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进入海底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1、缺氧
2、黑暗
3、寒冷
4、高压
纬度
(度)
北半球的海水温度(0C)
南半球的海水温度(0C)
表层
底层
表层
底层
0—10
27.3
4.9
26.4
4.7
10—20
26.5
4.8
25.1
4.7
20—30
23.7
4.7
21.7
4.7
30—40
18.4
4.5
17.0
4.0
40—50
11.0
3.3
9.8
2.8
50—60
6.0
2.8
3.0
1.0
60—70
3.1
2.2
1.4
0.3
70—80
-0.1
-0.6
-1.7
0.1
80--90
-1.7
-0.9
----
---
活动
1
:寒冷的海底世界
●
随着纬度增加,海水温度逐渐
●
同一纬度,海水表层温度
底层温度;
●
表层温度随纬度变化差异较
,底层温度随纬度变化差异较
;
●
海水底层温度都很低,低于
℃。
降低
高于
大
小
5
纬度
(度)
北半球的海水温度(0C)
南半球的海水温度(0C)
表层
底层
表层
底层
0—10
27.3
4.9
26.4
4.7
10—20
26.5
4.8
25.1
4.7
20—30
23.7
4.7
21.7
4.7
30—40
18.4
4.5
17.0
4.0
40—50
11.0
3.3
9.8
2.8
50—60
6.0
2.8
3.0
1.0
60—70
3.1
2.2
1.4
0.3
70—80
-0.1
-0.6
-1.7
0.1
80--90
-1.7
-0.9
----
---
●
随着纬度增加,海水温度逐渐
;
●
同一纬度,海水表层温度底层
温度;
●
表层温度随纬度变化差异较
,底层温度随纬度差异较
;
●
海水底层温度都很低,低于
℃。
南半球海水温度是否也有这些特点呢?
降低
高于
大
小
5
以北半球为例,分析书中表格,得到:
北纬0~10度
与
北纬50~60度相比,表层海水温差_____
oC;
底层海水温差_____
oC。
规律:随纬度增加,海水表
层、底层温度都逐
;
无论纬度高低,海底温度
都在_______oC以下。
所以,探索海底的困难
之一
。
一、海底探索所面临的困难
21.3
2.1
降低
5
低温
纬度(度)
北半球的海水温度(oC)
表层
底层
0~10
27.3
4.9
10~20
26.5
4.8
20~30
23.7
4.5
30~40
18.4
4.5
40~50
11.0
3.3
50~60
6.0
2.8
60~70
3.1
2.2
70~80
0.1
0.6
80~90
1.7
0.9
书上活动14.5
太阳辐射是海水热量的重要来源。
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层,越往深处海水得到太阳辐射的能量就越少。
在海水表层1米的深度时,海水能吸收80%的太阳辐射能量;
2--5米深处,仅能吸收5%的太阳辐射能量。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多的海水温度高,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少的海水温度较低。
因此在任何一个纬度,海水底层的温度都比表层的温度低。
知识小百科
为什么海底的温度低呢?
●
海底的温度在5℃以下
●深度大于1000米,海水温度也已在5℃以下
资料:
研究表明:水温在0℃时,人可忍受15分钟;5℃时,1小时;10℃时,3小时;25℃,1昼夜多。
人不能在5℃以下的海水中连续工作。
一、海底探索所面临的困难——低温
体温过低症(身体核心温度低于35
℃
)是由于核心体温的降低而导致肌肉和大脑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
体温过低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幻觉及意识丧失直至最后死亡。即使经过抢救挽回生命,也可能留下后遗症。
——低温
一、海底探索所面临的困难:
所以,探索海底世界必须克服的困难之一是:低温寒冷
假设:如果
,那么
。
提示:结合已有知识、类比生活经验等,作出有根据的猜测!
探究:海水压强与海水深度的关系
海水压强与海水深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出问题
作出关系假设
假设1:如果
,那么
。
假设2:如果
,那么
。
海水越深
海水压强越小
海水越深
海水压强越大
准备一个大的饮料瓶,在瓶的同一侧的不同高度打三个大小相同的小孔,最好在同一条直线上,从高到低依次标注a、b和c,用透明胶带封住这三个小孔。放在桌子的边缘,如果往瓶内灌满水,同时撕掉透明胶带,观察a、b、c三处小孔喷出的水流落地点的远近。(如图所示)
设计实验方案
a
b
c
水流落地点的远近和压强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用注射器做一做,体验一下。
猜测:压强大水流落地点的远;反子,近。
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
a
b
c
◇
a、b、c三处水的深度关系怎样?
(最浅)
(最深)
水面
◇
假如三个孔同时打开,
水流喷射
情况是怎样的?
现象如图A,还是图B呢
作出实验假设
a
b
c
(最浅)
(最深)
◇
将三个孔同时打开,
水流喷射情况会是怎样?
提示:在关系假设基础上进
行实验现象的假设。
假设1:如果海水越深压强越大,那么
;
即如图
(A/B)。
假设2:如果海水越深压强越小,那么
;
即如图
(A/B)。
作出实验假设
a
b
c
(最浅)
(最深)
◇
将三个孔同时打开,
水流喷射情况会是怎样?
假设1:如果
,那么
;即如图
。
假设2:如果
,那么
;即如图
。
海水越深压强越大
c孔喷出的水流落地
最远,a孔喷出的水流落地最近
A
海水越深压强越小
c孔喷出的水流落地
最近,a孔喷出的水流落地最远
B
进行实验
注意:仔细观察a、b、c三处小孔水流喷射的轨迹水流落地点的远近是怎样的?
实验结果记录在书上。
海水深度越深,海水压强越大。
这个现象表明:
水体越深,所受到的压强
.
越大
实验结果,
(支持/不支持)你的假设?
从小孔喷出的水流落地点的远近可知:
a孔喷出的水流落地最
,水压最
;
C孔喷出的水流落地最
,水压最
;
现象与结果
小
近
大
远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它约有11000米深。根据水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加1个大气压的关系,不难算出那里的压力约为1100个大气压。
美国的“的里雅斯特”号潜水器曾经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潜水器的外壳成功地经受住了1100个大气压的考验,也就是说,在人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承受了1吨以上的压力。
知识小百科
海底的压力有多大呢?
一、海底探索所面临的困难:
——高压
水压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每下沉10米,海水的压力就会增加一倍;人在十几米深处就会感觉耳痛,鼻腔痛;在更深的地方,水压足以置人于死地。
一块手表,在水下二三百米,后面的钢壳,会给压得凹进去。
探索海底世界必须克服的另一个困难是:高压
在探索海底世界时,人们必须克服
、
、
、
等困难,只有利用各种特殊设备才能达到探索海底世界的目的。
黑暗
缺氧
低温
高压
现代:
回声探测仪---声纳技术
海洋卫星
二、海底探索的技术
早期
:铅垂测深法:测量海水深度
---间接观察
早期——铅垂测深法
二、海底探索的技术
---间接观察
声纳—回声探测仪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1500米/秒
海水深度=
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
速度×
÷2
二、海底探索的技术
---间接观察
上海建立我国首个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
二、海底探索的技术
---间接观察
海洋卫星监测
----直接观察
二、海底探索的技术
人们为了达到探索海底的目的,建造了一系列的深潜器,以克服黑暗、低温和高压等困难,帮助人们直接观察深海的景象。
深海潜水器
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海沟—马利亚纳海沟,最大潜水深度为10916米。
二、海底探索技术
----直接观察
阿尔文号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深海考察工具
可以在高低不平的海底地表任意移动
二、海底探索技术
----直接观察
阿尔文号
深潜器
1912年4月12日,「泰坦尼克号」在由英国前往纽约的第一次航行中,撞上冰山沉入大西洋深海中。当时船上2000多名乘客中约有1500人与泰坦尼克号一起沉入海底。1996年8月,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在深达3.82千米的海底被发现。
沉在海底的
“泰坦尼克号”
2010.8.27随着“蛟龙号”顺利下潜深度3759米,
潜航员通过机械手相继把一面五星红旗和寓意中国载人深潜成功的龙宫标志物放到海底,中国成为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法国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2011年7月26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北京时间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
二、海底探索技术
----直接观察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学到了什么?
课堂作业:练习册14.2
1、2、3、4、6;
课后完成5。
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盆地
海底山脉
活火山
海底平顶山
岛屿
海沟
三、认识海底地形
海
洋
陆
地
大
陆
架
大
陆
坡
海底山脉
大洋盆地
海底平顶山
海底地形示意图
海沟
岛屿
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延伸,依次出现的是
、
、
、
。
在大洋盆地中还零星分布着
、
。
海底山峰露出海面,则成为
。
目前人们开发海底石油主要是从
上。
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盆地
海底山脉
活火山
海底平顶山
岛屿
一般200米以内;
坡度较缓
200~2500米;坡度较陡
活火山
深度3000~5000米;
广阔平坦的水下平原
大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