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探索(课件 3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底探索(课件 34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4 16:0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海底探索以北半球为例,分析书中表格,得到:
北纬0~10度 与 北纬50~60度相比,表层海水温差_______ oC; 底层海水温差_____ oC。
规律:随纬度增加,海水表层、底层温度都逐步 ;
无论纬度高低,海底温度都在 _______oC以下。
所以,探索海底的困难
之一 。探索:海底之温度篇21.32.1降低5低温 海底世界 太阳辐射是海水热量的重要来源。
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层,越往深处海水得到太阳辐射的能量就越少。
在海水表层1米的深度时,海水能吸收80%的太阳辐射能量;
2--5米深处,仅能吸收5%的太阳辐射能量。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多的海水温度高,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少的海水温度较低。
因此在任何一个纬度,海水底层的温度都比表层的温度低。知识小百科为什么海底的温度低呢?探索:海底之压强篇实验说明a
b
c
活动14.6 海水的压强活动14.6 海水的压强?猜一猜:你所看到的现象如图(A/B)所示。a孔喷出的水流落地 。(最近 / 中等 / 最远)
压强 。(最大 / 中等 / 最小)
c孔喷出的水流落地 。(最近 / 中等 / 最远)
压强 。(最大 / 中等 / 最小)
这个现象表明水体越深,所受到的压强就______。
所以,探索海底的另一困难是______。越大高压 海底世界最近最小最远最大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它约有11000米深。根据水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加1个大气压的关系,不难算出那里的压力约为1100个大气压。
美国的“的里雅斯特”号潜水器曾经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潜水器的外壳成功地经受住了1100个大气压的考验,也就是说,在人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承受了1吨以上的压力。

经过周密的计算,发现在那里,潜水器承受了15万吨的压力,这相当于两个半航空母舰的重量。而事实上,直径218厘米、壁厚87毫米的钢制潜水器,竟被海水的压力压缩了2个毫米,并导致油漆从潜水器上脱落。知识小百科 海底的压力有多大呢?试一试1.通过数据分析,海水的深度和温度的关系是( )
不同深度的海水温度都相同
随着深度的增加,绝大部分地方海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到一定深度后几乎不变
随着深度的增加,绝大部分地方海水的温度逐渐降低,到一定深度后几乎不变
海水的深度与海水的温度没有关系
C2.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海水的深度和压强的关系是( )
不同深度的海水所受到的压强都相同
随着海水的深度增加,海水所受到的压强不断增大
随着海水的深度增加,海水所受到的压强不断减小
海水的深度与海水所受到的压强没有关系
B 海底探索海底探索开始时,人们只能在绳索上绑铅锤或炮弹沉到海底来测水深。但海水越深,绳索就要越长越粗,就越难感觉是否已触及海底。水下又有很强的海流使绳索变弯,显然不可能精确;而且在深水海域,将绳缆放下、收起极费时间,效率极低。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首次进行了全球海洋科学调查,虽然得知大洋平均深度约为4千米,但却误认为洋底十分平坦而单调。铅垂测深法 海底探索20世纪20年代,德国“流星”号考察船在南大西洋首次使用回声测深仪,才使海底地形测量成为可能。声波是机械振动波,在水中很难被吸收而能传播很远。若从船上向海底发出声波,能很快被反射回来,船上的回声测深仪就可以“听到”回声。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每秒1500米。如果能测定发声与回声的时间差,就可轻易地计算出水深来。在船航过程中,如果不间断地发声并接受回声,就可绘制出一条海底地形曲线。如果将大量等间距的海底地形曲线组合起来,通过计算处理就可以获得海底立体图像。 海底探索回声测深法 海底探索自回声测深技术被广泛应用后,又出现了许多水声学技术。例如,旁侧声纳(侧扫声纳)是利用呈扇形的超声波束,对航线两侧一定宽度的海域进行连续扫描,一扫一大片。就如同航空照片一样。所有海底地貌、深海宝藏、千年沉船以及鱼群活动等等都能一览无遗,尽收眼底。有了声波这副“透视镜”,我们可以把海底的任何角落看个遍。神秘的海底全都暴露到“光天化日”之下。人类的“下海”步伐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海底探索旁侧声纳法人们总认为在风平浪静时海面是“水平”的,其实不然,海面永远是起伏不平的。海洋卫星借助了先进雷达可精度测出海平面的起伏。而经研究发现,海水面的起伏与洋底的地形相对应。这是因为海底的高低起伏本质上是反映了洋底固态物质质量的分布,在海底构成了不均衡的引力场。海山区质量较大,引力就大,趋于将海水“拉”向自己,其上方就聚集更多的海水,海面相对凸起;反之,凹陷区质量小、引力小,海面就下凹。因此,只要测出海面的起伏,就能透过海水“看”到海底,这就是“卫星测高技术”。21世纪来,世界各国作出了种种努力将观察点布置到深海海底,计划建立起一个全球海底观测系统,又称“超级海底计划”。人们将设在海底和埋在钻井中的监测仪进行联网,通过光纤网络向各个观测点供应能量和收集信息,从而可以通过连续自动观测了解海底的长期动态变化。它能在陆地上进行操纵,实时监测地震、海啸、海底喷发、滑坡和军事入侵等突发事件。 海底探索从“海底地形示意图”中可以看到,海洋与陆地相交的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延伸,依次出现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在大洋盆地中还零星分布着________和__________。
海底山脉较高的山峰露出海面则成为________。
此外在局部海区,还会有深不可测的海沟(如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1034米)。目前人们开发海底石油主要是在海水比较浅的________上。 海底探索大洋盆地大陆坡活火山海底平顶山大陆架海底山脉岛屿大陆架深海潜水器必须具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因为每向下增加10米,水压就增加 1个大气压,例如水深4千米处每平方厘米就要承受400公斤的压力,普通的潜水器会像踩易拉罐那样被压扁。上世纪60年代,“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首次载人潜入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1977年阿尔文号深潜器在太平洋海隆上惊奇地发现了热液生物群落,1986年7月,“阿尔文”号9次潜下海底,观察“泰坦尼克”号的残骸。1995年我国研制了潜水6千米的无缆智能机器人。 海底探索深海潜水器我国研制的7000米载人深潜器 海底探索1960年,瑞士J. Piccard和美国D. Walsh乘坐“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曾到达马里亚纳海沟最深的10916米处。人类第一次到达地球表面最深点 海底探索1964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制的阿尔文号深潜器。它曾于1977年发现了洋中脊上的黑烟囱和热液生物群落。阿尔文号日本研制的“深海6500”号深潜器(作业水深6500m )“深海6500”号前苏联研制的“和平一号”深潜器 法国研制的“Victor 6000”号深潜器。它曾于1999年探测过格陵兰5500米海底。 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2007年5月在大西洋海底一艘沉船上打捞到约50万枚金银钱币,估计价值高达5亿美元。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打捞出水的最大一笔沉船财富。 海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