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年高一地理考试试卷(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08-09年高一地理考试试卷(湘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8-12-25 18: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地理试题卷
答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50分)(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运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上。据此回答1—3小题。
1.文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这里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
①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 ②太阳光照稳定 ③日地距离适中   ④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⑤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现象可能发生在月球的是
①昼夜现象 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 ④日食、月食 ⑤行走如跳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4.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太平洋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上海市(约31°N)业主李某在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日照时间极短,且达不到满窗而向法院起诉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6.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
A.北京比上海地形复杂 B.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
C.北京比上海每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D.北京比上海天气干燥
7.下图中,正确表示6月22日(夏至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表示夜半球)
8、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A、只上下颠簸 B、不产生运动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张先生出国旅行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完成9--10题。
9.贾先生出国旅行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时间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显示的是6点40分,该岛屿的经度是
A.160°E B.40°E
C.160°W D.80°W
10.当地正午时,贾先生发现当地物体都没影子,而手机上的日期为9月23日,那么昼夜之比应为
A.1∶1 B.1∶1.5 C.1∶2 D.1∶0.5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12、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13.右图是某地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状况,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900千米处
14、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黑斑
15、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
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相同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
17.下列地理事物中,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是
A.候鸟的南移北迁 B.中国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的确定
C.树木的年轮宽度间隔不等 D.我国的河流自西向东流
18.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19.下列现象不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导致的是:
A 夏天有云时气温较低 B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量比大气上界少
C 蔚蓝色的天空 D白天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点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yūn),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 霜矣。”读上文,回答20-21题。
20.“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①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②新晴后,此地受冷气团的控制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④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致于降得过低
②“烟气”的主要成份为CO2,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煴”,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煴”,将大气直接熏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2.下列不属于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因素是
A纬度 B气温 C下垫面 D气象
23.下列四图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以下单位为百帕)
24.下列各项的一组风向中,风向基本相同的是
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
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25~27题。
25.c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
A 地垒 B 地堑 C 背斜 D 向斜
26.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A a B b C c D d
27.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在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右图)中,气压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乙甲丙丁
B 甲乙丙丁
C 丙丁甲乙
D 丙丁乙甲
29.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纬度,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完成30--32题。
30.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A.甲、丙 B.乙、丁 C.丙 D.丁
31.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所在地区,天气晴朗的是
A.丙、丁 B.甲、乙
C.甲、丙 D.乙丁
32.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该天气系统是
A.甲线 B.乙线 C.丙线 D.丁线
33.在“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判断其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34.读右图地壳物质循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沉积岩
B ②是岩浆岩
C ③是变质岩
D ④是岩浆
35.下列岩石中能变质成大理岩的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片麻岩 D.石英岩
36.在首饰店里,要快速区分玻璃与水晶(石英)挂件,可依据两者的
A.结晶形状 B.透明度
C.密度 D.硬度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37—38题。
37.A、B两地的气压性质
A.A是高压,B是低压 B.A是低压,B是高压
C.A、B都是高压 D.A、B都是低压
38.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39.下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的是


40.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径流是陆地循环的一个环节
B.我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C.塔里木河水不参与水循环
D.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
二、综合题(50分)
41.下图中弧线BDC为晨昏线,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B处的昼长是A处的两倍,则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 日(节气),
BD为 线(晨线或昏线)。(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点此时的地方时是 时,
C处此时的太阳高度是 度。(3分)
(3)这一天中,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地方是 ,黑夜时间最长
的地方是 。(2分)
(4)这一天宁波昼 (长、短)于夜,此日之后白昼将渐渐变 。(3分)
42.读下图回答(11分)。
(1)该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___ _______半球,
判断理由是:____ _______
(2)A、B、C、D四支洋流中,成因属风海流的是__ _____,其成因
与西风密切相关的是____ ______。
(3)若该图表示太平洋,那么,A洋流为___ ___;若该图表示大
西洋,则C洋流为__ ___。若此海域为北印度洋,那么我国东部
河流进入__ __(丰水期或枯水期)。 (4)在①②③④海域最有可能成为大渔场的是 _____。渔场的成因是 。
43.读图,根据大气热力作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地面的主要热源是 (填字母),名称是 。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填字母),名称是 。
(3)大气产生保温作用的直接因素是 (填字母),名称是 。
(4)根据大气热力作用中能量转换的过程,将图中字母所示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 。
(5)根据此图分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44、右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 线,ST、S′T′为极圈。
读图回答:(8分)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
为 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的过程中,
MN线以南地区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分别如何变化?
(4)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缩小的是 。
45.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
D 板块,E 板块,
F 板块。
(2)红海是图中的 板块和 板块(填字母)
相互 (运动方式)形成的。
(3)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多选):( )
A、高大的山脉 B、巨大的高原 C、深邃的海沟 D岛弧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D
D
B
B
A
C
A
D
D
A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D
D
A
B
C
C
B
C
D
A
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B
B
B
D
A
B
C
B
二、综合题(50分)
41.(10分)(1)冬至 昏线 (2)23.5oS,45oW 9 0o
(3)B A (4)短,长
42.(11分)(1)北?? 在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2)B、D?? B?? (3)日本暖流?? 加那利寒流?? 丰水期?? (4)①
43、(10分)(1)A,太阳辐射 (2)B,地面辐射 (3)C,大气逆辐射 (4)A→B→C
(5)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
44.(8分)(1)C (2)北温带 (3)昼渐短,夜渐长;正午太阳高度变低
(4)北纬350 温带
45.(11分)(1)太平洋;美洲;南极洲 (2)B;C;张裂 (3)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