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通过对战争背景的学习,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南京条约》内容的学习,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通过对比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地位
通过学习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培养爱国情怀
01
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
(一)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与英国
材料一:
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面对西方殖民侵略的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二: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840年前后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国。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实力强大。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谁强谁弱?强在哪里?为什么强?
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
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工业革命 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国。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实力强大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并掠夺工业生产原料。(课堂笔记)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
(二)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一块敲门砖——商品贸易
年度 英国输华总值(主要为棉纺织品) 中国输英总值
(主要为茶叶、生丝) 中英贸易中,中国出入超情况
1765---1769 1 192 915 2 190 619 出超997 704
1795---1799 5 373 015 5 719 972 出超346 957
1830---1833 7 335 023 9 950 286 出超2 615 263
英国通过商品贸易是否打开中国市场?为什么?
阅读教材,接下来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
(三)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二块敲门砖——鸦片走私
阅读教材,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概括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政治、经济、军事)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
(三)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二块敲门砖——鸦片走私
面对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当时的中国统治阶级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一:“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皇帝奏折
材料二:“鸦片不是生命的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地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
——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哈丁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
(四)林则徐虎门销烟
结合教材内容,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分析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有何关系?
材料一:林则徐到广东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家商贩被迫陆续交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材料二: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三:“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
……伟大胜利……坚强决心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英国
发动战争的借口。(课堂笔记)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并掠夺工业生产原料。(课堂笔记)
02
鸦片战争的过程
二、鸦片战争的过程
第一阶段:
封锁珠江口(1840.6)——攻陷定海——直趋天津——强占香港岛(1841年初),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
第二阶段:
攻虎门(关天培战死)——犯吴淞(陈化成英勇牺牲)——到南京下关江面(1842.8),清政府投降
结合教材内容,指出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最终结果
起止时间:1840.6—1942.8
最终结果:清政府战败(课堂笔记)
二、鸦片战争的过程
结合教材、材料,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 中国 英国
政治 封建专制统治,政治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君主立宪制
经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拮据 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军事 装备陈旧,国防废弛 船坚炮利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战败原因: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课堂笔记)
03
签订不平等条约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 内容 条约影响 战争影响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人民经济负担
开口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破坏中国贸易自主权
(最能体现战争目的)
协定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纳税款,必经双方协议 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课堂笔记)
四、《南京条约》的附属条约及新特权
时间 列强 条约 新特权
1843年
1844年
1844年
英国
美国
法国
《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五、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课堂笔记)
社会经济 加速自然经济解体,促进经济近代化
社会性质 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矛盾 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②西方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新增矛盾)
革命任务 反封建 反侵略反封建(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社会思想 开始向西方学习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洋务运动奠定基础)
04
课堂小结
英国
鸦片战争
中国
打开市场
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结 果
中国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影 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开始
05
中招真题演练
1、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厦门
D. 汕头
C
考察《南京条约》的内容——五口通商
2、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 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考察鸦片战争的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3、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把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以身殉国的资料归纳在一起,他们确立的研究主题是( )
A. 抗击侵略
B. 对外交往
C. 民族关系
D. 科技创新
A
4、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
考察“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观察表格,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协定关税的影响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D
考察《南京条约》的内容——协定关税
6、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
A. 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 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C. 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 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C
考察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
7、“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瑷珲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A
8、明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有了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但是具有诱发作用的鸦片战争往往被确定为中国进入近代的起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鸦片战争的规模大时间长
B. 中西方之间开始文化交流
C. 中国出现近代化生产方式
D. 中国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D
考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9、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得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 )
A. 闭关锁国,腐败不堪
B. 兵弱银荒,国力日衰
C. 列强瓜分,国家危亡
D. 惩治毒贩,打击侵略
B
10、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