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3 19:1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戊戌变法
【基础练习】
1.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会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 B.公车上书
C.谭嗣同遇害 D.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右图严复雕像坐落在天津古文化街上。在变法维新运动中,由严复等主持的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  )
A.《海国图志》 B.《时务报》
C.《知新报》 D.《国闻报》
3.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
A.拒和 B.迁都 C.变法 D.革命
4.下列属于戊戌变法主要内容的有(  )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④训练新式军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5.戊戌变法失败后,决心用自己的牺牲来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1)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谁?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太后”是指谁?
(2)材料中“太后更生气”的原因是什么?她是怎样回击这次“变法”的?“变法”结果如何?
【能力提升】
1.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2.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明定国是”诏书颁布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3.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
C.精简机构 D.裁汰冗员
4.有人认为,戊戌变法虽然仅仅持续了103天,但它却将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撕开了一道口子。此观点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根基
B.使人们逃离了封建思想的羁绊
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倡导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等待发榜。《马关条约》中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赔款……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2)图(a)、图(b)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曾这样评价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材料二 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三 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孤,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结果却被袁世凯出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其失败说明了什么?

【基础达标】
1.B 2.D 3.C 4.A 5.C
6.(1)光绪帝。戊戌变法。慈禧太后。
(2)戊戌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历时103天,最终失败。
【能力提升】
1.B 2.A 3.B 4.C
5.(1)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请求变法图强;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实行变法。
6 (1)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守旧势力的反对;各省督抚持观望态度;维新派势单力孤;袁世凯的出卖。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