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4 16:2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型
新授课
节数




知道人口增加和大众化教育,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积极方面的影响。
了解由于工业革命,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也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认识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工业化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工业化的影响。
教法学法
阅读法、归纳法、讲述法和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再总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出示地球变暖的图片,随着工业化推进,全球变暖趋势持续发展。2017 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 1981 年至 2010 年平均值(14.3℃)高出 0.46℃,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 年至1900 年平均值)高出约 1.1℃,成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也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
讲授新课: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阅读课文第一框,根据自己的理解梳理知识点并在书中作出标记,再会答问题。
思考:
1、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有何关系?(合作探究)幻灯片出示材料
①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②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③政局稳定。
工业革命与劳动力结构有何关系?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追问:都有哪些变化?
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3、说说欧洲国家推广大众教育的时间、目的、推广的状况及意义是什么?。
时间、目的:19 世纪中期以后,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概况:
系统教育体系——19 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1802 年)
免费义务教育——1870 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意义: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城市化
1、什么是城市化?为什么会出现城市化?这种变化会带来怎样的社会问题?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的卫生、居住状况差。例如:垃圾多、住房拥挤。
总结:随着城市的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讨论:看相关史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加快。
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工业化进程中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何?
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而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
总结: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2、看教材第26页的相关史事并回答问题。
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例如:破坏了环境,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环境保护,要保持生态平衡。
讨论:
1、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变化: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教育大众化;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有害的变化: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
2、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我国治理雾霾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出台一系列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取了那些历史信息。
板书设计:
人口增长
劳动力结构变化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大众教育 原因:工业革命
城市化
环境污染
贫富分化

教学反思:

备课材料:
材料: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 50 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 19 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9 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 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 12 月 9 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 4,000 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