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
鼎盛与危机
2019年 统编版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的发展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康乾盛世”
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
“内外度支,有盈无细,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
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白年时问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 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则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
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论疆域
论财力
论人口
论文化
论城市
——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清高宗实录》卷323乾隆十三年八月辛亥
康雍乾三代帝王能力出众,能够乾纲独断
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是24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第十五年,从这年开始,万历皇帝朱翊钧再也没上过朝,直到大臣们无比想念,强烈要求见皇帝一面,终于在1615年在金銮殿朝会上见了一次,等于说万历不上朝时间长达28年之久。
雍正是一个工作狂,批奏折俨然是他人生的一大爱好。据史料记载,雍正在位十三年间,累计写下了共一百多万字的奏折批语。每每批奏折到深夜,睡眠时间大概只有四个小时。本来工作量就大,他还增加了上奏人数。而且每件奏折都亲自批阅,有的奏折的批语甚至到达了一千多字。
勤政劳模
三代皇帝皆勤政
赋役制度的变革是统治者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不断的改善民生问题使清代康雍乾三代人口激增
关注民生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的发展
密折制度
含义
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特点
迅速、机密、不经中转
作用
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所谓奏折,系臣工所上之报告……此类奏折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与闻……故可称之为奏折政治”
四川提督岳钟琪的奏折,红色文字为雍正帝的朱批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的发展
密折制度
含义
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特点
迅速、机密、不经中转
作用
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设立军机处
背景
职能
影响
努尔哈赤(清初)
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
南书房
雍正
军机处
满洲贵族组成决定军国大事
草拟御旨
处理奏章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的发展
密折制度
含义
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特点
迅速、机密、不经中转
作用
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设立军机处
背景
职能
影响
军机大臣按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顶峰
皇帝
内阁
工部
六部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议政王大臣会议
办理一般性的日常公事
南书房
军国大事
军机处
过程
清初皇太极
康熙
雍正
皇权受限
皇权加强
皇权发展到顶峰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的发展
密折制度
含义
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特点
迅速、机密、不经中转
作用
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设立军机处
背景
职能
影响
军机大臣按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顶峰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造成对文化严重的摧残
阻碍思想、学术的进步与发展
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使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巩固边疆
疆域奠定
疆域管理
台湾
东北
蒙古
新疆
西藏
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沙俄入侵
准噶尔叛乱
台湾割据
西藏地区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巩固边疆
疆域奠定
疆域管理
台湾
东北
蒙古
新疆
西藏
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巩固边疆
疆域奠定
疆域管理
台湾
东北
蒙古
新疆
西藏
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巩固边疆
疆域奠定
疆域管理
台湾
东北
蒙古
新疆
西藏
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尼布楚条约》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巩固边疆
疆域奠定
疆域管理
台湾
东北
蒙古
新疆
西藏
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噶尔丹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漠南蒙古
漠北蒙古
漠西蒙古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巩固边疆
疆域奠定
疆域管理
台湾
东北
蒙古
新疆
西藏
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①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清军与其及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后将其彻底击败
①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②设立盟、旗,任命蒙古王公管辖
②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乾隆帝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巩固边疆
疆域奠定
疆域管理
台湾
东北
蒙古
新疆
西藏
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①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清军与其及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后将其彻底击败
①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②设立盟、旗,任命蒙古王公管辖
②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公元14、15世纪之交,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并逐渐形成了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系统。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巩固边疆
疆域奠定
疆域管理
台湾
东北
蒙古
新疆
西藏
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①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清军与其及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后将其彻底击败
①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②设立盟、旗,任命蒙古王公管辖
②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顺治
康熙
乾隆
赐予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
赐予班禅为 “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
清颁给达赖喇嘛的金印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巩固边疆
疆域奠定
疆域管理
台湾
东北
蒙古
新疆
西藏
①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①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清军与其及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后将其彻底击败
①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②设立盟、旗,任命蒙古王公管辖
②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顺治
康熙
乾隆
赐予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
赐予班禅为 “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①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②《钦定》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钦定西藏章程》
金瓶掣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巩固边疆
疆域奠定
疆域管理
葱 岭
巴尔喀什湖
巴勒喀什池
西 伯 利 亚
外
兴
安
岭
库页岛
洋
平
太
台湾岛
钓鱼岛
赤尾屿
东沙
南 海
南
海
岭
万
里
长
沙
千
里
石
塘
将军辖区
办事大臣辖区
内蒙古盟旗
省辖区
西 藏
新 疆
乌里雅苏台
唐
努
乌
梁
海
科
布
多
黑 龙 江
吉
林
盛京
古
蒙
内
直
隶
东
山
江
苏
浙
江
福
建
广
东
广
西
云
南
四
川
贵
州
湖
南
湖
北
江
西
安
徽
河
南
山
西
陕
西
青
海
甘
肃
河
黄
黑
龙
江
长
江
中俄《尼布楚条约》
待议地区
清
京师
乌里雅苏台
伊犁
喇萨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巩固边疆
疆域奠定
疆域管理
蒙古、藏族:设理藩院
西南地区:归土归流
内地:分立18个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人口急剧增长
资源危机、政治腐败、贫富矛盾、农民起义
何炳棣对17、18世纪中国人口的估计( 约数) :
万历二十八年(1600) 1.5亿
康熙三十九年( 1700) 1. 5亿
乾隆四十四年(1779) 2. 75亿
乾隆五十九年( 1794) 3. 13亿
直到18世纪第三个1/ 4期间,当时人还几乎都将人口持续的迅速增加视为无比的福祉;但到该世纪最后25年时,深思熟虑的中国人已开始为从该世纪最初数十年来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水准明显的下降感到震惊.....
——何炳棣
人地矛盾
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种植之法既精,糠核亦所吝惜,蔬果尽以助食,草木几无孑遗,犹不足养,人事之权殚矣! ——汪士铎
高、曾之时……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洪亮吉《意言·治平篇》
贫富差距
资源危机
自乾隆四十五年以来,讫于嘉庆三年而往,和珅……唯事贪婪渎货,始如蚕食,渐至鲸吞。初以千百计者,俄而非万不交注矣,俄而万且以数计矣,俄而数十万计、或百万计矣。一时不能猝办,率由藩库代支,州县徐括民财归款。贪墨大吏胸臆习为宽侈,视万金呈纳,不过同于壶餐箪馈。
——章学诚《上执政论时务书》
政治腐败
清代嘉庆年间农民起义
白莲教
天理教
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人口急剧增长
资源危机、政治腐败、贫富矛盾、农民起义
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政策(≠完全禁绝对外交流)
表现
顺治时期:
颁布“禁海令”、“迁海令”
康熙时期:四口通商
粤闽浙江
乾隆时期: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出现
人口急剧增长
资源危机、政治腐败、贫富矛盾、农民起义
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政策(≠完全禁绝对外交流)
表现
影响
闭关锁国的影响
广州十三行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