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牛顿定律应用(6)超重失重课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4.6牛顿定律应用(6)超重失重课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02 07:29:47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超重失重规律专题 超重失重规律专题 学习内容:
掌握超重与失重现象及条件
掌握超重与失重规律
掌握求解关于超重与失重问题的基本思路及技能技巧
学习要求:
会应用超重与失重规律定量求解相关问题 一 基本知识:超重与失重规律 超重规律:一现象: 视重 > 实重二条件: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T - mg = ma上

T (视重) = mg (实重) + ma上(超重)
超出的重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其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的乘积。 mg - T = ma下

T (视重) = mg (实重) - ma下(失重) 失去的重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其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的乘积。失重规律:一现象: 视重 < 实重二条件: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减速运动)当a下 = g 时 T = 0 此时现象叫做完全失重二 基本方法: 1: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T (视重) = mg (实重) +ma上(超重)
2: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T (视重) = mg (实重) - ma下(失重)
3:当a下 = g 时 T = 0 此时现象叫做完全失重 三 基本应用: 解(一):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因球受平衡力的作用
则 FN1 = mg/cosθ
FN2 = mgtanθ1 一升降机内有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在斜面与光滑侧壁间有一质量为m的球求:
(2)若升降机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时球对斜面和侧壁的压力分别是多少?解(一):因小球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则其视重为m(g+a)
FN1 = m(g+a) /cosθ
FN2 = m(g+a) tanθ在C点由于存在竖直向下的向心加速度,则处于失重状态
所求F2 = Mg-Ma1=Mg-MV2/R1=720N在E点由于存在竖直向上的向心加速度,则处于超重状态
所求F3 = Mg+Ma2=Mg+MV2/R2=1520N3 如图所示,一台秤上固定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
(1)当物块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台秤的示数
(2)当物块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时台秤的示数 解(2):因物块匀加速下滑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 ay = gsinθ处于失重状态
则台称示数 FN = (M+m)g - mgsinθ解(1):因物块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
则台称示数 FN = (M+m)g4 如图所示,一天平托盘上放有一电磁铁A,其正下方放一小铁块B和砝码C,处于平衡状态。当接通电源,小铁块B被吸起过程中天平将:
(A) 仍保持平衡 (B) 平衡态被破坏,左端上升
(C) 平衡态被破坏,左端下降 (D)无法判定 选B5 一等臂杠杆两端各栓两质量为m的小球和质量为2m的砝码处于平衡状态。现将杠杆固定,再将两小球旋转起来后再释放杠杆,杠杆将:
(A)仍保持平衡 (B)平衡态被破坏,左端上升
(C)平衡态被破坏,左端下降 (D)无法判定 选A6 在倾角为θ质量为M0的斜面体上由质量分别为M,m两物体和一定滑轮构成如图所示系统,
(1)若斜面光滑,求释放后m加速下落的加速度和下落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
(2)若斜面不光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释放后m加速下落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解(1):两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 (mg-Mgsinθ)/(M+m)
根据超重失重规律M超重Masinθ,m失重ma
则所求 FN = (M0+M+m)g+Masinθ- ma 7 在倾角为θ质量为M0的斜面体上由质量分别为M,m两物体和一定滑轮构成如图所示系统,
(2)若斜面不光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释放后m加速下落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解(1):两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 (mg-Mgsinθ-μMgcosθ)/(M+m)
根据超重失重规律M超重Masinθ,m失重ma
则所求 FN = (M0+M+m)g+Masinθ- ma8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质量为M.箱内有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系于O点.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球摆到最高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当球摆到最高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g
C.当球摆到最低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D.当球摆到最低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
当运动到最高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V2/L,方向竖向上指向圆心O,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则应处于超重状态. a解:当运动到最高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gsinθ,
方向垂直于绳斜向下,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则应处于失重状态故选BD
四 总结: 1:超重与失重规律适用于一切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中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
2:所谓的超重与失重并不是物体的真实重量发生变化,
而是物体相对支持物与悬挂物的作用力增加了ma上或减少了ma下谢谢课件16张PPT。超重和失重 超重失重规律专题 学习内容:
掌握超重与失重现象及条件
掌握超重与失重规律
掌握求解关于超重与失重问题的基本思路及技能技巧
学习要求:
会应用超重与失重规律定量求解相关问题 一 基本知识:超重与失重规律 超重规律:一现象: 视重 > 实重二条件: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T - mg = ma上

T (视重) = mg (实重) + ma上(超重)
超出的重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其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的乘积。 mg - T = ma下

T (视重) = mg (实重) - ma下(失重) 失去的重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其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的乘积。失重规律:一现象: 视重 < 实重二条件: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减速运动)当a下 = g 时 T = 0 此时现象叫做完全失重二 基本方法: 1: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T (视重) = mg (实重) +ma上(超重)
2: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T (视重) = mg (实重) - ma下(失重)
3:当a下 = g 时 T = 0 此时现象叫做完全失重 三 基本应用: 解(一):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因球受平衡力的作用
则 FN1 = mg/cosθ
FN2 = mgtanθ1 一升降机内有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在斜面与光滑侧壁间有一质量为m的球求:
(2)若升降机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时球对斜面和侧壁的压力分别是多少?解(一):因小球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则其视重为m(g+a)
FN1 = m(g+a) /cosθ
FN2 = m(g+a) tanθ在C点由于存在竖直向下的向心加速度,则处于失重状态
所求F2 = Mg-Ma1=Mg-MV2/R1=720N在E点由于存在竖直向上的向心加速度,则处于超重状态
所求F3 = Mg+Ma2=Mg+MV2/R2=1520N3 如图所示,一台秤上固定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
(1)当物块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台秤的示数
(2)当物块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时台秤的示数 解(2):因物块匀加速下滑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 ay = gsinθ处于失重状态
则台称示数 FN = (M+m)g - mgsinθ解(1):因物块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
则台称示数 FN = (M+m)g4 如图所示,一天平托盘上放有一电磁铁A,其正下方放一小铁块B和砝码C,处于平衡状态。当接通电源,小铁块B被吸起过程中天平将:
(A) 仍保持平衡 (B) 平衡态被破坏,左端上升
(C) 平衡态被破坏,左端下降 (D)无法判定 选B5 一等臂杠杆两端各栓两质量为m的小球和质量为2m的砝码处于平衡状态。现将杠杆固定,再将两小球旋转起来后再释放杠杆,杠杆将:
(A)仍保持平衡 (B)平衡态被破坏,左端上升
(C)平衡态被破坏,左端下降 (D)无法判定 选A6 在倾角为θ质量为M0的斜面体上由质量分别为M,m两物体和一定滑轮构成如图所示系统,
(1)若斜面光滑,求释放后m加速下落的加速度和下落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
(2)若斜面不光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释放后m加速下落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解(1):两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 (mg-Mgsinθ)/(M+m)
根据超重失重规律M超重Masinθ,m失重ma
则所求 FN = (M0+M+m)g+Masinθ- ma 7 在倾角为θ质量为M0的斜面体上由质量分别为M,m两物体和一定滑轮构成如图所示系统,
(2)若斜面不光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释放后m加速下落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解(1):两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 (mg-Mgsinθ-μMgcosθ)/(M+m)
根据超重失重规律M超重Masinθ,m失重ma
则所求 FN = (M0+M+m)g+Masinθ- ma8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质量为M.箱内有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系于O点.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球摆到最高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当球摆到最高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g
C.当球摆到最低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D.当球摆到最低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
当运动到最高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V2/L,方向竖向上指向圆心O,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则应处于超重状态. a解:当运动到最高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gsinθ,
方向垂直于绳斜向下,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则应处于失重状态故选BD
四 总结: 1:超重与失重规律适用于一切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中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
2:所谓的超重与失重并不是物体的真实重量发生变化,
而是物体相对支持物与悬挂物的作用力增加了ma上或减少了ma下谢谢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验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 周运琼
【教学内容】
高一《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七节“超重和失重”。
学生通过“力”“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为本节内容的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创造了一些可利用的条件。
【教学流程】
【研究提示】
1.预习教材“超重和失重”内容,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②超重和失重是不是指物体增加和减少了重力?
③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是什么?
2.课外探究完成下列任务
①观察、体验、调查、收集生活中出现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②自行设计一个演示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自主探究任务,教师检查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课前按老师要求对超重和失重现象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这节课我们将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让我们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更丰富一些。
二、进行新课
1.体验交流,分析特点
师:有没有同学亲身体验过超重和失重状态?先请这些同学介绍他们的体验经历。
生1:(介绍他暑期旅游时,在香港海洋公园玩“极速之旅”游戏的经历,并讲解“极速之旅”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此运动过程中感到了失重。)
生2:(受生1的启发,介绍了他乘升降机上、下楼,在升降机开始启动和停止前一小段时间的感受,并说明了原因。)
生3:(通过向家长调查,他介绍了农民挑重担时,为了减轻对肩部的压力,让担子上下振动,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即利用了失重。)
师:前三位同学结合体验和调查,给我们分析了几例超重和失重的现象,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这两种现象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概括一下: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叫超重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叫失重
师:从定义上看,我们能不能说超重和失重就是某一物体增加了重力和减少了重力?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重力大小由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决定,与物体做什么运动无关。
2.实验展示,挖掘条件
师: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不少同学找到了用实验显示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下面由他们来为我们进行实验演示,并展示他们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通过投影反映在大屏幕上,每生演示完毕,师生及时点评。)
生4: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在钩码静止时,按图示方向粘贴纸条AB、CD;
②当手提细绳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纸条AB断裂;(演示超重)
③当手提细绳竖直向下加速运动时,纸条CD断裂。(演示失重)
生5:演示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①手握木条的一端,另一端加挂钩码,悬停空中;
②增挂钩码个数,至木条折断;
③手握另一相同木条一端,另一端挂好钩码(n-1),悬停空中;
④手举木条加速上移,木条折断。
生6:演示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①饮料瓶静悬空中和匀速上下移动时,均有水从小孔流出;
②饮料瓶从高处自由落下,无水流出;
③饮料瓶竖直上抛,无水流出。
生7:演示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①手握玻璃瓶静止或匀速上下移动,看到平常所见的火焰;
②手托玻璃瓶竖直加速下落时看到火焰变成椭圆形。
生8:演示实验如图5所示。
①一只手将纸条一端紧按在桌面上,纸条另一端压在重物与吊盘间,另一只手提着盘的吊绳缓慢下降,纸条拉紧后断裂。
②一只手将另一条相同纸条紧按在桌面上,纸条另一端压在重物与吊盘间,松开吊绳,重物与吊盘自由下落,纸条完好无损。
师:我们观看了以上几位同学的演示和实验报告,令人激动与佩服,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用不同的装置、不同状态的物质为我们显示出超重和失重的各种现象,并由物体运动状态分析出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我们一起归纳一下:
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a=g时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
3.教师演示,激发情趣
师:看了同学们的研究过程,让老师在高兴之中产生了一种表演的欲望,下面由老师来给大家演示超重和失重的现象,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教师演示。
图6
①介绍实验装置;
②当箱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左灯亮;
③当箱体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时右灯亮。
师:观看了老师的实验,同学们从中可看出超重和失重现象能被我们加以利用。实际上各种物理现象均具有它的实用性,在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中,超重与失重早已被关注和利用,尤其是失重。如修建桥梁,为了减小车辆对桥梁的压力,将桥修成拱型,使车辆过桥时,处于失重状态。在宇宙的开发中,科学家利用航天器在进入轨道后处于失重状态的条件来实现在地面上难以实现的研究。将来建立了空间工厂,我们将会拥有泡沫金属,很长很细的玻璃丝,绝对圆的滚珠等一系列高质量、高标准产品,愿同学们能在那时大显身手。
通过对超重与失重的实验探究,使我们对超重和失重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我们的研究还可进一步,因此老师最后再给大家留下一个研究问题,希望你们有兴趣继续研究:当物体有斜向上或斜向下的加速度时,是否产生超重或失重现象。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探究教学200例》
课件13张PPT。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六超重和失重电梯内称重物FF - mg = ma上

F (视重) = mg (实重) + ma上(超重)
超重现象: 视重 > 实重条件: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训练解(1):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因球受平衡力的作用
则 FN1 = mg/cosθ
FN2 = mgtanθ1 一升降机内有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在斜面与光滑侧壁间有一质量为m的球求:
(2)若升降机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时球对斜面和侧壁的压力分别是多少?解(2):因小球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则其视重为m(g+a)
FN1 = m(g+a) /cosθ
FN2 = m(g+a) tanθ mg - F = ma下
F (视重) = mg (实重) - ma下(失重) 失重现象: 视重 < 实重条件: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减速运动)当a下 = g 时 F = 0 此时现象叫做完全失重完全失重: 如图所示,一台秤上固定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
(1)当物块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台秤的示数
(2)当物块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时台秤的示数 解(2):因物块匀加速下滑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 ay = sinθ处于失重状态
则台称示数 FN = (M+m)g - msinθ解(1):因物块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
则台称示数 FN = (M+m)g如图所示,一天平托盘上放有一电磁铁A,其正下方放一小铁块B和砝码C,处于平衡状态。当接通电源,小铁块B被吸起过程中天平将:
(A) 仍保持平衡 (B) 平衡态被破坏,左端上升
(C) 平衡态被破坏,左端下降 (D)无法判定 在倾角为θ质量为M0的斜面体上由质量分别为
M,m两物体和一定滑轮构成如图所示系统,
(1)若斜面光滑,求释放后m加速下落的加速度和下落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
(2)若斜面不光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释放后m加速下落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解(1):两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 (mg-Mgsinθ)/(M+m)
根据超重失重规律M超重Masinθ,m失重ma则所求
FN = (M0+M+m)g+Masinθ- ma 在倾角为θ质量为M0的斜面体上由质量分别为
M,m两物体和一定滑轮构成如图所示系统,
(2)若斜面不光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释放后m加速下落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解(2):两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 (mg-Mgsinθ-μMgcosθ)/(M+m)
根据超重失重规律M超重Masinθ,m失重ma则所求
FN = (M0+M+m)g+Masinθ- ma当物块被弹簧突然有拉可能的原因是?质量10千克物块,弹簧拉力5牛时,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加速度a=1m/s2沿水平面向右加速运动时:A、物块相对静止
B、物块受摩擦力减小
C、物块受摩擦力增大
D、物块受弹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