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基础练习】
1.1843年,洪秀全创立的宗教组织是( )
A.五斗米道 B.基督教 C.太平道 D.“拜上帝会”
2.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
A.北伐和西征 B.金田起义
C.永安封王 D.定都天京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 ( )
A.金田起义 B.组织太平军北伐
C.永安封王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4.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
B.它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它实现了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D.它反映了农民想要平均分配社会财富的愿望
5.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北伐和西征 B.天京陷落
C.天京事变 D.安庆陷落
6.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为此,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首先攻陷了( )
A.苏州 B.上海 C.杭州 D.安庆
【能力提升】
1.“拜上帝会”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拜上帝会”有创造精神
B.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C.当时的社会迷信严重
D.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2.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契中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和“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 ( )
A.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
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
C.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
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
3.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因为( )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曾国藩率军镇压
C.发生了天京事变
D.清政府“借师助剿”
4.一位历史老师在给学生讲述太平天国运动时制作了下图。此图不能说明( )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鸦片战争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5.导致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
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 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③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④资本主义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斗志昂扬的起义】
(1)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块浮雕,这一浮雕反映的史实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争权夺利的内讧】
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天王的地位虽然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个虚君,实际权力在正军师东王手上,加上东王多次假托“天父下凡”传令,令天王也要听从东王命令。
(2)以上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哪两名领导人之间的争权夺利?这导致了哪一事变的发生?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发人深思的结果】
(3)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7 洋枪队,是清政府联合外国势力组成的一支用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军队,首领为美国人华尔。华尔在慈溪被太平军击毙后,由法裔的白齐文接任队长。由于白齐文劫掠清兵军饷,李鸿章将其撤职,改由英国军官戈登任队长。1864年5月,洋枪队解散。
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说明了什么问题?谈谈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给你的启示。
【基础练习】
1.D 2.B 3.C4.C 5.C 6.D
【能力提升】
1.D 2.A 3.C
4.D 5.C
6.(1)金田起义。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加重对人民的剥削,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洪秀全和杨秀清。天京事变。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进步性: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最终失败。
7 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外反动势力已经相互勾结。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的救国方案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