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核心素养探究第一单元2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和叙事视角课件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核心素养探究第一单元2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和叙事视角课件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3 21:2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核心素养探究
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和叙事视角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1.梳理角度:环境描写在人物形象上的作用是:
①烘托心情;②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
命运。 课文范例:《哦,香雪》一文中:“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第72段)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第75段) “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第76段)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第77段) 赏析:这几段景物描写,利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
儿沟的机会,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她得到朝思
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
贫穷落后,并展望它的将来;还想到了爹和娘。表达了
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2.梳理角度:环境描写还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课文范例: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赏析: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二、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小说的叙事视角
1.梳理角度:所谓叙事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一般来说,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课文范例:《百合花》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
地叙述故事,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
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如11段写“我”对
故乡竹海的联想,写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一方
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
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
英雄,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 2.梳理角度:以第三人称“他”来写的就是客观视角,又叫全知视角或者叫上帝视角,这类视角作者就是上帝,什么都知道,较主观视角而言往往更容易展开故事。 课文范例:《哦,香雪》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描写了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特别提醒
高考选文常见的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因为这两种叙述手法各有长短,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
文章常常交叉采用两种不同的叙述人称。使用第一人
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
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
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典例研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赵一曼女士
阿 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1)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2)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有删改)【阅读示范】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1.第(1)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明确:赵一曼回顾抗联活动,远处的钟声,森林里的篝火,散发出的烧烤香味,士兵们的歌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冬夜战士活动图。即使斗争条件艰苦,也能感受到生活的诗意。2.第(2)处画线句子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环境幽静,松树无声,简单的白描,表现出后人对先烈的敬仰。二、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小说的叙事视角
3.小说开头有何特点?
明确:“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如今仍是医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把历史和现实联系在一起。本文作为小说既有虚构性又有真实性。4.“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这句话有何深意?
明确:本处一句由历史转入现实,表明了赵一曼对当下的时代意义。5.文章插入《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这一史料记载有何作用?
明确:插入史料的记载,让小说的描写富有真实性。【真题演练】
1.(审美鉴赏)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B.“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C.“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D.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解析】选B。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错误,原文相关语句为“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2.(审美鉴赏)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理解“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的含意,确认其中的关键词“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确定鉴赏点;然后在文中围绕“拔俗的文人气质”“职业军人的冷峻”两个方面筛选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即可。参考答案: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问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3.(审美鉴赏)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分析“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然后从小说中进一步确认哪些是“历史”,哪些是“现实”,二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继而围绕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效果三个方面思考作答。参考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