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登月之旅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登月之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2 10:5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环形山的形成,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难点:体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一、每个小组准备精盐一盘、同样大的玻璃球3个、大小不一的玻璃球3个、手电筒一把。   二、 查阅收集关于月球的资料,如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1、谈话:中秋节刚过,那明月高悬的美丽夜景大家一定很难忘吧?太阳落山后,月亮就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了。从古时候起,美丽的月球总是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人们编写了许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能说出几个来吗?   2、适时播放有关月夜美景和神话故事的幻灯片。   二、动手实践,科学探究   (一)初识月球   1、谈话:其实月球真的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吗?有高高的广寒宫、美丽的嫦娥、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次登月之旅,去看一看月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2页第二自然段,谈话:通过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些什么?   3、谈话: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了解到了月球的一些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月球有了新的认识。适时播放相关图片。   (二)做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实验   1、谈话:月球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有的直径有数百千米,有的深几百米?那么,你们猜一猜,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呢?   2、学生观察环形山的图片,做出假设,小组讨论并进行交流。   3、谈话:假设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形成的,那我们怎样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4、小组讨论实验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5、汇报实验方案。   6、幻灯片出示温馨提示。   7、学生做环形山模拟实验,进行探究。   8、选择一个小组围绕以下几点做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补充。   A、第一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B、第二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C、实验结论是什么?   9、教师小结:孩子们思考的真缜密,科学家就具备这样的气质。   10、谈话:那如果老师想要观察月球上的环行山,你觉得怎样观察?下面老师请组长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一下沙盘中的坑,观察坑影子的变化?小组讨论一下,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   11、教师小结:由于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什么影子,所以观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农历的初七、初八和22、23左右。   三、自主学习,拓展延伸   1、教师谈话:从古时候起,人们一直渴望飞上月球。人类的登月梦想实现了吗?请各小组自主学习教材44页内容,学习之后再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2、结合幻灯片向孩子们介绍人类探索月球的成就。   3、欣赏有关“嫦娥三号”的视频资料。   4、教师谈话:探月工程仅仅是探索月球的起点,到我们真正登上月球们,甚至建立月球基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假设,二十年后,在你们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可以乘自己的飞船进行月球旅行了,以你对月球表面的了解,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   四、学教反思,课堂总结   1.、孩子们谈一谈收获。   2、鼓励同学们好好学科学,早日实现我们的登月之旅。
  板书设计
               登月之旅              古代    遐想              1609年   望远镜环形山              如今    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