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1-28 21: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地理环境决定论1、产生的历史背景
它产生于古希腊时代,产生的原因是
(1)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
(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
(3)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2、核心思想
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
的 生理 和 心理 特征.进而决定人类
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
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
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二、人类中心论1、产生的历史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
和改造 地理环境 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
定论受到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
运而生。 2、核心思想
人类中心论的基本思想是
(1)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
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
(2)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
自然
(3)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地中心论思想的结果是: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
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国际上
出现了悲观派与乐观派的大论战。
悲观派:
过分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而忽
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乐观派:
则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地理环境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两派的激烈争论,
加深了人们对全球环境的认识.孕育了可持续
发展思想的产生-三、人地伙伴论1、产生的历史背景
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使人类
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严重
后果.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核心思想
(1)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
(2)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
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中心论
人地伙伴论背景
核心思想
影响(局限性)1.人类与环境密切的联系(2)人类通过生产或生活活动与环境发生联系人类社会物质
能量废弃物?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 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 环境把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活动探究:(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要从环境中
索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也要向环境中
排放废弃物.活动探究:(2)物质、能量:土地资源、水资源、
森林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
地热能、风能等
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噪音、废热等活动探究:(3)观点一:环境决定论
观点二:人地中心论
观点三:人地伙伴论活动探究:(3)赞成观点三:人地伙伴论
原因:人类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对地理环境具有改造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有反作用。人类只有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演进实例:1、崇拜自然: 人类环境制约恐惧 依赖(采猎文明)(农业文明)行为:
开垦耕地,冶炼,制陶、机械迁徙,逃避自然的惩罚,思想:
天命观、有神论,
保护生物、因地制宜,2、改造自然:3、征服自然: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社会公害在全球范围:大气保温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
危及人类生存人口激增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A、传统的以高消耗,
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
B、先污染、后治理(工业文明)(后工业化时期)4、谋求人地协调:将下列选项序号填人与结构图中相应的字母
后面(每个选项只选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统一③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④对立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统一
A B C D E F 465312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用4组箭头表示的,
这4组箭头分别表示什么含义?箭头①②代
表人类从 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③④
指人类将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   的
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箭头⑤⑦是人类通过
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箭头⑥⑧是指受到
人类活动影响了的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又反过
来作用于 。1、环境
废弃物
生产生活
人类社会
2、过度开
采自然资源;
任意排放过
量有害废弃
物1、环境
废弃物
生产生活
人类社会
2、过度开
采自然资源;
任意排放过
量有害废弃
物3、人地伙伴论
既人类应与环境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
关系。2、为增产
粮食而围
湖造田;
植被破坏
引起水土
流失,泥
沙淤积加剧
;周围工农
业生活用水
增多导致水
位下降等。洞庭湖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山区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剧,
导致河湖淤积,河床边浅,排水和蓄
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剧。史载南宋时期“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
在岗埠,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
……”,“……,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
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请用地理学原理分析
长江流域“水势年增”的原因。 4、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上题所述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4中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平原地区退耕还林、兴修水利、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从人地伙伴论的角度考虑,长江流域应该
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
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古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很有限。
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生产工具)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