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第十一册
《参观券的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参观券的基本要素,方法和规律。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大量的欣赏内容了解参观券的设计形式,主券、副券、票面的纵横等。尝试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参观券。
教学难点:
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
教学准备:
参观券、课件、设计用纸、绘画、涂色用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引出课题:同学们知道参观券吗?你见过什么样的参观券?(互相观察带来的参观券),你有什么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咱们比一比看谁设计的好。
2、板书课题:参观券的设计(齐读课题)。
(课件播放课题,九年义务教育人美版课程标准第11册10课 参观券的设计。)
二、审美感知
1、欣赏几幅参观券,猜一猜是哪个地方的参观券?你根据什么猜到的?(出示课件:图案)。图案在参观券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同学们观察图片研究一下(自主学习),看看参观券上到底都包含着哪些内容呢?
思考:参观券的组成部分有哪些?他们有哪些共同特点?(播放课件内容。)
教师出示世纪国宝展的参观券,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探讨问题,看看它上边到底有哪些秘密呢?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图案、主标题是参观券的核心部分。
参观券包括主券的图案、文字标题内容,地点名称时间等,副券,票价等。文字的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3、学习参观券的作用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认识参观券的作用是出入凭证、宣传作用,有纪念、收藏价值。
4、配乐故事了解参观券的起源。进一步了解参观券的简单演变过程,说明时代的进步促进了参观券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参观券又涌现出许多新颖的形式。
你们还知道哪些参观券?(有磁卡式参观券、电子参观券。)
5、我们打开书本,一起来欣赏世纪国宝展 、神秘的玛雅、非洲艺术大展这三张参观券,你最喜欢哪一张?能说说它的设计意图吗?
根据同学们分析的结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主题文字鲜明、突出,图案美观与主题内容相符,主券、副券比例恰当。明确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有横竖版、搭配色彩等。
(播放课件)欣赏同学们的一些设计图,确定个人的设计意图。
6、质疑问难:对参观券的设计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还有什么好的见解,大家交流共同解决。
三、艺术创作实践
1、布置参观券设计要求:看到这些参观券的设计,你们也想设计美观实用的参观券,下面我们综合运用学过的创作方法,设计一张美观、实用、新颖的参观券。
2、创作题材建议:动物园、海洋馆、游乐园、儿童图书博览会、儿童美术作品展 、发现王国或公园等。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了解情况,强调使用学习用具的安全,个别辅导设计有困难的学生。
四、互动评价
1、展示作品:(播放音乐。)师生互动对学生参观券的设计作品进行展示,互相评价,谁设计的参观券构思新颖?谁的参观券票面美观又主题突出?互相学习优点,达到共同提高。
2、教师主导调控,选择有代表性的好作品,进行鼓励与表扬那些巧妙构思,有创造精神,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总结拓展:
1、教师对一堂课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情绪、学习纪律、学生作品等情况进行总结。知道参观券的设计形式还有哪些,(摄影、绘画、电脑制作等。)大家课后可以继续研究,设计更好的参观券。
2、拓展本节课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同学们,也许有的同学对自己的作品不太满意,但是我们知道怎样设计参观券,我想在不远的将来,咱们国家的不同地方的参观券,会有我们在座同学的设计的参观券,老师会为你们骄傲的!
(宣布下课)
附:板书设计
参观劵的设计
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文字:地点,名称,票价
课件图片及展示作品:略。
教学反思:
《参观券的设计》是人美版新课标教材,“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生活中票券设计的基本要素、方法和规律,能独立制作一张既实用又精美的参观券。这一课导入课题很成功,学生顿时就能体会到课题“小券大世界”的涵义。激发了他们探究愿望,同时也让学生对参观券的美有一个第一印象。参观券中的字体运用也是本课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点,教学环节层次分明,关系递进,完成了教学目的,解决了重难点,学生有很多收获。
教学点评:
夏老师这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他在设计上大胆的采用了“教学转型”新的教学理念,真正的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生活中票券设计的基本要素、方法和规律。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参观券总体形式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券有正反两面,以正面为主,有的在反面印有导游图,或印有关要求乃至广告等。为了方便各种类型的参观者,有些券面还附加了英文或其他文字。通过参观券的设计这一活动最终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夏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参观券,通过观察、比较、借鉴,帮助学生解决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由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老师有的放失的引导,学生对参观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跃跃欲试,部分学生设计意图较有创意。参观券学生时常接触,但往往不会太在意.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最终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的美术活动中再次得到验证。部分学生设计意图较有创意。在课堂中,教师的指引生生交流中,让学生在交流互相辅助,更进一步的掌握学习重点,克服难点,完成本课教学目的,同学们会设计参观券,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夏老师在总结时说:我想在不远的将来,咱们国家的不同地方的参观券,会有我们在座同学的设计的参观券,老师会为你们骄傲的!激发学生的更好的创作欲望。
再好的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例如在问题的设置上,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更加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中得的主体地位,做到“先学后教”,还有些学生作品,一定会受书上作品、课件图片作品影响,可能有明显的相同之处,缺少创新。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提出改进意见,争取把我们的美术课上到更好。(点评人:汪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