: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 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重力道路固体碎屑物生命(3)避灾措施
①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 中逗留。
②不要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大树可能会被冲倒。
③向泥石流沟 迅速躲避,不要顺沟往下跑。
④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沟谷两侧12地震可能会诱发滑坡灾害。我国西北地区松散物质多,是泥石流多发区。PANDUAN判断3滑坡和泥石流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02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探究点一 流水侵蚀地貌探究导引答案 上游河谷AA′对应Ⅰ,河道较窄,岸壁较陡,呈V字形;中游河谷BB′对应Ⅱ,河谷逐渐开阔;下游河谷CC′对应Ⅲ,河谷更开阔,呈槽形。1.图甲中三段河谷AA′、BB′、CC′,分别对应图乙中的哪个河谷?其形态有何特点?2.三段河谷AA′、BB′、CC′分别以哪种侵蚀作用为主?答案 河谷AA′以向源头侵蚀(溯源侵蚀)、向下侵蚀(下蚀)为主;河谷BB′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侧蚀)为主;河谷CC′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侧蚀)为主。核心归纳流水侵蚀地貌
河谷是典型的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跟踪训练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1~2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 D.搬运、堆积、侵蚀√√解析 在河流上游,由于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河谷较深;在河流中游,水流速度下降,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搬运,河谷变浅变宽;在河流下游,水流速度最慢,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河谷最浅最宽。探究点二 流水堆积地貌材料 流水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是三种堆积地貌图。探究导引1.A、B、C三幅图所示分别是哪三种流水堆积地貌?答案 图A:洪积—冲积平原;图B:河漫滩平原;图C:三角洲。2.图A所示冲积扇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答案 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降低,流速变慢,流水搬运能力下降,导致泥沙堆积。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核心归纳1.流水堆积地貌的发育位置2.流水堆积地貌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读图回答3~4题。3.对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洪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解析 洪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或者入湖口附近形成的堆积地貌。它们既可以分布在干旱地区,也可以分布在湿润地区。√跟踪训练4.与洪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①地形平坦,岔流较少 ②波浪作用明显 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解析 洪积扇分布在山前,而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所以三角洲地区波浪作用明显,且多沙洲、沙岛发育。√探究点三 滑坡和泥石流材料 2018年10月7日,云南墨江县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10月9日,已造成1人死亡,3人失联。探究导引1.我国哪些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答案 主要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及黄土高原。2.我国滑坡的分布有何特点?答案 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少、西部密集;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少。两线之间为滑坡分布密集区。3.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是泥石流和滑坡多发区?答案 在第二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原因是这里是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地貌等集中分布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核心归纳1.滑坡和泥石流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危害3.防灾、减灾措施
(1)基本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防御措施: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恢复植被,加固山体等。(3)具体措施滑坡: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修建阻滑工程
泥石流:修筑排导槽,疏导泥石流到特定位置读“‘醉林’示意图”,完成5~6题。
5.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原因是
A.泥石流 B.滑坡
C.水土流失 D.地震解析 图中发生“醉林”现象的地点,有大量堆积物,边缘坡度较陡,判断是坡体岩层沿坡面下滑堆积形成。因此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原因是滑坡。√跟踪训练6.下列地形区,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准噶尔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云贵高原解析 结合选项,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其地形坡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量大易发生滑坡灾害。√03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U形谷 B.水流湍急
C.为V形谷 D.水深壁陡12345√解析 读图可知,该河谷是V形谷。V形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水流湍急。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
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解析 流水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和发育初期,会使河流不断加深和延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并非河流源头,该河段外力作用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12453√(2019·北京市西城区期末)读“某种灾害类型现场图”,完成3~4题。
3.图中灾害类型是
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12453√解析 图中灾害类型是滑坡,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从图中看没有特殊的洪流,故选C。4.该灾害类型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解析 滑坡的特点:多发生在山地地区,A错;
多发生于我国夏、秋季,B错;
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人类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易导致滑坡的发生,C错;
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D对。12453√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453解析 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洪(冲)积扇,乙是三角洲,都是由河流堆积而形成的堆积地貌。(1)从地貌类型上看图甲是____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地貌。洪(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2)若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都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处分布。12453解析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图丙)可确定C、B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B位于山口处,可能会形成洪(冲)积扇;A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B A(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12453解析 在图甲中,由A到B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4)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12453解析 由景观示意图(图甲)可以看出从洪(冲)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 流水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