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8-12-25 09: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一课时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备课人 吕彦芹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纬度太阳辐射热量的分布规律
2 了解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3 通过观察、分析演示,培养探求规律的能力
学习重点
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难点
不同纬度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
学习方法
先了解地球表面的特点,再对比观察高、低纬度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然后得出不同纬度气温的一般分布规律,最后得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过程
课前热身:学生预习教材内容
知识要点
1 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太阳光线是平行的,因此,太阳直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 ,向北向南逐渐 。
2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热量越集中,温度越高。反之亦然。
链接生活:
由于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考虑到阳光因素,我国北方的楼房南北之间的距离比南方的楼房南北之间的距离大还是小?
实践探索:
调查哈尔滨、北京和海口居民楼顶上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系热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是否一样,为什么?
巩固练习
1 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 ,太阳光线是平行的,因此,太阳直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最 ,向北向南逐渐 。
2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 ,太阳辐射热量越 ,温度越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备课人 吕彦芹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掌握地球自传对天气的影响
2 掌握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3 通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视图能力
学习重点
地球自传对天气的影响,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难点 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过程
课前热身:学生预习教材内容
知识要点
1 随着地球的自传,地球上产生 现象。
2 各地随着“日出—中午---日落----黑夜”的不同经历,所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不一样的,那么,什么时候太阳辐射最多?什么时候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少?
3 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哪么,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
4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直射 ,秋分日直射 ,冬至日直射 。
5 在上述四个节气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是否有变化?
6 在北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中纬度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 。
7 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 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它们分别为

链接生活:
当我们做课间操时候,英国伦敦的学生正在做什么?
实践探索:
观察学校一年中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记录下来,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巩固练习
1 关于地球自传方向的说法是( )
A 顺时针方向 B 逆时针方向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
2 地轴与公转轨道之间的夹角为( )
A 0°  B 23.5° C 66.5°D 90°
3读五带图,回答:
① 热带位于      线和      线 之间。
②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是      。
③ 南寒带位于       以南。
④ 有太阳直射是是    带。
⑤ 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带和    带。
⑥ 温带地区既无      又无       现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海陆分布与气候 地形与气候
教学目标
1 掌握海陆分布对气候是影响
2 掌握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 海陆气温变化的差异
学习方法 看图分析
导学提纲
1 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 些,陆地上气温 。在冬季,陆地上气温 ,海洋上气温 。
2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地方?
3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地方?
达标测评
1纬度相同的地方,一年内,靠海近的地方和距离海洋远的地方,那里的温差大些,为什么?
2 海洋的高温月份和低温月份,比陆地出现得早还是迟?
3 完成课本 P 72页,活动题
巩固练习
1 夏季,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 温度升的快,气温高。
2 地形中的山地对气候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表现在山脉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
3 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景观不同的原因是:安第斯山脉两侧的降水有明显差异: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 ,使得山脉的西侧迎风坡降水 ,东侧背风坡降水 。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人类活动与气候
学习目标
1 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掌握防治人类对气候消极影响的方法
3 通过分析讨论,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难点 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
导学提纲
1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 , 和 ,
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 ,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
2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 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的 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3 在大城市,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 ,这就是 。
巩固练习
1 影响气候的因素除了地球的形状, , 地表的起伏外,还有 。
2 造成全球气温升高的温室气体是 ,人类排放的对臭氧有破坏作用的是 。 。
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