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教学课件(共7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教学课件(共7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03 22:1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3张PPT。高纯氢气氢气球氢气气艇——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课题3 元素鸡蛋壳、贝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吗?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CaCO3) ,是由碳、氧、钙
元素组成 的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氧原子氧原子氧原子这些分子中的
氧原子都相同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教学目标 1.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 难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读法及意义。元素符号的读法及意义。一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氧原子氧原子例如: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总称
碳元素 上述都是碳原子,它们核内质子数都是6,于是,我们把核内质子数为6的这一类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氧元素试着总结出元素的概念。一、元素 1、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只能组成物质,不能构成物质。
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有种类也有个数,只能构成物质,不能组成物质理解宏观和微观概念以水(H2O)为例:
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水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
氢元素氧元素水分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请同学们说一下二氧化碳(CO2)的组成
和构成2.元素种类:元素的种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 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余种, 共110多种,这些元素组成了3000多万种物质。 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1. 化学上将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元素的依据是( )
A.原子核的大小 B.核内中子数
C.核电荷数 D.核外电子数2.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CC练习讨论: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是否改变? 想一想:下述化学反应中:
水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S O2 SO2

反应物跟生成物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呢? 通电点燃结论: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巩固练习
已知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生成了氧气和淀粉,由此可以判断,淀粉中一定含________ 元素,可能含___ 元素。碳和氢氧核电荷数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量的意义。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变。 元素、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原子分子元素物质微观概念—粒子宏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离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说法1.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3.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 一个分子是由若干原子构成的举例: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说法,如水: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两种说法,如铁:
(1)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也有两种说法,如氯化钠:
(1)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知识补充1、大多数的物质直接由_______构成,如H2O、NH3、H2SO4、Cl2、H2O2等;
2、金属单质(如Fe、Cu、Ag等)、固态非金属单质(如C、Si、P等)、稀有气体单质(如He、Ne、Ar等)直接由______构成;
3、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结合成的物质(如NaCl、CaO、MgCl2等)大都直接由________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1、二氧化碳由 组成
二氧化碳由 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氧元素和碳元素二氧化碳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考考你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3.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二氧化硫分子由硫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C、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  D、二氧化硫是氧化物B物质的种类:2 000 多万种
元素的种类:100 余种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2002年公开承认1999年发现的118和116号元素的实验数据是捏造的。 “对一个实验室来讲,没有比科学诚实更重要的东西了”。3.元素的分类a、金属元素 “钅”字旁 (注意 Hg汞)
如:钠Na、镁Mg、铝Al......
b、非金属元素
固态非金属元素(“石”字旁)如:硫S 磷P 碳C
液态非金属元素(“氵”字旁) 如:溴Br
气态非金属元素(“气”字头)如:氧O 氮N
C、稀有气体元素 如 : 氦He、 氖Ne、 氩Ar......
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地壳中含量占前几位的元素是:
氧> 硅> 铝> 铁> 钙4.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②生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前三位依次为
氧O 碳C 氢H 氮N考考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氧氧铝氮氧 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____有关。Na容易失去一个电子Na+Cl容易得到一个电子Cl-化学性质相似,处于稳定结构分子、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数目元素分子原子原子1、用“原子”、“元素” 、”分子”填空:氧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锰三种物质中都含
有氧 ; 氧气是由氧 构成的。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一个硫 和
2个氧 。2、不同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核外电子数不同A氯化镁由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氯离子镁离子生物细胞中各元素的含量:
氧>碳> 氢>氮 人体缺少或存在过多的常量元素或某些微量元素,都会发生病变。有些元素如砷、铅、镉、汞进入人体会引起中毒,这些元素称为有毒元素。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减少与有毒元素的接触,防止有毒元素进入人体而导致中毒。人体中各元素的含量 人需要合理膳食来补充人体所缺的微量元素奶类豆类钙片——补钙动物肝脏黑木耳蛋类——补铁牡蛎鱼类瘦肉——补锌 金属元素 —— 钠(Na)、镁(Mg)、
铝(Al)、铁(Fe)、
汞(Hg)、金(Au )……
非金属元素—— 碳(C)、氮(N)、
氧(O)、硫(S)、
氯( Cl )……
稀有气体元素——氦(He)、氖(Ne)、
氩(Ar)……1.元素的分类:2.分子、原子、元素的区别:真实的粒子宏观称谓真实的粒子有个数、有种类分子由原子构成水分子(H2O) 有个数、有种类无个数、有种类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氢原子(H)
氧原子(O) 氢元素 、氧元素学完本课题,你又知道了哪些化学知识?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
类也不变。3.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
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4.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
电子数有关。5.元素只讲种类,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而原子既讲种类,
也讲个数。通常用于描述分子的构成。 历史上,道尔顿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 二 、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发展: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外国人可能不认识汉字 为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二、元素符号2.书写原则:第1个字母要大写,第2个字母要小写氧   碳   氢  氮   硫Fe Cu Al Mg Hg铁   铜   铝   镁   汞拉丁文 一大二小O C H N S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65页 第3、4、5题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HFe例如:氢元素一个氢原子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2H3Fe两个氢原子三个铁原子归纳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宏观含义),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含义)。例如:元素符号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值得注意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元素符号的意义:Fe铁元素(宏观)一个铁原子(微观)铁单质(宏观)磷元素一个磷原子PC碳元素一个碳原子练一练磷单质碳单质N氮元素一个氮原子请问:符号H、2H表示的意义?注意:元素符号前有数字的只具有微观意义(即几个某原子),不再有宏观意义(即某元素)。H: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2H:表示2个氢原子6C:6个碳原子8Fe:8个铁原子例如1、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5个氧原子: 2个铜原子:
氮元素 : 硫单质:5O2CuNS Na :
2Mg:
nS:想一想、练一练:钠元素、一个钠原子2个镁原子n个硫原子3.元素符号的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氢H、氧O、氮N。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氦He、铁Fe、锌Zn 、钙Ca、氯Cl、氦He、镁Mg。 记住并会正确书写下列元素符号:
氢 氦 碳 氮 氧 氟 氖
H He C N O F Ne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Na Mg Al Si P S Cl
氩 钾 钙 锰 铁 铜 锌
Ar K Ca Mn Fe Cu Zn
银 钡 汞 金铂 碘锡铅溴 氪
Ag Ba Hg Au Pt I SnPbBrKr
图书馆和超市里为了大家方便寻找自己
图书和商品,通常会进行有序的排列并且
贴上标签。学中的元素是不是也可以按照
一定的标准排列方便大家学习呢?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1869年2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表中除收入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外,还给尚未发现的元素留下了27个空位,并大胆地预言了11种未知的新元素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同时根据它们的性质取了名字,如类铝、类硼、类硅等,后来都得到了验证。门捷列夫7个横行18个纵列(周期)(族)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金属元素区非金属元素区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析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三、元素周期表简介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有七个横行,18个纵行
2、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核电荷数相等
3、周期表分为金属区域(左下方)和非金属区域(右方方)——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表能提供元素的以下几方面信息:元素名称———— 可以根据原子序数得出该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以及该原子核外的电子数;可以根据元素名称知道属于哪类元素;氢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1)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2)由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接近的元素化学性质越相似,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如半导体材料、催化剂、农药)。半导体材料铜基催化剂农药认真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符号是_____ ,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通过分析,同一横行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如:
①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逐渐向非金属元素过渡
②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失去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小结在元素周期表中
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逐渐向非金属元素过渡各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课堂小结 1.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A课堂练习 2.大气中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的紫外线,对地球起保护作用。有关臭氧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是一种单质。
B.每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
C.臭氧中含有氧气。
D.臭氧和氧气组成的气体是混合物。C 3.实验室测得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D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 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3 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学完本课,你又知道了哪些化学知识?1.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国际统一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初学时,要正确地记忆和书写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是必要的。2.元素周期表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