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加几》教学设计
《7、6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从分成入手,练习9+几的口算,简单复习9的凑十法。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 1.谈话:小小运动会正激烈的进行着,运动场一角的同学们也正进行着投沙包游戏。瞧——(师手指大屏幕情境图)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说:一号投了7个,2号投中6个,以及没投中的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
(1)1、2号一共投中了几个沙包?
(2)1号一共投了多少个沙包?……
3.选择信息,解决问题(2)
你想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还可以怎样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
A.4+7=?或7+4=?
这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再生成算法。
怎样算7+4=?开动你的小脑筋,先独自想一想,再请出好朋友小棒摆一摆,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出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进行观察、思考,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让学生选择、梳理信息并提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交流算法,学生说计算过程。)
1、数一数的方法。
2、凑十法
【设计意图】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探索。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说一说,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让学生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算法,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多说计算过程,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达到以说促思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多种方法的体现,尊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起了推动作用。
三、解决6的加法
6+5或5+6,有的同学会把6凑成十,有的把5凑成十
四、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观察这两种算法,讨论: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预设:相同点都运用凑十法计算。
??????不同处:一个给6凑成十,另一个给5凑成十。
2.过渡:一般我们在计算时把大数凑成十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处。为学生思维的提升提供了台阶。也渗透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促使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与运用。
五、练习?????????
圈一圈,算一算。(出示自主练习1的图)???
六、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愉快的一节课很快就要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总结:(1)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你学到了什么方法?(3)你有什么感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收获,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知识的前后联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渗透知识迁移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构建了本节课独立的知识框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