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3 12: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整洁、美观。(8分)
贝多芬来到 yōu jìng( )的 lái yīn( )河畔,看到一间茅屋里的là zhú( )散发着 wēi ruò( )的光芒。贝多芬就在这个茅屋里为盲姑娘兄妹按起了qín jiàn( ),pǔ xiě( )出了闻名于世的《月光曲》。他那chún shú( )的琴技和动听的乐曲让兄妹俩深深地táo zuì( )了。
二、按要求完成填空。(16分)
1.“绝”的解释有:①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②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③完全没有了,穷尽;④极,最;⑤断绝。给下列词语中的“绝”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5分)
(1)悬崖绝壁( ) (2)美妙绝伦( ) (3)绝处逢生( )
(4)斩尽杀绝( ) (5)绝大多数( )
2.补全本单元出现的词语再选词填空。(11分)
音乐艺术:天籁( )( ) 余音( )( ) ( )山( )水
文学艺术:画( )点( ) ( )( )生花 笔走( )( )
戏曲用语:( )( )登场 有板( )( ) 字( )腔( )
(1)所有为名为利奔走的人们在他眼里只是( )的小丑。
(2)一个好的作文开头往往对文章有( )的作用。
(3)他的声音,如此动听,好像从远处飘来的( )。
(4)小王的普通话说得真是(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每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镯(zhuó) 茅屋 入场卷 波涛汹涌
B.奴婢(bēi) 皮鞋 花架子 戛然而止
C.驰骋(chěng) 轻纱 霎时间 唯妙唯肖
D.琴弦(xián) 马鞭 锺子期 波光粼粼
2.下面没有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句子是( )
A.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B.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C.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般流了出来。
D.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
3.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没有( )。
A.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想到锺子期
B.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C.他觉得已经没有人配听他的琴了
D.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4.对“知音”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能弹出美妙音韵的人 B.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C.能听懂别人弹琴的人 D.对音律有研究的人
5.古人常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12分)
1.用课文内容填空。(4分)
(1)伯牙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就说:“ ,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锺子期就说:“ , 。”
(2)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弹奏,眼前浮现了这样的画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月亮越升越高,
。忽然,
, ……
2.读读下面人物的语言,想想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填序号)(4分)
A.体谅、安慰 B.遗憾、内疚 C.诚恳、热情 D.迫切
(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 )
(2)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
(4)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
3.六(2)班开展了“聊聊书法”的口语交际活动。请你也为这次活动准备材料吧,选一个你喜欢的书法家,完成下面表格。(4分)
书法家
时代
擅长字体
代表作品
五、课内阅读。(10分)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2分)
A.所宝以百数(宝贝) B.拊掌大笑(拍手)
C.今乃掉尾而斗(翘起尾巴) 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错的)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和( )。(4分)
A.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B.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实际
C.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D.知错就改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
六、课外阅读。(14分)
一幅名画的诞生(14分)
①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岸上,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②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③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格勒度过的。一个星期日,同学们约他坐轮船去游览涅瓦河。轮船跑得飞快,一会儿就出了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豪华的别墅。忽然,迎面来了一只大木船,列宾发现岸上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同学告诉他,那是拉船的纤夫。
④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⑤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
⑥两年以后,列宾来到了伏尔加河。在那里,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三次来到伏尔加河。他勤奋地工作,画了伏尔加河的自然景色,画了许多纤夫的肖像,最后,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根据这些素描,他顽强地画呀,改呀,用了三年时间,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⑦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也歌颂了他们身上的巨大力量。
1.根据第④段的“褴褛”这两个字的部首,可以猜想这个词与
有关,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个词是指
。(2分)
2.本文讲的是列宾的画作《 》的诞生过程。列宾用 年的时间,于 年完成了这幅作品。第①段按照
(A.由远及近 B.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介绍了这幅画,特别描写了纤夫们的
和 。(3分)
3.下面哪幅图是文中介绍的名画?( )(2分)
4.第⑤段中“这情景”具体指什么?用“ ”画出来。此时的列宾一定心潮澎湃,他会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3分)


5.列宾创作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4分)


七、习作表达。(30分)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来谈谈自己身边的艺术。可以写你学过的一门艺术或你喜欢的一位艺术家,也可以写你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注意要写清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幽静 莱茵 蜡烛 微弱 琴键 谱写 纯熟 陶醉
二、1.(1)② (2)① (3)② (4)③ (5)④
2.之音 绕梁 高 流 龙 睛 妙笔 龙蛇 粉墨 有眼 正 圆
(1)粉墨登场 (2)画龙点睛 (3)天籁之音 (4)字正腔圆
三、1.D 2.D 3.B 4.B 5.B
四、1.(1)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2)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
2.(1)D(2)B(3)A(4)C
3.示例:王羲之 东晋 隶、草、楷、行各体 《兰亭集序》
五、1.B
2.牛争斗时,力气用在角上,尾巴抽缩在两腿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摆动着尾巴在斗,错了。
3.A C
六、1.衣服 衣服破烂
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三 1873 A 衣着 动作
3.C
4.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示例:纤夫们过着如此贫穷的日子,却还担负着如此辛苦的工作,真是太不容易了!
5.批判当时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赞扬劳动人民身上巨大的能量。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