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西北地区

文档属性

名称 荒漠化---------西北地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8-12-23 16: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区域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西北地区为例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
概念学习西北地区东西方向水热状况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演变植被土地
生产力载畜量递减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思考:我国荒漠的纬度分布与世界其他地区有什
么不同?为什么?世界荒漠的分布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古代: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
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近代:大规模移民开垦 ;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现代: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
不良农业生产方式:过度抽取地下水
灌溉方式不当,案例:绿洲农业区 农业的未来在沙漠
----以色列的农业
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土地贫瘠、水资源缺乏,沙漠占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
内格夫沙漠,如同中国的大西北。以色列人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开发现代农业,使以色列可耕地面积由立国之初的10万公顷增加到44万公顷,农业产值增长了16倍。
以色列开发沙漠地区的经验主要有:第一、国家制订科学的法规,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注重可持续发展和长远规划。如今,以色列建造了3个森林区,绿化面积达1.2万公顷,大大改善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第二、开发沙漠现代农业技术科研和生产密切结合。因地制宜开发地下盐碱水灌溉、沙漠温室大棚、沙漠养鱼、地表水径流利用、花卉及废水灌溉技术。处于鼎盛时期(公元2世纪)的楼兰城,周围水道纵横,绿树成荫,城中屋宇鳞次栉比。当年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古楼兰国,可谓商旅云集,贸易繁忙。但却在公元5世纪末神秘地消失了。究其原因,塔里木河中、上游地区的农业开发是主导影响因素之一。
干旱区光热资源丰富,只要有水,其农业生产的潜力是最大的,这是雨养农业区不可比拟的。公元2世纪,对当地生态环境缺乏认识的内地初移入的农业居民,对起初水源丰富的楼兰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随着垦荒面积的扩大和中、上游农业的开发,用水增加,供不上水的土地就被撂荒。固定土壤的植被被取走,撂荒的土地在干旱和风力的作用下,荒漠化的潜在因素被激活,邻近的沙源侵入,原有的耕作土壤变得疏散而易流动,在风力的搬运下不断流失。 案例2楼兰地区的变迁楼兰的兴衰上游开发增加用水,造成下游的楼兰缺水,以至断流,使新植被无法生长,从而给风蚀或风沙侵入创造了长驱直入的条件。楼兰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垦造成土壤干旱和风蚀。公元330年以后,随着水源的断绝、屯垦中断,加上“丝路”改道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们已无法或已没有必要再坚守这块土地,终于在公元5世纪末,人民散尽,楼兰衰败。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要想在楼兰地区恢复其往日的农业繁荣已经几乎不可能了。恐怕这里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指望旅游业了。 案例:科尔沁草原 清,对蒙政策及其对蒙旗土地垦殖,使清代科尔沁农耕北界具有两次显著的北跃。
第一次扩展是在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请旨招垦”,导致农耕北界从清代初期的“柳条边墙”北上至今长春四平昌图以及敖汉、翁牛特旗南部。农牧并举、以农为主的交错区。
第二次发展是清末,农垦推到洮儿河下游及辽河两岸。此时的农耕北界北起黑龙江大庆县 ,经白城西、通辽北、开鲁县到林西县。
今吉林省西部、辽宁省北部以及西辽河沿岸地带发展成为以农为主的农牧交错区。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呀,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飞来的小鸿雁呀,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鸿雁从南往北飞,是为了追求太阳的温暖呦。
反抗王爷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天上的鸿雁从北往南飞,是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呦。
造反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嘎达梅林案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表层覆盖着深厚的黄土。黄土土质疏松,遇水崩解,极易侵蚀。
降水少而不均。半湿润向干旱地区过渡,暴雨集中的地区。
光热量大。日照时间长,蒸发能力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陆季风,水蚀—风蚀。
植被覆盖率低。且自东南至西北逐步递减,由乔灌植被向草灌植被转化,直至北部鄂尔多斯荒漠植被。
地区人口的增长,毁林(草)开荒、陡坡种地、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原有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难以恢复。案例:喀斯特岩溶荒漠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 石灰岩: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由海中微生物和珊瑚的遗骸所形成的沉淀物,经地质作用的结果。案例:红壤丘陵水土流失红壤地区雨量大,降雨集中。当地面覆盖差时,暴雨就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 红壤: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 红壤:在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 案例:盐碱与次生盐渍化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
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状况表 沙质草原过度农垦,固定沙丘被开垦后活化 斑点状、片状科尔沁沙地
内蒙古后山区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呼伦贝尔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过度樵柴破坏固定的沙丘植被造成沙丘活化塔里木盆地边缘
河西走廊等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植被生长衰退,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塔里木河下游
石羊河下游基本建设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点状、线状东胜煤田
准格尔煤田在地质时期自然过程中形成 水资源贫乏或很难利用,治理难度大塔克拉玛干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较容易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
毛乌素沙地
库布齐沙地三北防护林体系: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区市)。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启动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绿化、太行山绿化、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 沙漠化的危害:
破坏生态平衡、使环境恶化和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危及区域人民的生存发展,加重了贫困程度;
导致大面积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丧失,缩小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严重威胁村镇、交通、水利、工矿设施及国防基地的安全,影响工农业生产。 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改变单一性的生产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改变农区和牧区分隔为农区与牧区协作;
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基本草牧场;
退耕休牧,变广种薄收为少种精种多收;
同时防治水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