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
第1节 功和内能
功和内能
1.内能与内能变化
(1)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和 之和。
(2)当物体温度变化时,分子平均动能变化。物体体积变化时, 发生变化,即物体的内能是由它的状态决定的,且物体的内能变化只由初、末状态决定,与中间过程及方式无关。
2.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其他形式的能(如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物体的 就增加多少。
动能 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
内能 内能
功和内能的区别
(1)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
(2)在绝热过程中,做功一定能引起内能的变化。
(3)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做功多。在绝热过程中,只有内能变化较大时,对应着做功较多。
特别提醒:(1)外界对某一系统做功时,系统的内能不一定增加,还要看该系统有没有向外放热,以及向外放热的多少。
(4)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
【例题】早些年农村的小孩子常用旧圆珠笔芯做一种玩具,铁丝的一端缠绕棉花,用水打湿后从一端塞入笔芯内,将笔芯的另一端用力在马铃薯上触一下拔出来,然后用力推铁丝,马铃薯小块高速飞出,能打出十几米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推铁丝而马铃薯小块未飞出的过程中,笔芯内密封的气体的温度升高
B.在推铁丝而马铃薯小块未飞出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C.马铃薯小块高速飞出的动能来自于气体内能
D.马铃薯小块高速飞出时外界对笔芯内气体做功
参考答案:AC
1.下列实例中说明做功改变了系统的内能的是
A.热水袋取暖
B.用双手摩擦给手取暖
C.把手放在火炉旁取暖
D.用嘴对手呵气给手取暖
2.如图是压力保温瓶的结构简图,活塞a与液面之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假设封闭气体为理想气体且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向下压a的过程中,瓶内气体
A.内能增大 B.体积增大
C.压强不变 D.温度不变
3.金属筒内装有与外界温度相同的压缩空气,打开筒的开关,筒内高压空气迅速向外溢出,待筒内外压强相等时,立即关闭开关。在外界保持恒温的条件下,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再次打开开关,这时出现的现象是
A.筒外空气流向筒内
B.筒内空气流向筒外
C.筒内外有空气交换,处于动平衡态,筒内空气质量不变
D.筒内外无空气交换
4.如图所示为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缸内气体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 J
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 J
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 J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 J
5.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活塞将气缸分成甲、乙两气室,两气室中均充有气体,气缸、活塞是绝热的且不漏气。开始活塞被销钉固定,现将销钉拔掉,活塞最终静止在距原位置下方h处,设活塞移动前后甲气体内能的变化量为ΔE,不计气体重心改变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E=mgh B.ΔE>mgh
C.ΔE6.如图是某喷水壶示意图。未喷水时阀门K闭合,压下压杆A可向瓶内储气室充气,多次充气后按下按柄B打开阀门K,水会自动经导管从喷嘴处喷出。储气室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水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
A.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内能增大
B.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放热
D.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压强增大
7.景颇族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制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在此压缩过程中
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8.如图,注射器内密封一部分气体,若针筒和活塞导热性能良好,则缓慢向外移动活塞的过程中气体
A.对活塞不做功 B.对活塞做负功
C.温度保持不变 D.压强逐渐减小
9.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不变,温度不变
10.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烧瓶内封闭一定的气体,不考虑烧瓶和外界的热传递,现在外力F作用下,活塞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则烧瓶内的气体温度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气缸和活塞组成。开箱时,密闭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
A.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B.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
C.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
12.如图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瓶口已塞紧,水上方空气中有水蒸气,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用下面三句话解释:甲,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乙,瓶内气体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减小;丙,温度降低。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13.用5 N的力垂直于活塞推动压缩绝热气缸的气体,活塞的位移为0.1 m时,气体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少?内能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1.B【解析】双手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感到暖和;ACD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系统的内能,选项B正确。
2.A【解析】向下压a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增大,选项A正确。向下压a的过程中,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温度升高,选项BCD错误。
3.B【解析】因高压空气急剧外溢时,气体来不及充分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可近似看成绝热膨胀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所以关闭开关时,筒内气体温度较外界偏低,再经过较长时间后,筒内外气体温度相同。对筒内剩余气体分析,属等容升温过程,压强要升高,大于外界气压,所以再打开开关时,筒内气体要流向筒外。故B正确。
4.A【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ΔU=W+Q,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W=800 J,气体向外放热,则Q=–200 J,故ΔU=800 J–200 J=600 J,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选A。
5.B【解析】气体甲体积减小,外界对它做正功,其中包括mgh和乙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力做功W乙,且为正功。ΔE=mgh+W乙。故B正确。
6.A【解析】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温度不变,气体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的质量增大,故气体内能增大,A正确,B错误;喷水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W<0,气体温度不变,,根据可知Q>0,气体吸热,C错误;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体积增大,温度不变,根据可知,压强减小,D错误。
10.A【解析】在外力F作用下,活塞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对烧瓶内的气体做功,不考虑烧瓶和外界的热传递,则ΔU=W;故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正确。
11.A【解析】绝热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A选项正确。
12.B【解析】根据题意因果顺序的进程为:空气推动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瓶内空气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即“白雾”,而瓶塞跳起的原因是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使气体压强增大所致。故顺序是乙、丙、甲,B正确。
13.增加了0.5 J
外界对气体做功W=Fs=5×0.1 J=0.5 J,气体内能增加,增加量为0.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