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一、平型关大捷
地理位置:平 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时间:1937年9月
地点:山西东北部平型关
作战双方部队:日本板垣师团和八路军115师
指挥官:林彪
战果:歼敌1000多人
意义: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遗址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
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毛泽东《论持久战》:(1)背景: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
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毛泽东《论持久战》:(2)内容: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
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毛泽东《论持久战》:(3)意义: 全面抗战爆发后,_______、_______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一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
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2、抗日根据地:八路军 新四军延安抗
日
根
据
地
示
意
图 根据地军民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_______、夜袭战、_______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3、人民游击战:地雷战麻雀战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
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4、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措施: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
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5、作用: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
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后军民的抗日斗争到敌人后方去地道战遗址冀中地区地道战示意图根据地军民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墙根下别有洞天! 床板下有跷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相关史事 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石头砸光的情形下,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狼牙山五壮士相关史事 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情支持。不少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敌后战场的抗战。加拿大共产党员、医生白求恩和印度医生柯棣(di)华,各自率领医疗队,来到抗日根据地。他们在抗日根据地工作期间,不避危险,不辞辛劳,在医疗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医治了很多伤员,后未都牺牲在抗日前线。纪念白求恩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竞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日军实行“因笼政策”,对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三、百团大战1、背景:2、经过:3、意义:(1)时间:1940年下半年(2)目的: 粉碎日军“扫荡”和封锁,
振奋抗战军民土气(3)指挥者:彭德怀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日本“囚笼”政策:
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1940年8月,正太铁路破击战全面展开。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八路军在破袭正太铁路【 百团大战 主要战绩表】相 关 史 事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问 题 思 考 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哪次大规模战役?有何意义?发动了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知 识 拓 展 八路军挥师东进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将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第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园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军的通令。但此后仍沿用八路军的番号。改编后,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第115师挺进晋东北,第120师进至晋西北,第129师进入晋北。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八路军三大主力挥师东进,气势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