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单元检测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单元检测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02 11:32:12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 B 2. D 3. C 4. A 5. D 6. B 7. D 8. B 9. C 10. D
11. 11或13
12. 20°或120°
13. 3cm
14. 6
15. 25
16. 32°或152°或88°
17. (1,3)
18. ①③
19. 解:如图所示.
20. 解:?1?O?0,0?,A?-2,1?,B?-3,3?,C?-1,2?. ?2?图略. ?3?所得四边形与原来的四边形关于y轴对称.
21. 证明:连接BC.∵CD⊥AB,D是AB的中点,∴AC=BC.∵E为AC中点,BE⊥AC,∴BC=AB.∴AC=AB.
22. 解:∵BO平分∠ABC,∴∠ABO=∠CBO,又∵OE∥AB,∴∠ABO=∠EOB,∴∠EBO=∠EOB.∴EO=EB.又∵CO平分∠ACB,∴∠ACO=∠BCO,∵OF∥AC,∴∠ACO=∠FOC,∴∠FCO=∠FOC.∴FO=FC.∴C△OEF=OE+EF+FO=BE+EF+FC=BC=a.
23. 解:∵AB=BC=CD=ED,∴∠A=∠BCA,∠CBD=∠BDC,∠ECD=∠CED,而∠A+∠BCA=∠CBD,∠A+∠CDB=∠ECD,∠A+∠CED=∠EDM,设∠A=x,则可得x+3x=84°,则x=21°,即∠A=21°.
24. 解:(1)能,分别作点P关于BA和BC的对称点P′和P″,连接P′P″交BA和BC于M,N两点即可.图略 
(2)能,∠MPN=100°
25. 解:当点P在△ABC内(图②)时,h1+h2+h3=h;当点P在△ABC外(图③)时,h1+h2-h3=h.理由如下:(1)当点P在△ABC内时,连接AP,BP,CP,则S△ABP+S△APC+S△BPC=S△ABC,即AB·h1+AC·h2+BC·h3=BC·h,∵△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BC,∴h1+h2+h3=h;(2)当点P在△ABC外时,连接AP,BP,CP,则S△ABP+S△ACP-S△BCP=S△ABC,即AB·h1+AC·h2-BC·h3=BC·h,同理可得,h1+h2-h3=h.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单元检测卷
[检测内容:第15章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P为MN上任一点,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A′P是等腰三角形 B. MN垂直平分AA′,CC′
C. △ABC与△A′B′C′面积相等 D. 直线AB,A′B′的交点不一定在MN上

第2题 第3题
3. 如图,在△ABC中,∠B,∠C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BDF,△CEF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DB+CE;③AD+DE+AE=AB+AC;④BF=CF.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在△ABC中,∠A∶∠B∶∠C=1∶2∶3,CD⊥AB于点D,AB=a,则AD的长是(  )
A. a B.  C.  D. 
5. 已知∠AOB=30°,点P在∠AOB的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则△P1OP2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6. 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P到∠BAC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下列确定P点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P为∠BAC,∠ABC两角平分线的交点
B. P为∠BAC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 P为AC,AB两边上的高的交点
D. P为AC,AB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第6题 第7题
7. 如图所示,已知DB⊥AE于点B,延长BD交AF于点G,DC⊥AF于C,且DB=DC,∠BAC=40°,∠ADG=110°,则∠DGF的度数为(  )
A. 30° B. 50° C. 100° D. 130°
8. 如图,BC=BD,AD=AE,DE=CE,∠A=36°,则∠B的度数为(  )
A. 45° B. 36° C. 72° D. 30°

第8题 第9题
9. 如图,在Rt△ABC中,∠ACB=90°,AB=2BC,在BC或AC所在的直线上取一点P,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10. 在△ABC中,AB=AC,AD平分∠BAC,DE⊥AB,DF⊥AC,E,F为垂足,则下列四个结论:①AD上任意一点到点C,B的距离相等;②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③AD⊥BC且BD=CD;④∠BDE=∠CDF,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12.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13.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和点B关于x轴对称,若点A到x轴的距离是3cm,则点B到x轴的距离是 .
14. 如图所示,AD所在的直线是△ABC的对称轴,点E,F是AD上的点.若△ABC的面积为12cm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15. 已知点P(3,-1)关于y轴的对称点Q的坐标是(a+b,1-b),则ab的值为 .
16. 已知△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直线AC于点E,若∠EBC=42°,则∠BAC的度数为 .
1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1,0),BC⊥x轴,将△ABC以y轴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变换,得到△A′B′C′(A和A′,B和B′,C和C′分别是对应顶点),直线y=x+b经过点A,C′,则点C′的坐标是 .

第17题 第18题
18. 如图,BP,CP分别是△ABC的外角∠CBD,∠ECB的平分线.小明经过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结论:①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②BP=CP;③点P到AD,AE,BC的距离相等.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
三、解答题(共66分)
19. (8分)如图,已知∠MON及边ON上一点A.在∠MON内部求作点P,使得PA⊥ON,且点P到∠MON两边的距离相等.(请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不必证明)
20. (8分)(1)如图,写出图中四边形的4个顶点坐标.
(2)图中4个点的纵坐标不变,将横坐标都乘-1,请在图中标出这样的4个点.
(3)顺次连接(2)中你画出的4个点所得四边形与原来的四边形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21. (9分)如图,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CD⊥AB于点D,BE⊥AC于点E.求证:AB=AC.

22. (9分)如图,已知BO,CO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OE∥AB,OF∥AC,如果已知BC的长为a,你能知道△OEF的周长吗?算算看.

23. (10分)如图,点B,D在射线AM上,点C,E在射线AN上,且AB=BC=CD=DE,已知∠EDM=84°,求∠A的度数.

24. (10分)如图,在∠ABC内有一点P,问:
(1)能否在BA,BC边上各找到一点M,N,使△PMN的周长最短,若能,请画图说明,若不能,说明理由.
(2)若∠ABC=40°,在(1)问的条件下,能否求出∠MPN的度数?若能,请求出它的数值.若不能,请说明原因.
25. (12分)已知等边△ABC和点P,设点P到△ABC三边的AB,AC,BC的距离分别是h1,h2,h3,△ABC的高为h,若点P在一边BC上(图①),此时h3=0,可得结论h1+h2+h3=h,请你探索以下问题:当点P在△ABC内(图②)和点P在△ABC外(图③)这两种情况时,h1,h2,h3与h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