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纪念白求恩 课件 (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纪念白求恩 课件 (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3 20: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12 纪念白求恩
积累字词,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联系。(重点)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以及对比论证的写法。(难点)
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重点)
“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
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
来纪念您!/这里——/
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
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
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
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
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
勇往直前!/……”
《纪念白求恩纪念歌》朱子奇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同志而写的一篇讲话稿。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国际主义战士。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他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病毒,于193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分别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
议论文
热忱( ) 殉职( ) 狭隘( )
鄙薄( ) 纯粹( ) 派遣( )
晋察冀( ) 拈轻怕重( )
漠不关心( ) 麻木不仁( )
chén

cuì
bǐ bó
xùn
niān
ài
qiǎn





● ●


◆生难字



rén
◆多音字
( )承担( )重担
( )挑剔( )挑战
( )薄酒( )薄饼( )薄荷


dān
dàn
tiāo
tiǎo


báo


( )解开( )押解( )浑身解数
jiè
jiě
xiè
◆词语集注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热忱:热情。忱,情意。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鄙薄:轻视。
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阅读课文:
找出每个段落的重点句,并归纳各段的要点。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找出文中记叙和议论的部分,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
中心论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记 叙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先叙后议
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加拿大共产党员
国籍、身份
五十多岁
年龄
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来中国的目的
去年
被派遣到中国的时间
五台山
工作地点
去世的原因
殉职
紧扣论点,简明、概括
默读第二段,看看本段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第一层:(1—2句)
正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两点表现。
第二层:(3—7句)
拿不少人跟白求恩作对比,反面论证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第三层:(8—10句)
侧面介绍白求恩专门利人精神的感人之深,发出号召,重申论点。
第二段中哪些语句是属于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正面介绍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侧面介绍:运用双重否定句使语言更加肯定。
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第二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是如何论证的?
对比论证。
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不少人 白求恩


对比论证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
一班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这两个字点明作者与白求恩交往不多,表达了作者无限遗憾和惋惜的心情。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这个“只”和“仅”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结尾处“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高尚”指人格
“纯粹”指品质
“有道德”指修养
“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
“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中心论点
分论点
分论点
分论点
第二、三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的人和一班人进行对比。白求恩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极端地热忱,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一班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本文一个很显著的特色是运用对比论证,请你具体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并谈谈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本文的写作目的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所以既要评述白求恩,又要批评党内不良倾向。通过对比,褒贬分明,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通过对比也便于学习者对照检查,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十分明确。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2.本文中的叙事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有什么不同?
本文有着较高的思想教育价值,虽然文章中的一些说法带有时代的印记,如“国际主义”“列宁主义”,但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超越时代,丝毫没有过时。甚至可以说,在当今时代,片面追求金钱、人心浮躁的大背景下,白求恩大夫大公无私的品质、对工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作的责任感、对同志们的满腔热忱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都有着矫正时弊的价值。所以,今天的同学们重读这篇文章,重温文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谆谆教导,不啻一次心灵的洗涤,有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医术高明
医德高尚
不远万里来华——
国际主义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纪念白求恩
对工作——极端负责任
号召全党向
白求恩学习
中国人的事业——自己的事业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同志——极端的热忱
以身殉职
1.夹叙夹议。
本文夹叙夹议,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论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其中,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使文章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2.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
在句式上,句子大多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且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如文章结尾部分,作者运用“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一组排比句,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极富号召力。
另外,文中多处运用整齐的句式来增强说理力量。如第一段论述列宁主义原理,进而强调世界无产阶级要互相支援,才能“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样的句子让人感到气势宏大,富有感染力。
白求恩病逝原因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在为一个伤员做手术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划破,当时他没有在意。11月1日,他主刀为另一个伤员做急救手术时,没顾上带橡皮手套,那个小伤口又被骨碴划破,细菌感染了伤口。白求恩对身边的护士长说:“不戴手套,手指可以在伤口内感觉到哪儿是弹片,哪儿是弹头,哪儿是碎骨头。”
后来,白求恩的手指肿得像胡萝卜,高烧不退。他仍不顾伤痛,坚决要去战地救护。护士长多次劝他不要再工作了,他却发脾气:“你不要把我当古董,这点伤算什么,你们要拿我当一挺顶呱呱的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11月11日,党中央和毛泽东知道了白求恩的病情,从延安发来慰问电,命令军区不惜任何代价进行抢救然而,白求恩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病逝。
在他的心中,没有自己,只有他人。他的品质高贵而真诚,平凡却美丽。
根据文章内容以及收集的资料以“白求恩为什么值得纪念”为内容就白求恩的优秀品德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