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秦
末
农
民
大
起
义
第
10
课
新课导入
目
录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之争
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刑法残酷
4.秦二世残暴统治
赋税
田租
口赋
杂赋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
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秦朝民歌《长城谣》: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丁男披甲,丁女传输。
材料: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指
鹿
为
马
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其手法极其残忍,残暴
学习思考:
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过程是什么?在哪里建立了政权?意义是什么?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大泽乡起义
攻县城
占领陈县,建立政权
直抵咸阳
秦二世反扑
陈胜、吴广被害
时间:
公元前209年
地点:
大泽乡
人物:
陈胜、吴广
政权:
张楚
路线:
陈胜、吴广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首举义旗,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秦王朝,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
假如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之前不遇上大雨,按期到达了渔阳,起义还会爆发吗?请说明理由。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各抒己见
公元前207年
项羽的农民军PK秦军
项羽取得胜利
以少胜多的战役
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
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时间
战争
双方
结果
特点
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原因: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
启示: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
楚汉之争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失败、刘邦获胜的原因?
刘邦得民心
刘邦善于用人
项羽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
项羽失民心
刘邦
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善于用人,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得民心者得天下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秦亡前与秦亡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有哪些变化?
帝位之争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农民战争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巨鹿之战
楚汉之争
前期: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秦亡(前207年)
秦末农民起义
西汉建立
秦的暴政
徭役繁重
赋税苛重
刑法严酷
秦二世更加残酷
知识小结
趣味小知识
霸王别姬 鸿门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约法三章 四面楚歌
楚河汉界 十面埋伏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