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 ? ? ? ? ? ? ? ? ? ? ? ? ? ? ?酿制酒酿
? ?课标解析: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既是对第二十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延续,也是对它的升华。它突出了教材注意密切切联系技术与社会,注重了知识的现代化,使内容充满了21世纪的时代气息。但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所以教学的知识要求不很难,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会让学生听热闹,而没有使学生在智慧与能力上有所提高。
正是基于本课的这种特点,我结合八年级学生特点(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有探索奥秘的热情,主人翁责任感正在逐渐形成;但仍然是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思考问题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老师加以正确引导),主要采取讨论、辩论、分析、总结等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中;通过学生调査、搜集、分析资料等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调查、自主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完成对现代生物技术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的同时,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各种能力。
教学目标:
1、尝试酿制酒酿
2、了解的酿制酒酿的原理
3、进行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培养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酿制酒酿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确立依据:现在的学生几乎都品尝过米酒,但是很少有学生亲自做过米酒,酿制酒酿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对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学生在这里不仅缺乏知识,还缺乏能力,所以我把它列为重点)
教学难点:
进行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确立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不是一节课就能立竿见影的事情。虽然不容易,但是我会尽可能尽快的更多的在这方面让学生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设计意图:利用古典名著及其影视作品的展示创设情景引入,让学生迅速关注并进入学习情境和内容)
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水浒传》中武松叫道:“再筛一碗酒来吃!”。为什么古人把倒酒叫筛酒,把喝酒叫吃酒而且吃的还是浑浊的酒?
????今天就请跟着我一起来制作米酒,了解酒酿制作的原理,感受古代中国人的酒文化。
二、??展示并介绍制酒酿的器材(设计意图:让学生眼见为实,可操作性强。)
1、???糯米约500克。如果没有糯米,饭米也可以,但制出来的米酒口感没糯米好。
2、???甜酒曲。糯米约500克容器等器具。最好用真空包装的品牌酒曲,在超市能买到,可照包装说明按比例使用,冬天可适当加大用量。
3、???容器等器具。盆、筷子洗净,不能粘油,最好放蒸锅内蒸5分钟,以免沾染杂菌、使糯米腐烂变质。
? ? 三、制作酒酿的方法步骤(设计意图: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效率高,效果好。)
1、???泡糯米:清水浸泡约12-24小时,一定要泡透,以手指轻轻一搓就能碾碎为准。
(学生用手指碾米并思考:为什么一定要泡透?因为半湿的米粒是不易蒸熟的,会降低发酵效果。)
2、???蒸糯米:蒸锅内铺上纱布,倒入泡透的糯米,上汽后蒸20-30分钟,期间要挑取少许检查,熟透为止。
(学生试吃蒸熟的糯米)
3、???拌酒曲(接种根霉菌):把熟糯米倒入洁净的盆中,用筷子将其挑松散,降温至温热(思考:为什么要降温至温热?因为温度太高会使根霉菌死亡),用手摸感觉不烫手,将酒曲均匀拌入糯米中(若不好拌匀,可浇淋少量凉开水)并将糯米铺平、中间掏一圆洞(思考:为什么中间掏一圆洞?利于发酵,便于观察发酵情况),糯米表面可再撒少许酒曲,压制杂菌。
4、发酵: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发酵不能完全密闭,只需将蒸锅盖盖在盆上,置于温暖的环境中(25-30℃),夏天室温即可,其它季节视情况用被褥、棉衣等包裹保温20个小时左右,主要是利用根霉菌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第二次发酵必须密闭,只需在一次发酵后,加入适量酵母菌并压实糯米,用保鲜膜密封继续发酵24个小时左右即完成,主要是利用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四、??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米酒
(设计意图:教师讲解一百遍,不如学生讨论一遍,讨论一百遍不如亲自做一遍)
五、??师生回顾小结(板书)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步骤: 1、泡---透??????????? 2、蒸---熟
??? 3、拌---温、匀??????? 4、发酵--温、两次。
六、?????????品尝米酒(设计意图:色、香、味多感官的刺激,效果绝对超过干巴巴的说教)
浑浊、漂浮着很多空瘪米粒的米酒,不过滤的话就只能“吃浊酒”,即使过滤(古人所谓筛酒),也不彻底。因米酒中含少量甲酵,此物伤身,所以古人习惯把米酒加热了食用,才有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七、?????????我晒我收获(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学生各抒己见,表达在本节课的所思、所想、所获。
八、?????????我学会了吗(学生完成反馈练习)
1、制作米酒的步骤是:一(? )、二(? )、三(?? )、四(?? )。
2、容器、筷子等器具必须(???? )。
3 、拌甜酒曲和发酵的温度都要控制在?????????????度。
?九、结束曲(设计意图:触发和激荡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本节课就要结束了,很高兴见到同学们有了很多所获,让我们的掌声响起来,送给同学也送给自己!请跟我一起唱出心中的收获吧!
?????????????????《米酒我的爱》
作曲:陈进兴
填词:徐进峰
??
???把这酒杯举起来,闻到酒香飘出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 ?多少淀粉不再,多少糯米已更改,我还拥有你的爱。
?看着眼前这杯酒,嗅到历史的醇香,我的唾液忍不住流下来。
?经过一泡二蒸,经过接种和发酵,告诉自己要等待。
酒香飘起来,我心更明白,根霉菌和酵母菌都在。
唾液流下来,我心更明白,学问和米酒我都爱。
课后反思:
虽然现在的学生几乎都品尝过米酒,但是很少有学生亲自做过米酒,酿制酒酿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对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学生在这里不仅缺乏知识,还缺乏能力,所以我向学生展示制作器具和材料,介绍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最后教师进行点拨和讲解,最后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完成重点学习任务。
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不是一节课就能立竿见影的事情。虽然不容易,但是我在课首利用古典名著及其影视作品的展示创设情景引入,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米酒,品尝米酒,课尾师生同唱浓缩了一节课内容的改编歌曲。触发和激荡了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本节课,师生关系空前融洽,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气氛空前热烈,学习收获空前丰硕!
(共18张PPT)
古人:
倒酒 = 筛酒
喝酒 = 吃酒
吃浑浊的酒
??
酿制酒酿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尝试酿制酒酿
了解的酿制酒酿的原理
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制酒酿的器材
糯米500
克、甜酒
曲、酵母、
洁净的盆、
筷子等器
具。
制酒酿的步骤1
泡糯米:
清水浸泡约12-24小时,一定要泡透,以手指轻轻搓碾就能碾碎为准。
泡 透?
否则糯米蒸不熟
制作酒酿的步骤2
蒸糯米:
蒸锅内铺上纱布,倒入泡透的糯米,上汽后蒸20-30分钟,期间要挑取少许检查,无白色米心为准。
蒸20-30分钟
无白色米心?
能发酵彻底
根霉菌
分解淀
粉产生
葡萄糖
想一想 议一议
因为温度太高会使根霉菌死亡。
利于发酵,便于观察发酵情况。
为什么糯米中间掏一圆洞?
为什么糯米要降温至温热?
酵母菌分
解葡萄糖
产生酒精。
为什么要控温在25-30℃?
为什么米粒先松散后压实并保鲜膜密封?
酒曲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最活跃
先拌入的根霉菌是好氧菌,
后拌入的酵母菌是厌氧菌。
想一想 议一议
淀粉
根霉菌
酵母菌
葡萄糖
酒精
浑浊的米酒,混杂着很多空瘪米粒, 即使过滤(古人所谓筛酒),也很难彻底、所以只能“吃浊酒”。
品尝米酒感受中国古酒文化
你 学 会 了 吗?
1、制作米酒的步骤是:
、 、 、 。
2、容器、筷子等器具必须 。
3 、拌甜酒曲和发酵的温度都要控制
在 度。
泡
蒸
接种
发酵
25-30
洁净
我晒我收获
《米酒我的爱》
作曲:陈进兴 填词:徐进峰
把这酒杯举起来
闻到酒香飘出来
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多少淀粉不再
多少糯米已更改
我还拥有你的爱
捧着眼前这浊酒
闻到第一次酒香
我的唾液忍不住流出来
经过一泡二蒸
经过接种和发酵
告诉自己要等待
酒香飘起来
我心更明白
根霉菌和酵母菌都在
唾液流出来
我心更明白
学问和米酒我都爱。
请多指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