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5.2呼吸作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5.2呼吸作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01 21:5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本信息
课题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2节呼吸作用
科目 生物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课时 2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学习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安排的,是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之一,它与光合作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呼吸作用应用两部分,对植物呼吸作用知识的构建主要通过对呼吸作用实验现象的分析获得。 学生对呼吸作用现象已有不少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对细胞呼吸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生物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 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对呼吸运动和细胞呼吸的理解容易混淆,同时本节中又涉及到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所以本节知识相对较难,故我将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3.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以动物和人的呼吸作用作为参照,组织一系列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并通过与光合作用对比以及分析身边的生活现象,加深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能复述呼吸作用的概念。 ②阐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分析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③探究植物呼吸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区分与光合作用。 (2).能力目标: ①探究植物发生呼吸作用的部位。 ②运用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的原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 ③尝试设计实验说明植物呼吸过程的变化,提升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体验探究式分组合作学习法的过程和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②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规范的实验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①观察植物呼吸的现象。 ②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 ③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和意义。 教学难点: ①观察植物的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 ②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背景资料,铺垫教学意图 三、探究植物呼吸现象 1、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3、植物呼吸作用释放能 量 四、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五、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联系实际生活你能解释下列现象吗? 1.萝卜放久了为什么会糠心呢? 2.粮食为什么要晌干后贮藏呢? 3.冷藏的蔬菜为什么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新鲜呢? 4.花盆的底部为什么要有洞呢? 5.植物也要进行呼吸吗? 出示背景资料 1、人呼吸时,吸入氧气。在没有氧气时,人会窒息死亡。 2、氧气具有助燃作用。 3、在北方,人们往往把蔬菜、水果放在地窖里贮藏,以便食用。他们从地窖里取蔬果时,先把燃烧的火把丢进地窖,如果火把熄灭则不马上进去,待通风一段时间后才进去,以免发生事故。 思考: 1、植物的呼吸和人的呼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怎样设计实验检验植物的呼吸现象? 1、提出的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4、分析结果:? 5、得出结论:? 6布置学生实验并巡视 7、教师出示练习 判断对错:1、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 2、人和植物的呼作用吸收氧。( ) 3、死的植物细胞也能进行的呼吸作用。( ) 出示背景资料 1、人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 2、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 3、启发:你们有质疑问题? 4、引导实验设计(略) 5、教师出示练习 判断对错 1、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下才能进行。( ) 2、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无光都能进行。( ) 3、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 ) 引导实验设计(略) 1、问:对照组实验都是用什么的生物材料? 2、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实验能否得出呼吸作用在活的细胞中进行的结论。为什么? 1、回顾光合作用的公式表示,你能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吗?如何用文字表达呼吸作用。 2、思考讨论:a、冰箱对蔬果为什么可起保鲜作用?b、放久的萝卜为什么会空心? 3、呼吸作用的意义? 思考讨论(略) 4、出示课堂练习: 列表比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words文档显示,见结尾部分) 教辅练习(略) 学生结合生活,自由的回答 生质疑: 1、火把熄灭说明地窖里缺少什么气体? 2、地窖里缺少这种气体对人有什么影响? 3、这些气体可能给植物的什么生理作用利用了。(光合作用还是呼吸作用 学生思考作答 1、植物呼吸作用吸收什么气体? 2、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3、略 4、萌发种子的瓶中缺氧,燃烧的蜡烛熄灭。说明种子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气。 5、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6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记录。 7、判断对错: 1、对; 2、对; 3、错; 小实验: 向澄清的石灰水和清水中吹气,观察变化。 植物的呼吸作用和人与动物呼吸作用放出的气体一样吗? 完成实验设计并分组实验(略) 1、对; 2、对; 3、对; 组实验(略) 1、答:煮熟 2、学生分组讨论: 植物的活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1、学生尝试写呼吸作用公式; 归纳其概念 2、学生讨论并尝试给出答案 3、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学生练习 完成实验设计并分 设计情景,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导入新课。 铺垫有关呼吸知识,为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设计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根据探究实验的研究步骤进行科学的实验 诊断性练习 铺垫有关化学知识 引导学生根据探究实验的研究步骤进行科学的实验 诊断性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探究实验的研究步骤进行科学的实验 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 知识迁移 培养合作精神 诊断性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一、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 1.吸收氧气, 2.释放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 3.产生热量。 二、呼吸作用在活细胞中进行,与光无关 三、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1.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线粒体 一部分以热量散失 2.呼吸作用的意义 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

七、教学反思
1. 新教材改变了以往的以“植物的呼吸作用”为标题,以“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为线索的“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思路,而是以“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为标题,以“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有机物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线索,突出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主题;以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的科学知识为“材料”,加以推理、归纳的科学思维方法展开课堂教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好教材的内容,比如,调整教学的内容,改良实验等,尽管教学内容没有探究性的实验,但同样要充分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促使学生讨论和思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增加设计的教学环节背景资料的引入与分析,能让学生对呼吸作用的认识层层深入,豁然开朗,实际的效果好。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首先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我会把实验改为分组的探究实验,认识植物的呼吸现象,第二课时完成呼吸作用的其他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