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文档属性

名称 陈情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25 23: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陈情表
李 密《陈情表》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真切的情感
2、体会文章陈情统摄叙事说理的特点
3、理解动人语句的含义及笔法
朗读课文 xìn sù mǐn zuò xiǎn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终鲜兄弟
jīqiǎng qióng jié rù wěi
期功强近 茕茕孑立 常在床蓐  猥以微贱
xiǎn yǔn bū jīn
除臣洗马 非臣陨首 责臣逋慢 犹蒙矜育
zhuó wò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诵读课文
疏通字词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苏轼: 《陈情表》解题:
“表”:古代臣属向帝王上书言事的奏议的一 种,它与一般奏议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陈”:陈述。
“情”:1、情况(事实);
2、感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诵读课文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陈情表》1、谁陈情?
2、向谁陈情?
3、为什么陈情?
4、陈什么情?
5、陈情效果如何?
6、如何陈情的?思 考 谁陈情? 李密身世孤苦,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
蜀亡后,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他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向谁陈情?

晋武帝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为什么陈情?
晋武帝为何要征召李密?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讨论)
为什么陈情?
晋武帝为何要征召李密?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 。
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天下。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乃至孝之人。晋武帝借李密之“孝”名标榜自己。 为什么陈情?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讨论)
供养祖母
旧臣怀旧,对晋灭蜀汉有点不服气
做官如履薄冰,对晋武帝不甚了解此刻不宜做官 陈什么情?
(全文最终提出什么请求?)
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愿为新晋尽职的忠情

最终请求:愿乞终养
陈情效果如何?
《古文观止》对本文的评语中说:
“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晋书·李密传》: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如何陈情的? 了解各段的内容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叙事中抒情 如何陈情的? 再读课文,体会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如何陈情的? 再读第三、四段,思考:1、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2、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
3、假设你是晋武帝,正与李密面谈,此时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4、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如何陈情的? 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赏析语言 把你认为好的语句勾画下来,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 赏析语言 把你认为好的语句勾画下来,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 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出自本文的成语、名句:“孤苦伶仃”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急于星火”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更相为命”
“皇天后土”
“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 课后练习第三题参考答案: 1.臣以险衅,夙遭阅凶。
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
3.门衰柞薄,晚有儿息。 薄:浅薄。息:子。
4.寻蒙国思,除臣洗马。寻;不久。除:授予官职。
5.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6.听臣徽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听:准许。卒:终。文言知识小结通 假 字:4
古今异义:5
使动用法:2
状语后置:3
被动用法:1
判 断 句:今臣亡国贱俘
一词多义:见(见背、见录、见丁咛)
矜(犹蒙矜育、不矜名节)
庶、夙、苟、历、息、因、辞、特
成 语:6
固 定 词:东宫、功、亲戚、结草、伏惟
官职升降:除、拜——擢、擢升——迁——左迁——谪——罢黜
重 点 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