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2016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测试卷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
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2、2019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3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题10图所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4、 下列对北伐战争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
A.截至1927年4月,北伐军消灭了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大军阀
B.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
C.共产党员在战争中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
D.由于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得以北移
5、北伐胜利进军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B.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C.北伐军的英勇作战 D.正确的军事方针
6、鉴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八七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遵义会议
7、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汀泗桥战役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8、“日头一出红又红, 朱德来会毛泽东; 两军会师力量大, 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 )
A.南昌起义前夕B.秋收起义后C.第五次反“围剿”中 D.遵义会议后
9、井冈山会师的双方是( )
A. 朱德、毛泽东的队伍 ——陈毅的队伍
B. 朱德、陈毅的队伍——刘伯承的队伍
C. 朱德、周恩来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
D. 朱德、陈毅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
10、1927年,毛泽东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11、某校八年级(2)班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随机出现的关键词,判断出相应的事件。如图是小红同学抽取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判断它反映的是( )
A.湘江战役 B.遵义会议 C.四渡赤水 D.会宁会师
12、如图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长征组歌》中描述这个历史事件的歌词是( )
A.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B.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C.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D.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13、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样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 )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4、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的传奇”是指( ?)
A.秋收起义 ?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 D.跃进大别山
15、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
A.城市领导农村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城市武装起义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材料题(16题10分,17题15分,共2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第二段内容写的是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阶级对强国道路的探索?
(2)简要概括材料二中第一段内容的“救国”主张。第二段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探索?
(3)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指什么?
17、江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图说江西 重心转移】
图(a) 南昌起义 图(b) 井冈山会师
(1)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探究原因 认识道路】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井冈山会师后合编为哪一军队?在井冈山,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C B B A A B A B D C 11---15 B B B C B
二、材料题
16(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2)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资产阶级。
(3)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
17(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井冈山会师后,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3)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