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2011版一年级下册
《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实验中学 顿 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通过动手操作知道1米=100厘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估测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昨天我们认识一个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单位--厘米。
还记得怎样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吗?
学生上台演示,二、激趣导入新课
1.老师这有放风筝的线,你能测量出其中一段线的距离吗?孩子们用自己的尺子可以量出。那如果让你测量出更长的风筝线的长度吗?
学生:尺子不够用了。
2.导入板书课题
当需要测量比较长一点的距离时,我们得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
板书课题:米的认识。
3.师:阿福又要去做衣服,他这次想做一件长袍,缝衣店的师徒俩吸取上一次的教训,不能再用来量,他们也买来了一把尺子,这次阿福做衣服肯定不会再出错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师接着讲故事)
师傅拿着再给阿福量身长,师傅说:是1米,徒弟说:是100厘米。
师:看到这儿,你想提什么问题呢?(学生交流)
生:同样是一件衣服,为什么师傅和徒弟量出的数据不一样呢?
谈话:学了今天的内容,这些问题很快就会解决的。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新课学习
1、认识米尺
师:阿福的长袍到底做成1米,还是100厘米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师傅用的那把尺子吧。(出示米尺)
师:这就是师傅给阿福量衣服的米尺。这段长度就是阿福衣服的长度,也就是师傅说的1米和徒弟说的100厘米,既然是这同一段长度,为什么师徒二人的说法不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2、认识米,建立1米的实际概念
师:我把师傅的米尺画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师傅说了是1米(板书出“1米”),徒弟说是100厘米(板书出“100厘米”)。
请一位同学拿着你的直尺在这条线段上量出1厘米(学生上台测量),相继再分别找学生接着量到10厘米、20厘米……100厘米。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什么?
生:1米=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2.感受1米的长度。
(1)两臂张开的距离。
(2)从脚往上量,1米到你的什么地方。
(3)大约几步是1米。
(4)几把20CM的尺子才能是1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看、数、比、量等系列活动,是学生对1米的长度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表象。
课堂练习。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 )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用( )做单位。
我会当法官。
在小蚂蚁旁种树。
课堂总结。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米的认识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