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基础练习】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它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统治者软弱无能
B.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道光帝下令禁烟
D.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2.这位英雄点燃了销烟的烈火,但后来却被革职查办。“这位英雄”是 ( )
A.林则徐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3.七年级(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历史资料。根据这些历史资料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①林则徐生平事迹 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 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A.靖康之变
B.戚继光抗倭
C.鸦片战争
D.郑成功收复台湾
4.1843年,英国从与清政府签订的《虎门条约》中获得的权利有( )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 ②关税自主权 ③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能力提高】
1.林则徐在上书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鸦片泛滥成灾
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2.一位美国学者说:“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材料反映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中英两国文化观念冲突
C.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D.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道光皇帝(1820—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陵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说:“是因为在他(道光帝)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他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4.《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清军抗击美军
B.鸦片战争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借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的禁烟运动”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中殖民者敢大胆预言英国可以战胜中国?
(2)材料二图片中的人物是谁?有人说,如果没有他的禁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面对毒品,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7 以下是两名西方学者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看法:
学者甲:“这场战争的起因异乎寻常,主要是由商务上的误会所引起的。”
学者乙:“英国人坚持中国人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其国家对外开放,这个要求引起了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结果——发生战争。”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这两名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你以《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来说明。
【基础达标】
1.D 2.A 3.C 4.D
【能力提升】
1.A 2.B 3.B 4.B 5.B
6.(1)虎门销烟。当时清朝已经衰落,而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2)林则徐。不正确。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就算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言之有理即可)
【素养提升】
(1)由商务纠纷引起;中国不肯平等地对待英国。
(2)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而发动了鸦片战争。如《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