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北伐战争
【基础达标】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D.中共三大的召开
2.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袁世凯
3.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
A.地主阶级的利益
B.资产阶级的利益
C.帝国主义的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4.学习了“北伐战争”一课的内容后,请你帮助历史兴趣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根据所学知识,补全上面知识结构示意图。
(2)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能力提升】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B.新三民主义
C.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D.国民党的新党纲
2.在一家博物馆里,讲解员向参观者生动地讲解道:“这里是北伐的主战场,盘踞在这里的军阀是吴佩孚,后来叶挺独立团攻克了此城,消灭了吴佩孚主力。”此博物馆坐落在( )
A.长沙 B.武昌 C.南京 D.南昌
3.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发动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B.创办了黄埔军校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4.某校八年级(1)班在学习“北伐战争”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讨论“北伐战争取得了辉煌战果,但是为什么却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的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
A. 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B.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 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D.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大会,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主席并致开幕词,他说:“此次国民党改组,有两件事:第一件,改组国民党;第二件,就是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
材料二 得到全国工农群众支援和苏联帮助的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材料三 “……4月12日,蒋介石发出了大屠杀的命令……”汪精卫叫嚣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共产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1)材料一中的“此次大会”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北伐战争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除材料中所提及的北伐胜利进军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4)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你认为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破裂的因素有哪些?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1)材料中“中国的革命”指的是什么? “巨大的成就”指的又是什么?
(2)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愿意同共产党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基础达标】
1.A 2.D 3.D
4.(1)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国民党右派
(2)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能力提升】
1.B 2.B 3.C 4.B
5.(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4)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这是国共合作最终破裂的根本原因;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等。
6 (1)第一次国共合作(或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上被推翻。
(2)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认识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