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43张PPT+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43张PPT+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01 20:56:52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2.学会通过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的关系图,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概念: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相对星空背景有明显位移的行星、一闪即逝的流星体、拖着长尾的彗星,连同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
(2)类型:
①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②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③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④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运动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可观测宇宙
判断
1.天体包括人造天体和天然天体。( √ )
2.天体都是肉眼可以看到的。( × )
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 )
二、行星地球
1.普通性
(1)八颗行星
(2)运动特征
(3)无论是从距日远近、自身的体积,还是从公转方式来看,地球都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
地球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判断
1.木星属于远日行星。( × )
2.只要有液态水就一定有生命存在。( × )
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 )
探究点一 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判断
北半球有三大著名流星雨,其中双子座流星雨流量稳定、极大持续时间长、亮流星多,非常适合我国天文爱好者观测。2019年双子座流星雨将于12月14日迎来极大,每小时天顶流量在140颗左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示意图,判断图中各事物是否都是天体,并说明理由。
答案 流星体是天体,流星体运行在太空中,存在于大气层以外,因而是天体。陨星不是天体,陨星是未燃烧尽而落入地球的流星体,因不存在于大气层以外而不属于天体。流星现象不是天体,因为流星现象是流星体闯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燃烧而出现的发光现象,所以不是天体。
2.双子座是天体系统吗?为什么?
答案 不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组成双子座的各个天体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所以不是天体系统。
3.读下图,思考目前人类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高级到低级有哪些?
答案 从高级到低级的天体系统依次是可观测宇宙、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
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宇宙物质
组成(举例)
特点
观测特征
星云
气体和尘埃
质量大,云雾状
轮廓模糊
恒星
炽热气体
质量大,发光
闪烁
行星
金星
质量小,不发光
相对星空背景有明显位移
卫星
月球
绕行星运行,不发光
圆缺多变
流星体
尘粒、固体小块
质量小,数量多
一闪即逝
彗星
冰物质
绕太阳公转,云雾状
拖着长尾
星际物质
气体、尘埃
稀薄,密度小
用肉眼观察不到
1.“三看”法巧判天体
(1)看其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是天体,现象不是天体。例如,流星体是天体,流星不是天体。
(2)看其是不是某一天体的一部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例如,月球表面的岩石是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3)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人造)天体,返回到地面就不是天体。
2.“两要”判天体系统
(1)要相互吸引: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一般构成天体系统的天体相距不会太遥远。
(2)要相互绕转:只吸引不绕转的天体不能构成天体系统。
(2019·山东省烟台二中月考)1月31日晚间,2018年第一场天文大戏如约登场,“超级月亮”“血月”“蓝月亮”三合一亮相夜空,而上一次见到如此奇景还是152年前的1866年。下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月全食”天文景观涉及的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  )
A.恒星、行星、行星 B.恒星、行星、卫星
C.卫星、行星、行星 D.恒星、卫星、行星
2.图示天体(  )
A.均位于地月系
B.均位于太阳系
C.地球质量最大
D.自身发光的是太阳和月球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恒星、行星、卫星。第2题,图示的天体系统均位于太阳系。太阳属于恒星,质量最大,自身会发光,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不会发光。
探究点二 行星地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29日“科普中国”:在太阳系中,太阳是唯一会自身发光的天体,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33万倍,也是太阳系最主要的成员。如今的太阳正处于恒星演化的壮年期,其核心内用于核聚变的氢并没有被用尽,所以其稳定的光照会持续若干亿年,地球上生命演化至今,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运行示意图。
材料二 行星基本数据。(卫星数据资料截至2013年)
名称
与太阳的距离/(×106千米)
赤道半径/千米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水星
57.9
2 440
0.05
0.056
金星
108.2
6 050
0.82
0.856
地球
149.6
6 378
1.00
1.000
火星
227.9
3 395
0.11
0.150
木星
778.0
71 400
317.94
1 316.000
土星
1 472.0
60 000
95.18
745.000
天王星
2 870.0
25 400
14.63
65.200
海王星
4 496.0
24 750
17.22
57.100
名称
平均密度/
(克/厘米3)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已知卫星数/个
水星
5.46
58.6天
87.9天
0
金星
5.26
243天
224.7天
0
地球
5.52
23时56分
1.0年
1
火星
3.96
24时37分
1.9年
2
木星
1.33
9时50分
11.8年
66
土星
0.70
10时14分
29.5年
62
天王星
1.24
23时54分
84.0年
29
海王星
1.66
17时48分
164.8年
14
1.根据材料一中“太阳系八颗行星运行示意图”,归纳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
答案 (1)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3)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2.读材料一,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答案 (1)太阳正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地球可以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3.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层。这些条件被科学家称之为“金锁链条件”。读材料二,从日地距离、自转的周期、体积和质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有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
答案 (1)日地距离: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生命过程的产生和发展,也保证液态水的存在,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2)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太长,昼夜交替的周期只有24小时,使地表白天温度不至于过高,夜晚温度不至于过低,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3)体积和质量: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4.除地球外,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中有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一个?并简要阐述理由。
答案 火星。根据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火星的条件比较接近地球,火星的质量、体积虽比地球小,但自转周期、公转周期与地球接近,与太阳的距离也比较适中,这些条件使火星有适宜的温度,所以最有可能存在生命。
1.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主要原因在于它与其他行星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具体表现为:
(1)都是本身不发光、不透明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2)运动特征: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等特征。
(3)结构特征: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等结构特征方面与类地行星相似。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
(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主要是针对地球所在天体系统的宇宙环境而言。
(2)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自身条件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1.图示法记忆太阳系行星分类及物理特性
2.行星生命存在条件的分析思路
(2019·陕西省西安中学期末)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释放“玉兔二号”探月车到月面进行考察。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
B.“鹊桥”中继卫星
C.“玉兔二号”探月车
D.月球
4.“玉兔二号”探月车回传的数据表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3.C 4.C
解析 第3题,“玉兔二号”探月车位于月球表面,是月球的附属物,不是天体,故选C。第4题,由于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①④正确。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使地球生命体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②③与地球表面温度适宜没有关系。
读“英仙座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流星体属于(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月球公转的天体
D.太阳系外的天体
2.冲向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
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流星体是太阳系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它们围绕太阳公转。第2题,冲向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读“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回答3~5题。
3.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  )
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C.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
4.从天体系统级别来看,甲、乙、丙、丁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
A.甲与乙 B.丙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
5.图中天体系统包括(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答案 3.B 4.A 5.D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第4题,图中甲代表的是银河系,乙代表的是河外星系,它们属于同一级别。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共4级。
6.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按结构特征划分,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金星 火星 类地
(2)西 东 逆 近圆 共面
(3)A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
解析 第(1)(2)(3)题,八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运动特征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太阳辐射,如果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因距离太阳太远,地球会变成“冰球”。第(4)(5)题,可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1.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空间探索项目,我国火星探测器预计在2020年上天。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答案 A
解析 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便与火星组成火卫系统,脱离了地月系,但仍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是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童谣。据此回答2~3题。
2.童谣中所说的星星大多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流星 D.星云
3.下列属于上题所述天体类型的是(  )
A.太阳 B.月球 C.木星 D.陨星
答案 2.B 3.A
解析 第2题,根据童谣内容可知,满天的小星星大多能自身发光发热,恒星是发光发热的天体。第3题,太阳属于恒星。
读下表,完成4~5题。
类地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水星
0.05
0.056
5.46
87.9天
58.6天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天
243天
地球
1
1
5.52
1年
23时56分
火星
0.11
0.150
3.96
1.9年
24时37分
4.从表中可以看出四颗行星最接近的特征是(  )
A.质量 B.公转周期
C.体积 D.平均密度
5.表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部分行星,其绕日公转特征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同向性——各行星的自转方向都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近乎在同一平面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答案 4.D 5.A
解析 第4题,对比表中的数据可知,四颗行星最接近的是平均密度。第5题,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的特点,其中同向性是指各行星的绕日公转方向一致。
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据此完成6~8题。
6.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  )
7.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
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D.金星自身能发光
8.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火星 B.土星 C.木星 D.天王星
答案 6.C 7.C 8.A
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读图,回答9~11题。
9.下列天体类型与其视觉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恒星——星光闪烁 B.行星——一闪即逝
C.星云——轮廓模糊 D.彗星——拖着长尾
10.关于图示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天体系统共有五级
B.图示天体系统中,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级别相同
C.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已经飞出图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D.可观测宇宙就是宇宙
11.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答案 9.B 10.B 11.A
解析 第9题,行星在以恒星组成的天空背景下有明显的位移现象,流星一闪即逝。第10题,图中共有四级天体系统;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没有飞离出地月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可观测宇宙,但这不是宇宙的全部。第11题,在地月系中,地球拥有整个系统中的大部分质量,因而成为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一颗直径超过1千米的大型陨石正面撞击地球都可能引发全球范围的生物灭绝和混乱。2018年1月23日,地球遭到了一颗小行星的撞击,随后小行星坠落在南印度洋海域。幸运的是,这颗小行星只有2~4米宽,对于地球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据此回答12~13题。
12.这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原来位于(  )
A.太阳系外
B.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D.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之间
13.地球处在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是因为(  )
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大小行星的公转方向几乎相同 ③太阳活动不够稳定 ④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12.B 13.D
解析 第12题,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其中的小行星可逃逸至太阳系各处,B正确。第13题,地球处在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是因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大小行星的公转方向几乎相同,太阳活动比较稳定,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结合选项,D正确。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大小。结合下图,回答14~15题。
14.在这个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液态水的存在 B.宇宙辐射的强度
C.行星的体积 D.适宜呼吸的大气
15.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B.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C.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D.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答案 14.A 15.D
解析 第14题,图中主要反映恒星与行星距离适中,使宜居带内行星表面的温度适中,有液态水的存在。第15题,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小,受影响最大的是温度条件,因此D项正确。
16.下图表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天体形成天体系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3)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图所示天体系统相同;小行星带所属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图;“有生命的行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图。
答案 (1)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 (2)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3)B C D
17.下图是“太阳系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在图中绘出土星的公转方向。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星和________星(填文字)轨道之间。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________星(填文字)。
(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及自身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答案 (1)水星 地球 天王星
(2)略(沿E公转轨道画逆时针方向箭头)。
(3)火 木 木
(4)
解析 (1)读图,根据太阳系结构判断,A是水星,C是地球,D是天王星。(2)土星的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沿E公轨道转轨道画逆时针方向箭头即可。(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图中E行星是土星,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木星。(4)地球存在磁场,可以减少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能够吸引住一定的大气,使得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表平均温度约15 ℃,水处于液体状态。地球大气中存在臭氧层,能够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使生物受紫外线的伤害减少。
微专题1 太阳系模式图的判读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质量占太阳系的99.86%。
2.八颗行星的位置从里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3.八颗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且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逆时针方向。
4.八颗行星公转轨道接近圆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且相邻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越向外越大。
5.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6.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有光环。
7.彗星距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彗尾方向背向太阳。
8.哈雷彗星的公转轨道是很扁的椭圆形状,与八颗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垂直。
读图,回答1~3题。
1.小行星带位于图中哪两颗行星之间(  )
A.③和④ B.④和⑤
C.⑤和⑥ D.⑥和⑦
2.距离③行星最近的恒星是(  )
A.太阳 B.哈雷彗星
C.织女星 D.火星
3.距离地球轨道最近的行星是(  )
A.太阳 B.哈雷彗星
C.金星 D.火星
答案 1.B 2.A 3.C
解析 第1题,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图中①是水星,②是金星,③是地球,④是火星,⑤是木星,⑥是土星,⑦是天王星,⑧是海王星。选B。第2题,行星3是地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选A。第3题,相邻的行星轨道之间距离越向外越大,越向内越小,金星在地球轨道以内,距离地球比外面的火星要近,选C。
读下图,完成4~6题。
4.M行星是(  )
A.金星 B.火星
C.土星 D.天王星
5.N可能是(  )
A.金星 B.地球
C.小行星 D.月球
6.如果M行星上也存在生命,满足的条件应该有(  )
①距日远近适中 ②质量和体积适当 ③有卫星绕转 ④不停绕日公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4.B 5.C 6.A
解析 第4题,太阳系八颗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图可知M行星位于木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为火星,故选B。第5题,N位于木星轨道以内,火星(M)轨道以外,是小行星带,选C。第6题,太阳系的行星具有生命必须具备适宜的大气厚度与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充足的液态水,距日远近适中和质量、体积适中是具有大气层和液态水及适宜温度的条件,故选A。
2017年2月23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外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TRAPPIST-1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与“TRAPPIST-1系统”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8.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是因为(  )
A.有肥沃的土壤
B.天体表面平坦
C.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
D.与TRAPPIST-1距离适中
答案 7.B 8.D
解析 第7题,据材料可知,“TRAPPIST-1系统”是一个恒星系统,级别相当于太阳系,故B项正确。 第8题,“宜居带”内的行星与恒星距离适中,行星表面温度适宜,可以使水成液态状态存在,故D项正确。
读“太阳系局部图”,阋神星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倾角为44°,完成9~11题。
9.图中的阋神星(  )
A.是一颗卫星
B.属于小行星带
C.公转轨道面与八颗行星不具共面性
D.不属于太阳系
10.图中彗星距离太阳较近时,会形成长长的彗尾。彗尾的方向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根据彗尾方向可以判断(  )
A.彗星的公转方向
B.彗星的自转方向
C.彗星距离太阳的远近
D.太阳的方位
答案 9.C 10.A 11.D
解析 第9题,阋神星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倾角为44°,与八颗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夹角太大,不具有共面性特征,选C。第10题,彗尾方向背向太阳,选A。第11题,彗尾是彗星距离太阳较近时,接受太阳辐射,冰物质升华形成的气体被太阳风吹离太阳方向形成的,距离太阳越近,升华的气体越多,太阳风越强,彗尾越长。因此彗尾的方向取决于太阳风的来向,所以选D。
2018年2月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用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特斯拉汽车送上地球—火星轨道。下为“特斯拉汽车进入太空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汽车被发射到太空后(  )
A.运行中遇到很多小行星
B.遇到火星后成为小行星
C.成为太阳系的一个天体
D.汽车上能拍摄到火星经过日面的照片
13.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①微生物的存在 ②水资源充足 ③光照、温度适宜 ④适宜的大气环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12.C 13.B
解析 第12题,看图并结合材料可知,汽车发射后进入地球—火星轨道,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故该汽车在运行后不会遇到很多小行星,A错;遇到火星后不能成为小行星,B错;汽车发射后在太阳系中且有自己的运行轨道,故该汽车是太阳系的天体,C对。汽车运行轨道位于火星轨道内侧,故汽车上不能拍摄到火星经过日面的照片,D错。第13题,火星上存在生命,可参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主要从水、大气、光照、温度条件等方面分析,故B对。
读下列图表,回答14~15题。
N
M
地球
质量(地球=1)
0.05
0.82
1
体积(地球=1)
0.056
0.856
1
大气主要成分
氦、气化钠、氧
二氧化碳
氮、氧
表面平均温度(℃)
昼350、夜-170(固体表面)
480(固体表面)、-33(云层)
22(固体表面)
14.图中M、N所表示的天体分别为(  )
A.月球、水星 B.火星、土星
C.金星、木星 D.金星、水星
15.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③没有坚硬的地表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 14.D 15.A
解析 第14题,太阳系八颗行星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图可知,图中M、N所表示的天体分别是金星、水星。第15题,地球上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读表可知,地球的大气成分与金星不同,金星表面平均温度太高,不适合液态水存在,所以①②是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金星表面也有坚硬的岩石,其体积、质量与地球相差不大。
下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代号“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与“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17.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具有(  )
A.肥沃的土壤 B.平坦的表面
C.适宜的温度 D.丰沛的降水
答案 16.B 17.C
解析 第16题,读材料可知,“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属于恒星系,中心天体为恒星,与太阳系属于同一级别。第17题,“开普勒-22b”位于宜居带,说明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
18.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_______(填名称),相邻外侧的行星是________(填名称)。
(2)图中C表示的是________,B表示的是__________。
(3)中国计划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届时会登陆__________(填字母)星球。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极其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金星 火星  (2)小行星带 哈雷彗星
(3)E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解析 (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金星,相邻外侧的行星是火星。(2)图中C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表示的是小行星带;B是运行在太阳系的哈雷彗星。(3)图示E为火星。(4)图示是太阳系图,反映太阳系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课件43张PPT。【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KE CHENG BIAO ZHUN课程标准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2.学会通过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的关系图,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XUE XI MU BIAO学习目标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01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
(1)概念:闪烁的 、轮廓模糊的星云、相对星空背景有明显位移的 、一闪即逝的 、拖着长尾的彗星,连同 ,统称为天体。
(2)类型:
①星云:由 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②恒星:由 组成、能自己 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③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④卫星:环绕 运行的天体。恒星行星流星体星际空间物质气体和尘埃炽热气体发光行星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运动的天体 、 ,形成天体系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地月系(2)层次: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_______
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12天体包括人造天体和天然天体。天体都是肉眼可以看到的。PANDUAN判断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二、行星地球1.普通性(1)八颗行星类地行星:A 、B 、C 、D
巨行星:E 、F
远日行星:G 、H 木星 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3)无论是从距日远近、自身的体积,还是从公转方式来看,地球都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自西向东共面近圆2.特殊性
地球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 、 、 等条件,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温度大气水12木星属于远日行星。只要有液态水就一定有生命存在。PANDUAN判断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02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探究点一 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判断探究导引北半球有三大著名流星雨,其中双子座流星雨流量稳定、极大持续时间长、亮流星多,非常适合我国天文爱好者观测。2019年双子座流星雨将于12月14日迎来极大,每小时天顶流量在140颗左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示意图,判断图中各事物是否都是天体,并说明理由。答案 流星体是天体,流星体运行在太空中,存在于大气
层以外,因而是天体。陨星不是天体,陨星是未燃烧尽而
落入地球的流星体,因不存在于大气层以外而不属于天体。流星现象不是天体,因为流星现象是流星体闯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燃烧而出现的发光现象,所以不是天体。2.双子座是天体系统吗?为什么?答案 不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组成双子座的各个天体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所以不是天体系统。3.读下图,思考目前人类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高级到低级有哪些?答案 从高级到低级的天体系统依次是可观测宇宙、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核心归纳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方法
技巧1.“三看”法巧判天体
(1)看其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是天体,现象不是天体。例如,流星体是天体,流星不是天体。
(2)看其是不是某一天体的一部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例如,月球表面的岩石是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3)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人造)天体,返回到地面就不是天体。
2.“两要”判天体系统
(1)要相互吸引: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一般构成天体系统的天体相距不会太遥远。
(2)要相互绕转:只吸引不绕转的天体不能构成天体系统。跟踪训练(2019·山东省烟台二中月考)1月31日晚间,2018年第一场天文大戏如约登场,“超级月亮”“血月”“蓝月亮”三合一亮相夜空,而上一次见到如此奇景还是152年前的1866年。下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月全食”天文景观涉及的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
A.恒星、行星、行星
B.恒星、行星、卫星
C.卫星、行星、行星
D.恒星、卫星、行星解析 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恒星、行星、卫星。√解析 图示的天体系统均位于太阳系。太阳属于恒星,质量最大,自身会发光,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不会发光。2.图示天体
A.均位于地月系
B.均位于太阳系
C.地球质量最大
D.自身发光的是太阳和月球√探究点二 行星地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29日“科普中国”:在太阳系中,太阳是唯一会自身发光的天体,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33万倍,也是太阳系最主要的成员。如今的太阳正处于恒星演化的壮年期,其核心内用于核聚变的氢并没有被用尽,所以其稳定的光照会持续若干亿年,地球上生命演化至今,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运行示意图。探究导引材料二 行星基本数据。(卫星数据资料截至2013年)1.根据材料一中“太阳系八颗行星运行示意图”,归纳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答案 (1)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3)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2.读材料一,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答案 (1)太阳正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地球可以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
(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3.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层。这些条件被科学家称之为“金锁链条件”。读材料二,从日地距离、自转的周期、体积和质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有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答案 (1)日地距离: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生命过程的产生和发展,也保证液态水的存在,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
(2)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太长,昼夜交替的周期只有24小时,使地表白天温度不至于过高,夜晚温度不至于过低,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3)体积和质量: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4.除地球外,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中有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一个?并简要阐述理由。答案 火星。根据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火星的条件比较接近地球,火星的质量、体积虽比地球小,但自转周期、公转周期与地球接近,与太阳的距离也比较适中,这些条件使火星有适宜的温度,所以最有可能存在生命。核心归纳1.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主要原因在于它与其他行星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具体表现为:(1)都是本身不发光、不透明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2)运动特征: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等特征。
(3)结构特征: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等结构特征方面与类地行星相似。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
(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主要是针对地球所在天体系统的宇宙环境而言。(2)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自身条件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方法
技巧1.图示法记忆太阳系行星分类及物理特性2.行星生命存在条件的分析思路跟踪训练(2019·陕西省西安中学期末)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释放“玉兔二号”探月车到月面进行考察。读图,据此完成3~4题。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
B.“鹊桥”中继卫星
C.“玉兔二号”探月车
D.月球解析 “玉兔二号”探月车位于月球表面,是月球的附属物,不是天体,故选C。√解析 由于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①④正确。
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使地球生命体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②③与地球表面温度适宜没有关系。4.“玉兔二号”探月车回传的数据表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03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读“英仙座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流星体属于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月球公转的天体
D.太阳系外的天体12345√解析 流星体是太阳系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它们围绕太阳公转。62.冲向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
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解析 冲向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12453√6读“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回答3~5题。
3.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
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C.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12453√解析 读图可知,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64.从天体系统级别来看,甲、乙、丙、丁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A.甲与乙
B.丙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解析 图中甲代表的是银河系,乙代表的是河外星系,它们属于同一级别。12453√65.图中天体系统包括
A.1级
B.2级
C.3级
D.4级12453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共4级。√66.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__,D表示_____。按结构特征划分,它们都属于______行星。
(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向____,呈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12453(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6金星火星类地西  东  逆近圆  共面√解析 八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运动特征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太阳辐射,如果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因距离太阳太远,地球会变成“冰球”。124536(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解析 可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日地距离适中)124536【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