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认识平均数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认识平均数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03 10:5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一》教学设计
金沟屯中心校 刘海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作出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了解“平均数”意义的过程,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平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学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书上的例题1,第一个笔筒放了3支铅笔,第二个笔筒放了4支铅笔,第三个笔筒放了2支铅笔,第四个笔筒放了5支铅笔,第五个笔筒放了1支铅笔。问: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可以怎样做?每个笔筒放几支?
2、引入“平均数”:像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的3支就是5个笔筒分到的铅笔的平均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四(1)班一、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投10个。你能根据统计表说出哪组的成绩好吗?怎样才比较公平呢?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在人数不一样的情况下比较哪个组的成绩好,只看总数是不行的,需要求出每个组平均每人投中的球数再进行比较。在数学上,这个组平均每人投中的球数叫做这个组投球的平均数。
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第一组的平均数是7,是不是每人都投中了7个球?
2)第二组同学投球个数平均数会不会比5小,比9大?
3)平均数是一个真实的数字吗?
师: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值。它在这一组数据的最大的数字和最小的数字之间。
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听到这样的说法:
(1) 火车提速后,平均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千米;
(2) 我们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是91分;
(3) 某足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26岁,平均身高是182厘米。
像这些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年龄、平均身高等都是平均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作为我们互相衡量的标准。
三、巩固练习。
1、塑料袋问题
亮亮把自己加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作了统计。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先算出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总个数。)
思考: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2、“小小”冷饮店一个星期售出饮料的情况如下表
星期







售出量(箱)
28
14
16
18
17
22
25
(1)一个星期共售出饮料多少箱?
(2)平均每天售出多少箱?
(3)下星期“小小”冷饮店准备多少箱饮料比较合适?
3、游泳池问题:????
师:对这个问题谁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不会,因为小军身高140厘米,游泳池的水平均深120厘米。
生:会有危险,游泳池的水平均深120厘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40厘米深,在比120厘米深的地方游泳就有危险。况且小军还不会游泳。如果他到了比自己身高还深的地方,那么就很危险。
……
如果有不同意见,引导学生讨论,理解平均水深120厘米的含义,形成共识,并进行安全教育。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016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