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 》课时练习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的第75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这“第75 位名人”是( )
A. 老子 B. 墨子 C. 孟子 D. 庄子
2.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看,这句话应该出自( )
A. 《墨子》 B. 《论语》 C. 《韩非子》D. 《道德经》
3. 孔子有诸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名句。“仁”是其所创建学派的核心思想。孔子创建的学派是( )
A. 儒家学派 B. 墨家学派
C. 道家学派 D. 法家学派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 )
A. 礼治思想 B. 教育思想 C. 仁政思想 D. 法治思想
5.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指( )
A.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 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6. 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诞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 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
A. 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 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 老子主张维持奴隶社会的社会秩序 D. 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
7.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材料中的“圣人”是指( )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8. “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已’修养,认识‘道’,
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养,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已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养。”材料中的“他”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9.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10.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三人行必有吾师B. 有教无类C. 因材施教 D. 以“德”化人
11. 孔子聚徒讲学,学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这表明孔子创办教育的特点是( )
A. 因材施教 B. 学在官府 C. 有教无类 D. 学思结合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强调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句古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 《韩非子》B. 《论语》C. 《道德经》D. 《孙子兵法》
13. 学者王国维曾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
A. 分封制的崩溃 B.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兼并战争的后果 D. 百家争鸣的原因
14. 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这反映出孟子主张( )
A. “兼爱”“非攻”B. 实行“法治” C. “无为而治”D. “仁政”治国
15. 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兼爱”思想主张的是( )
A.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C.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
A. 为政以德 B. 刑德并用 C. 小国寡民 D. 无为而治
17. 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八股取士
18. 在某中小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仁爱。”他的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
A. 儒家 法家 B. 道家 兵家 C. 道家 儒家 D. 墨家 儒家
19.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主要思想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普通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社会同情心与入世情怀的文化人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 儒、道、墨、法 B. 道、法、墨、儒
C. 法、道、墨、儒 D. 法、墨、儒、道
20. 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反映的社会现实有( )
①各种思想学术非常活跃 ②社会处于大动荡时期
③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 ④王室地位的巩固和加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
2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同学派的政治主张及治学方法,至今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3)根据材料三指出,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我们要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么做有何意义?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材料三 郭沫若认为“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鲜花怒放”。
(1)材料一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2)材料二中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的做法。春秋时期,为“德治”这一理念提供来源的思想家是谁?结合所学比较中国古代儒家与法家的治国思想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郭沫若认为“中国的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谈谈百家争鸣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DABB 6-10 CABBC 11-15 CBDDC 16-20 DACCA
二、综合题
21.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如何治理国家,解决社会问题。
(2)孔子。儒家学派。
(3)重视严刑重罚 (或:重视法律、法治) 。
(4)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2.(1)局面:百家争鸣。学说:法家。
(2)思想家:孔子。不同之处: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心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反对空谈仁义,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原因:社会转型。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