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 第一章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 第一章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02 06:57:59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阐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根据资料,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3.掌握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2.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2)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可直接转化为热能,也可以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人们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判断
1.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一定丰富。( × )
2.地球上的能量全部来自太阳辐射。( × )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
(1)分类: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个圈层。
(2)特征
亮度
厚度
密度
温度
观测
光球层
最强
约500千米


肉眼直接观测
色球层
较弱
约1 500千米


在日全食时或借助望远镜观测
日冕层
极弱
几个太阳半径
最小
最高
在日全食时或日冕观测
①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被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其数量变化具有周期性。
②太阳大气不断释放高速带电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流被称为太阳风。地球磁场能够阻挡太阳风,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危害。
2.太阳活动
(1)概念: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2)类型及分布
类型
太阳黑子
太阳耀斑
日珥
日冕物质抛射
分布
光球层
色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3.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2)扰动地球的大气层,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3)当这种扰动足够强烈时,还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
判断
1.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是光球层。( √ )
2.太阳黑子是黑色的。( × )
3.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 )
4.日冕物质抛射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 )
5.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的夜晚。( √ )
探究点一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太阳能发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了解太阳辐射分布状况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世界和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分析,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有什么规律?
答案 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高山、高原地形区一般太阳辐射总量丰富。
2.推测世界的太阳能电站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有哪些?
答案 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人口稠密区。因为这些地区天气晴朗,太阳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对能源需求大;附近常规能源相对不足。
3.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而不是纬度较低的海南省,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与海南省相比,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污染轻,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
4.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而不是纬度较高的东北平原,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与东北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地形封闭,云层较厚,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2)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019·江西省南昌市联考)下图是“我国30°N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四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最大的两地是(  )
A.A地与B地 B.A地与C地
C.C地与D地 D.B地与C地
2.从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的角度考虑,图中四地最适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地点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3.造成C地比A地年太阳总辐射量低的原因主要是(  )
①地形 ②河流 ③天气状况 ④纬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B  2.A  3.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C两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最大。第2题,图示A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大,适宜修建。第3题,A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C地位于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扩散,阴雨天气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少。
探究点二 太阳活动与地球
2017年9月,太阳活动剧烈,喷发了27个中等级、4个X级的太阳耀斑,并在9月6日至10日期间释放了数个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太阳耀斑是太阳爆发的强烈辐射,而日冕物质抛射就如其名字一样,是日冕层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这些物质的速度小于光速,大约一到三天抵达地球,导致了地球上大规模的极光爆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标出对应的太阳活动。
答案 太阳黑子 太阳耀斑、日珥 日冕物质抛射
2.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一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周期。下图是“18世纪以来的太阳黑子数”,根据该图计算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提示:找出最左侧和最右侧波谷的年份,数出这两个年份间波峰的个数,计算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答案 最左侧波谷的年份约为1710年,最右侧波谷的年份约为2010年,两个年份间波峰的个数为27个,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为(2010-1710)÷27≈11.11,即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3.完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 无线电短波通信 磁暴现象 极光
4.当太阳活动达到高峰年时,你认为哪些部门应该做好防范工作?
答案 通信部门、航天部门、气象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等。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活动类型
位置
形态
活动特征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黑子
光球层
黑斑点
温度比光球层表面其他区域低
①太阳黑子、耀斑增多→电磁波扰动地球大气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
②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与极地高空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太阳耀斑
色球层
大而亮的斑块
色球层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日珥
色球层
喷射的气体呈弧状
日冕物质抛射
日冕层
带电粒子脱离太阳飞向宇宙空间
(2019·天津市六校期末联考)读“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4~5题。
4.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发生在①层
B.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①层
C.太阳黑子发生在②层
D.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5.发生在②层的太阳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C.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答案 4.A 5.A
解析 第4题,太阳黑子发生在①层,即光球层;太阳耀斑发生在②层,即色球层;③层是日冕层,A对。第5题,发生在②层(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耀斑、日珥,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A对;使许多地区的无线电通信中断,但不影响有线电通信,B错;只有两极地区可能出现极光现象,C错;与地球出现强烈地震无关,D错。
太阳辐射在全球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很多。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
B.我国西藏地区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C.受地形因素影响,四川盆地为我国太阳辐射的低值区
D.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太阳高度、海拔、天气状况等
2.假如你是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者,下列城市中最不适合进行营销的是(  )
A.北京 B.重庆 C.兰州 D.广州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一般来说,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选A。第2题,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匮乏,所以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选B。
(2019·北京101中学期中)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我校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制的“太阳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层
4.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
B.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太阳黑子的周期约是11年
C.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差异性
D.太阳黑子是出现在色球层的黑色区域
5.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 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 ⑥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
答案 3.A 4.A 5.D
解析 第3题,太阳黑子位于太阳的光球层,故A正确。第4题,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故A正确。从上一次数量众多(稀少)到下一次数量众多(稀少),太阳黑子的周期约是11年;太阳耀斑随太阳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中温度较低、看上去较暗的部分。第5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故D正确。钱塘江大潮主要是由于月球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造成的;火山喷发和地震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所致。
6.(2019·湖北省沙市中学期末)读“我国到达地面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2)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很大,请简述其原因。
(3)请列举两种在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实例。
答案 (1)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2)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扩散,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年太阳总辐射量小。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少,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年太阳总辐射量大。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灶、温室大棚等。(任答两点即可)
1.(2019·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开学考试)下列发电方式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有(  )
①燃煤发电 ②地热发电 ③水力发电 ④风力发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地热能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不是来自于太阳辐射;燃煤、水力、风力都是来自于太阳辐射,选择C。
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回答2~3题。
2.到达大气上界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赤道地区大约是极地地区的(  )
A.2倍多 B.1/2
C.相当 D.10%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既有纬度因素,还有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
B.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降水稀少,晴天多
C.两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辐射强
D.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
答案 2.A 3.B
解析 第2题,读图可知,赤道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约是极地地区的2倍多。第3题,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较高,但晴天多,云量少,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降水稀少,晴天多;两极地区有极昼现象,但阳光斜射,太阳辐射弱;四川盆地因地形闭塞,云雾多,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较弱。
2018年8月12日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被称为“触摸太阳的勇士”,它是第一个穿过太阳日冕层的飞行器,可承受高达1 400℃的炽热。读2018年11月8日帕克在穿越太阳日冕层时拍摄的照片,回答4~6题。
4.有关日冕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时间肉眼都可见
B.位于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C.与太阳半径相比,日冕层非常薄
D.太阳核聚变反应的场所
5.下列太阳活动出现在日冕层的是(  )
A.太阳黑子 B.日珥
C.日冕物质抛射 D.太阳耀斑
6.帕克太阳探测器在飞越太阳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几周后才开始将数据传回地球。帕克受到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A.高温使探测器异常 B.极光影响飞行方向
C.地球磁场遭受扰动 D.卫星通信受到干扰
答案 4.B 5.C 6.D
解析 第4题,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或通过日冕仪才能看到;日冕层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太阳核聚变反应是在太阳内部。第5题,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太阳耀斑、日珥出现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是出现在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第6题,读材料可知,帕克太阳探测器可忍受高温,A错;极光、磁场扰动不会影响帕克太阳探测器,B、C错;探测器几周后才开始将数据传回地球是因为太阳活动干扰无线电通信,D正确。
(2019·福建省宁德市期末)下图为“某时期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推测,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约为(  )
A.1年 B.11年
C.21年 D.31年
8.太阳黑子一般出现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答案 7.B 8.A
解析 第7题,据图可知,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选B。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0.“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大气温度 B.降低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
答案 9.D 10.B
解析 第9题,由材料可知,“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有大面积水域的地区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适合,D正确。第10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阻挡了太阳光直接照射到水体,可能会降低水体温度,B正确。
日冕洞是位于太阳日冕层中的大片不规则的间黑区域,它的密度比周围的物质低,温度也更低,看起来颜色发暗,犹如一个巨大的黑色“洞孔”。下图为2017年11月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紫外线波段拍摄的日冕洞景观。完成第11题。
11.就特征而言,日冕洞类似于(  )
A.太阳耀斑 B.太阳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日冕洞温度比周围低,看起来颜色发暗,就特征而言,类似于太阳黑子。
(2019·福建华安月考)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有人形象地把太阳风暴比作“太阳打喷嚏”,地球上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据此完成12~13题。
12.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是(  )
A.引发潮汐现象
B.诱发台风和海啸
C.干扰电离层和有线通信
D.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
13.材料中所说的“不少地方”可能位于(  )
A.加拿大 B.巴西
C.埃及 D.意大利
答案 12.D 13.A
解析 第12题,太阳活动发生时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和电离层,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D正确。潮汐现象和台风、海啸与太阳活动无关,A、B错误。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错误。第13题,极光主要在高纬度地区夜空可见,四个选项中加拿大纬度最高,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现象,故选A。
14.读“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依次________,极小值出现在________。
(2)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________的纬度带上,由此向________和________逐渐减少,最小值在________。
(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________,随着__________的增高,太阳辐射量迅速________,到______为零。
(4)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________的增高而________。
答案 (1)赤道 减少 极点
(2)20°~30° 极点 赤道 极点
(3)赤道 纬度 减少 极点
(4)纬度 增大
解析 (1)根据坐标图判断,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判断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依次减少,极小值出现在极点。(2)根据曲线找准横坐标对应的纬度范围,然后判断向两侧减小,最小值出现在极点。(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赤道,然后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量减少,到极点为零。(4)夏半年的辐射量高于冬半年,且最大差值出现在极点上,最小差值出现在赤道上。
15.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这些区域由于__________________而暗黑。
(2)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
(3)________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太阳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__现象。
(4)北美洲受太阳活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__________;该国北部居民常看到壮观的__________现象。
答案 (1)光球 太阳黑子 比周围温度低
(2)色球 太阳耀斑
(3)太阳耀斑 无线电短波通信 磁暴
(4)加拿大 极光
解析 根据图示分析A为光球层、B为色球层、C为日冕层。第(1)题,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其形成原因是太阳黑子温度比周围低,看起来暗一些。第(2)题,B是色球层,太阳耀斑活动发生在此层。第(3)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产生磁暴、极光现象并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第(4)题,加拿大是位于北美洲中高纬度的国家,其北部在北极圈以内,太阳活动爆发时可欣赏到极光现象。
微专题2 年太阳辐射分布图的判读
1.大气上界是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太阳辐射到达大气上界还没有被大气层削弱,所以该处的太阳辐射量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要大的多。
2.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3.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导致不同纬度的生物量不同:低纬度太阳辐射量大,生物量也大。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远小于到达大气上界的辐射量,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数,具体因素包括纬度、地势和天气等因素:
影响因素
纬度
地势
天气
日照时数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太阳辐射强度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辐射强度越大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辐射强度大
晴天越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太阳辐射强度越大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因素有纬度、地势、天气等。据此完成1~2题。
1.与太阳辐射的分布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地势高低
C.大气厚度 D.大气透明度
2.我国下列地区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与太阳辐射的分布呈负相关的因素是大气厚度,大气厚度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C对。太阳辐射与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和地势高低呈正相关,A、B、D错。第2题,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A对。四川盆地云雾多,太阳辐射少,B错。山东丘陵、华北平原是半湿润区,阴雨天气较青藏高原多,太阳辐射较少,C、D错。
(2019·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月考)读“我国太阳辐射分布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下列地形区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属于丰富地区的是(  )
A.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4.你若是一名化妆品推销员,你不会向哪个地区推销防晒护肤品(只考虑太阳辐射的丰富程度)(  )
A.贵州 B.内蒙古
C.青海 D.西藏
5.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答案 3.C 4.A 5.D
解析 第3题,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四川盆地为太阳辐射贫乏区,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为较丰富区,柴达木盆地为丰富区,故C正确。第4题,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四个地区中贵州省为太阳辐射贫乏区,对防晒护肤品的需求量小,故A正确。第5题,青藏高原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地区,紫外线比较强,有利于杀菌,病虫害较少;由于光照强烈,光合作用强,所以花比较鲜艳。
下面分别为“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台湾省地形图”。据图完成6~7题。
6.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植被状况
7.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植被状况
答案 6.A 7.B
解析 第6题,从图中数据可看出,南北差异表现在较低纬度太阳辐射量数值大于较高纬度,故南北差异的主因是纬度因素。第7题,从地形图可看出,台湾省中东部有一大致南北走向的山脉,结合气候知识,山脉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西部,即降水多少造成了太阳辐射量的东西差异,故B项正确。
下图是“我国青藏高原冬季、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四地中冬季、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导致该区域日照时数较长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地形
C.昼夜长短 D.人类活动
答案 8.A 9.B
解析 第8题,对比四地的冬夏季日照时数,可知①地差异最大。第9题,该区域为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故日照时数较长。
10.(2019·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图。
(1)由材料一分析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由材料二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分布的规律。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列举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答案 (1)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青藏高原最丰富,四川盆地最贫乏。
(3)纬度、海拔、天气状况。(任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结合横轴纬度可知,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根据材料二,结合图例,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分布的规律是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太阳辐射最丰富,超过
1 700kW·h/m2,四川盆地因多云雾天气,太阳辐射贫乏,小于1 200kW·h/m2。(3)结合材料一,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结合材料二,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天气状况等。
11.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地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
地理纬度(北纬)
南京
2 182.4
32°04′
上海
1 986.1
31°09′
重庆
1 211.3
30°40′
杭州
1 902.1
30°20′
宁波
2 019.7
29°54′
拉萨
3 005.1
29°43′
(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
(2)说出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试分析原因。
答案 (1)东部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大致呈东西走向,而西南地区受地形地势影响大致呈南北走向。
(2)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解析 第(1)题,读图,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在东部地区呈东西走向,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在西南地区受山脉走向影响,呈南北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第(2)题,读表格,表中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是拉萨。拉萨所在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日照时数多。
课件35张PPT。【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KE CHENG BIAO ZHUN课程标准1.结合图文材料,阐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根据资料,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3.掌握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XUE XI MU BIAO学习目标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01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
2.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 ,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

(2)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 。可直接转化为热能,也可以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人们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 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 。电磁波核聚变光和热动力能量矿物燃料太阳能12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一定丰富。地球上的能量全部来自太阳辐射。PANDUAN判断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
(1)分类: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个圈层。
(2)特征①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被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其数量变化具有 。
②太阳大气不断释放高速带电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流被称为 。地球磁场能够阻挡 ,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危害。太阳风太阳风周期性2.太阳活动
(1)概念:太阳大气的 称为太阳活动。
(2)类型及分布3.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地球的磁场,产生 现象。
(2)扰动地球的大气层,使两极地区产生 现象。
(3)当这种扰动足够强烈时,还会对 、空间通信、 、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变化磁暴极光卫星导航电网12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是光球层。太阳黑子是黑色的。PANDUAN判断3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日冕物质抛射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的夜晚。4502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探究点一 太阳辐射与地球探究导引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太阳能发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了解太阳辐射分布状况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世界和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分析,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有什么规律?答案 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高山、高原地形区一般太阳辐射总量丰富。2.推测世界的太阳能电站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有哪些?答案 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人口稠密区。因为这些地区天气晴朗,太阳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对能源需求大;附近常规能源相对不足。3.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而不是纬度较低的海南省,原因是什么?答案 与海南省相比,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污染轻,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4.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而不是纬度较高的东北平原,原因是什么?答案 与东北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地形封闭,云层较厚,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核心归纳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2)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跟踪训练(2019·江西省南昌市联考)下图是“我国30°N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四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最大的两地是
A.A地与B地
B.A地与C地
C.C地与D地
D.B地与C地解析 读图可知,A、C两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最大。√解析 图示A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大,适宜修建。2.从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的角度考虑,图中四地最适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地点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解析 A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
C地位于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扩散,阴雨天气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少。3.造成C地比A地年太阳总辐射量低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形 ②河流 ③天气状况 ④纬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探究点二 太阳活动与地球2017年9月,太阳活动剧烈,喷发了27个中等级、4个X级的太阳耀斑,并在9月6日至10日期间释放了数个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太阳耀斑是太阳爆发的强烈辐射,而日冕物质抛射就如其名字一样,是日冕层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这些物质的速度小于光速,大约一到三天抵达地球,导致了地球上大规模的极光爆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标出对应的太阳活动。探究导引太阳黑子 太阳耀斑、日珥  日冕物质抛射2.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一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周期。下图是“18世纪以来的太阳黑子数”,根据该图计算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提示:找出最左侧和最右侧波谷的年份,数出这两个年份间波峰的个数,计算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答案 最左侧波谷的年份约为1710年,最右侧波谷的年份约为2010年,两个年份间波峰的个数为27个,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为(2010-1710)÷27≈11.11,即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3.完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答案 通信部门、航天部门、气象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等。无线电短波通信磁暴现象极光4.当太阳活动达到高峰年时,你认为哪些部门应该做好防范工作?核心归纳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跟踪训练(2019·天津市六校期末联考)读“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4~5题。
4.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发生在①层
B.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①层
C.太阳黑子发生在②层
D.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解析 太阳黑子发生在①层,即光球层;
太阳耀斑发生在②层,即色球层;
③层是日冕层,A对。√解析 发生在②层(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耀斑、日珥,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A对;
使许多地区的无线电通信中断,但不影响有线电通信,B错;
只有两极地区可能出现极光现象,C错;
与地球出现强烈地震无关,D错。5.发生在②层的太阳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C.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03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太阳辐射在全球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很多。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
B.我国西藏地区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C.受地形因素影响,四川盆地为我国太阳辐射的低值区
D.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太阳高度、海拔、天气状况等12345√解析 一般来说,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选A。62.假如你是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者,下列城市中最不适合进行营销的是
A.北京 B.重庆
C.兰州 D.广州解析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匮乏,所以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选B。12453√6(2019·北京101中学期中)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我校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制的“太阳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层12453√解析 太阳黑子位于太阳的光球层,故A正确。64.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之一
B.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太阳黑子的周期约是11年
C.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
 有差异性
D.太阳黑子是出现在色球层的黑色区域解析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故A正确。从上一次数量众多(稀少)到下一次数量众多(稀少),太阳黑子的周期约是11年;太阳耀斑随太阳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中温度较低、看上去较暗的部分。12453√65.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 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 ⑥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解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故D正确。
钱塘江大潮主要是由于月球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造成的;火山喷发和地震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所致。√1245366.(2019·湖北省沙市中学期末)读“我国到达地面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453(1)简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6答案 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2)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很大,请简述其原因。124536答案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扩散,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年太阳总辐射量小。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少,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年太阳总辐射量大。(3)请列举两种在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实例。124536答案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灶、温室大棚等。(任答两点即可)【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