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理解比例的意义。
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1、什么叫做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什么叫做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到的商,叫做比值。
一、复习回顾
3、什么叫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0除外)数,比值不变。
长2.4m,宽1.6m.
长60cm,宽40cm.
你知道国旗的长和宽吗?
长15cm,宽10cm.
自学指导(一)
认真看课本40页的图,计算出三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思考:
1、它们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2、什么叫比例?它有哪两种写法?
3、在图中的国旗尺寸中,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4、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3分钟后,比谁会运用得更好)
2.4︰1.6
求出它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60︰40
=
=
或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5∶10和60∶40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比
4︰6
比例
2︰3=4︰6
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
﹋
﹋
﹋
﹋
﹋
由两个数组成,是一个式子,
表示两个数相除。
由四个数组成,是一个等式。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智慧城堡
加油啊!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P40做一做
0.6∶0.2 和 ∶
所以: 0.6∶0.2 和 ∶
能组成比例.
因为: 0.6 ∶0.2 =
∶ =
=
自学指导(二)
认真看课本第41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思考:
1、什么叫项?什么叫外项?什么叫内项?
2、把例1的空白部分填完整。你发现了什么?
3、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4、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3分钟后比一比谁会灵活运用)
2.4 ︰1.6
60 ︰40
=
内项
外项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 ∶6
6 ∶10
= 9 ∶15
∶
=
6 ∶4
0.6 ∶0.2
∶
=
外项
外项
内项
内项
外项
内项
外项
内项
2.4 ︰ 1.6
60︰ 40
=
外项
内项
内项积是:
1.6 × 60=96
外项积是:
2.4 × 40 = 96
2.4
40
1.6
60
×
×
=
2.4 ︰ 1.6
60 ︰ 40
=
外项
内项
=
2.4×40
1.6×60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4︰1.6
60︰40
=
2.4
1.6
=
60
40
外项
外项
内项
内项
交叉相乘
=
2.4×40
1.6×60
2.4 ︰1.6
60︰40
=
外项
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
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
智慧城堡
加油啊!
0.5×2 =( )×( )
0.5
5
=
0.2
2
2
5
︰
1
2
=
3
5
︰
3
4
× =( )×( )
2
5
3
4
8︰25=40︰125
( )×( ) =( )×( )
试一试
5
0.2
1
2
3
5
8
125
25
40
P41“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规范书写)
∶ 和 ∶
因为: × =
× =
所以: ∶ = ∶
能组成比例.
=
试一试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1.2∶ 和 ∶5
因为: 1.2 × 5 = 6
× =
所以: 1.2∶ 和 ∶5
不能组成比例.
6 ≠
试一试
判断: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内项的积差是0。 ( )
2、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
3、如果4x=3y (x和y均不为0),那么4:x=3:y。 ( )
4、因为3 ×10=5 ×6,所以3:5=10:6。
( )
√
√
×
×
总 结: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1、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