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日军为什么会在卢沟桥挑起事端呢?
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是北平的门户,是平汉、平津、平绥三条铁路线的汇合地。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东、西、北三面都已被日军所控制,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区的唯一通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被日军占领,便使北平陷入四面包围之中,卢沟桥成为中国军队和日军必争之地。)
一、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丰台卢沟桥附近,以攻取宛平县城为目标,进行实弹演习。当晚,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并进行军事要挟,遭到中方拒绝。日军炮轰宛平城,受到中国军队有力还击。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后,为了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迅速做出对华增兵的决定。“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侵华的继续,也是中国全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
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最后关头”演说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国共两党在七七事变后有着什么样的共同主张?
都主张全民族的抗战
西北工农红军
八路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南方八 省红军游击队
新四军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1.工农红军的改编
2.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以国共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由中国共产党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
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望本分!
——四川安县王者成写给儿子的“死”字旗
人民群众支援抗战
(历史镜头一:四川农村)
1938年广州街头,一个名叫标仔的擦鞋童,决定将自己一天劳动所得捐献出去,支持抗日。
人民群众支援抗战
(历史镜头二:广州街头)
“先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祖国呀!
太太,买枝爱国花,光荣花,买花救国救家乡呀!”
——抗战时期东南亚地区华侨义卖队走街串巷时高唱的歌曲
海外华侨支援抗战
1938年新加坡成立南侨总会
海外侨胞捐款凭证
美国华侨在纽约街头募捐支援抗战
(历史镜头三:东南亚、美洲)
举国上下,共赴国难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
北平失陷(1937.7.29)
天津失陷(1937.7.30)
上海(1937.8.13)
八·一三事变
三、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要图
1.时间:
1937年8月13日
3.主要战役: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
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4.结果: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2.借口:
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
(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2)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5.淞沪会战的影响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以上材料说明淞沪会战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紫金山下奏悲歌
——南京大屠杀
第二篇章
三百多名中国军人被日军反绑杀死,形成「血池」
纪实照片
日本人的暴行
被刺刀刺杀的婴儿
纪实照片
面目狰狞的日本军人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留下的尸骨
纪实照片
进行杀人比赛的日本军官野田和向井
纪实报刊
见证人日记
日军第6师团第13联队二等兵赤星义雄在文中写道:“在扬子江边,漂满了无数的尸体。放眼望去,除了尸体,看不到别的东西,岸上有,江里也有,那不是士兵的尸体,而是普通百姓的尸体。大人、孩子、男男女女……把目光移到上游,后面还跟着尸体堆成的山。我觉得好像后面跟着的尸体是无穷无尽的。 ……扬子江真正化成了‘尸体之河’。”
——《扬子江在哭泣·熊本第六师团出兵大陆的记录》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我无能为力,我对南京的最后印象——死亡的中国人,死亡的中国人,死亡的中国人。”
——美联社记者麦克丹尼尔
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机枪声响个不停。
——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的日记
日军占领南京两天后……大规模地抢劫,屠杀平民,将中国人赶出家园,集体屠杀战俘与身体强壮的男子,把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德丁
见证人回忆录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30多万
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和虚构的,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一些日本中学生接受了日本右翼分子宣传,怀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你可以用哪方面的材料和通过哪些手段来证实南京大屠杀是真实的
合作探究
1.幸存者证言
2.见证人证言
3.文物史料
第三方西方人士证言
加害者日方证言
受害者中方人士证言
照片、录像
文献资料、报刊报道
文物
用以上史料来证实南京大屠杀是真实的!
小结
合作探究
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我国设立了每年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珍爱和平,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