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自主学习:
1.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特点?
2.高空的风受几种力的影响?风向有什么特点?
3.近地面的风受几种力的影响?风向有什么特点?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的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
地区间冷热不均
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造成
引起
导致
形成
水平气压梯度力
产生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
地面受热不均。
①气压梯度: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3.作用力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百帕)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又叫水平气压梯度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a. 垂直于
等压线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等压线
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
大小:
特点: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既改变风向,也改变风速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百帕)
a. 垂直于
等压线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P40活动: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
甲处风速大于乙,甲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规律:
密则大
疏则小
甲处气压梯度大于乙,因为甲处等压线密集,气压差越大
1.甲、乙两地的气压梯度大小,并说明 理由?
3.比较甲、乙两地风速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1030
1020
1010
(hPa)
A
B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1)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一:
处于风形成的起始阶段
①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
(百帕)
1000
1005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起始阶段的风向)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a.规律: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为0;
b.方向:垂直于风向;
c.与运动速度成正比,
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偏转的规律
南半球偏转方向
北半球偏转方向
初始方向
500
498
496
494
492
(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2)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二:
▲风向在高空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大小: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
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
近地面: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近地面摩擦力影响
(3)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三:
地转偏向力
(百帕)
1000
1005
1010
(北半球)
风向
地面摩擦力
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气压梯度力
风向:斜穿等压线 (近地面风)
作用力 特 点 对风的影响
大 小 方 向 风 速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影响
不影响
影响
影响
(降低)
影响
影响
与运动速度成正比
垂直于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地表的粗糙程度成正比
与运动方向相反
形成风的三种力
摩擦力
风向
1008
1006
1004
1002
(hPa)
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风向等压线斜交(与等压线之间有一个夹角)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面摩擦力
思考: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如何表示?
P40活动: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
2.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
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
(过该切点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 。
第二步:
在等压线图上画风向
确定南、北半球,即确定地转偏向力偏右或偏左。
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为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偏转角一般为30°-45°)
北半球近地面
第三步:高空: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与等压线成一锐角,画出实线箭头。
P40活动: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
2.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
1、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
1002 hpa
1006
1004
1008
④
①
②
③
A.① B.② C.③ D.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